分享更多
字体:

新兴市场不行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8 14: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最新的迹象显示熊途到了尽头,下一轮新兴市场繁荣启动在即。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一个常规周期。新兴市场的黄金投资时代或许已然结束。

  事情本不该这样。2011年最出乎股市投资者意料的,并非在危机中受创的欧洲市场表现疲弱,而是新兴经济体股市“血流成河”。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表现,竟然比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还要糟糕。发达经济体一直难以推动经济增长,而新兴经济体则有着相反的问题。超级宽松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导致了房地产泡沫、产能约束和劳动力短缺。

  如今,既然紧缩行动的效应已逐渐显现,放松政策看来已为期不远。在一个常规周期中,这将标志着熊途到了尽头,下一轮新兴市场繁荣启动在即。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一个常规周期。新兴市场的黄金投资时代或许已然结束。

  第一点理由是:泡沫一旦破裂,要使之重新膨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中国股市就是个例子。2007年上证指数于6000点见顶时,市净率为7倍,比1989年的日经指数和2000年的纳斯达克指数还高。后来,尽管中国政府掀起了空前规模的信贷热潮,中国股市却只展开了一波“死猫反弹”的行情。上证指数涨至接近以前高位一半的位置后,就乖乖地回吐了几乎所有涨幅。

  假如中国追随上世纪60年末至70年代初的日本模式,那么其GDP增长率从两位数水平掉下来的过程,很可能是突如其来的。

  在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是同时出现的,而不是像中国那样相继出现。

  乍一看,远期市盈率处于合理水平,然而,采用10年平均盈利计算的“席勒市盈率”却显示,从历史标准来看,这些市场(比如印度和印尼的股市)的估值仍然偏高。

  第二个值得警惕的理由是政治及治理风险。中国反向收购指数当前的历史市盈率不到4倍。该指数涵盖了73家通过买壳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该指数处于低位,说明“中国森林”等一些公司的惨败引起了投资者的不安。更大范围的信心缺失,可能导致整体市场遭到同样的“小视”。

  第三点理由是关于股票本身的供需平衡。

  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本10年内,全球对股票的需求相对于供给累计将出现12万亿美元的缺口。这样的“股票需求缺口”将几乎完全是新兴世界的现象,股票发行将层出不穷,以便为推动今后的增长而筹集资金,但新兴市场本身却缺乏相应的股权资本,来吸收这些股票。

  有关成熟经济体的投资者将自动被新兴世界的高增长所吸引的观点,更多是种炒作,而非经过实际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股票需求缺口”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要求资本基础以同样快的速度扩张,对现有股东就不会有什么裨益。能够通过投资从现金流动中抓住新机会的公司,则另当别论。发达世界的跨国公司或许提供了利用新兴经济体增长的最佳方式。

  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危机结束后,新兴世界的股市既便宜、又处于投资不足的状态,而且本身货币极具竞争力。上个10年间节节上涨的行情,已导致它们呈现出投资过度、泡沫丛生的面貌,同时它们的竞争优势也因通胀和货币升值而受到削弱。

  也许只有再经历一次危机,它们才会重新变得像以往一样具有吸引力。

  英国《金融时报》网文章原题:新兴市场没戏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