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会诊”2012股市机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9 10:24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基金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政策走向的预期来给市场投资开出一张有效的方子,在近期市场出现微妙变化的背景下,“望其色、闻其声、问其症、切其脉”。

  2012年度投资行情已徐徐展开,通胀与增长的博弈如何演绎,估值与情绪的拐点何时到来,外部环境的转换会给A股市场带来怎样的化学反应,中小盘股的漫漫价值回归路能否看到尽头?面对依旧混沌的市场,许多的谜题等待解答。

  传统医学智慧讲究“望、闻、问、切”,站在岁末年初的当口,基金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政策走向的预期来给市场投资开出一张有效的方子,在近期市场出现微妙变化的背景下,“望其色、闻其声、问其症、切其脉”。

  本期调查将关注各家基金公司的“会诊”结果,探究基金“望、闻、问、切”后的2012年投资“赚钱术”。

  

  经济:一季度或较为困难

  从近期基金对于经济运行的观点来看,其态度整体较为谨慎。海外市场债务危机阴霾持续、国内受调控相关行业下滑超预期等因素使得基金预期国内经济在2012年一季度将面临较大考验。

  “对于2012,一季度可能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鹏华普天收益基金经理张卓直言不讳:“美国经济尚且稳定。欧债危机短期看有所缓解,虽然欧洲央行去年11月降息,但后继经济走势不容乐观。”

  从国内宏观经济方面看,张卓表示在去年四季度通胀下行趋势非常明确,但伴随而来的是经济增长快速回落。短期市场对经济预期较为悲观,担心住宅房地产行业下滑超预期,对2012政府的投资拉动信心不足,对资本外流也存在过度担忧。

  展望下阶段,易方达价值精选基金经理吴欣荣表示,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迹象明显,国际经济也未摆脱危机的影响,国内国际的中期预期依然没有形成,新的上升周期还无法预期。

  兴业全球趋势基金经理王晓明也提醒投资者,中期范围内制约中国经济的因素依然存在。他表示,和以往每次流动性释放后不同的地方是,我们需要持续跟踪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的回落程度,当然这与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中期判断密切相关。

  “我们对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中期因素依然保持警惕,我们判断在投资和出口乏力后,中期经济增速面临下降,甚至短期可能会下降得比较快。”王晓明表示。

  从海外形势看,欧债危机的阴霾似乎依旧在影响着机构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与趋势的判断。

  上海另一位基金经理认为,跨入2012年,欧债危机远未结束,并且可能向银行体系蔓延,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下降。在全球经济低增长情况下,中国外需将出现下降,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需要政策做出调整。中国经济将继续回落,低点有望出现在二季度。

  “展望2012年一季度,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应会维持相对稳定的格局,虽然复苏乏力,但也难以再次明显恶化。欧洲经济将面临巨大考验,如何应对2012年数额庞大的到期债务是短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如何谋求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将是长期的艰巨任务。”鹏华信用增利基金经理刘建岩也表达了其对于外需不振而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欧新趋势基金经理王海也分析认为,欧债危机还在继续恶化之中,短期不能判断何时见底,这将对国内出口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以及会打击投资者信心。国内消费增长率难以有明显提高,地产、工业、基础设施几种投资增长率也将下降,因此经济还将保持一定的下滑趋势。

  南方某债券基金经理表示,2012年全球的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作为新兴市场代表的中国,经济形势虽然好于发达国家,但仍然面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出口下滑、内需疲软的风险;随着经济的回落以及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通胀将继续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保持经济的稳定,今年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银行间的资金面应会相较2011年宽松。

  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蔡海洪预期,2012年一季度海外经济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其中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相对明确,而欧洲债务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即使欧债危机短期得到了解决,造成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国内方面,由于2011年同期基数较高,2012年一季度投资和出口增速将减缓,因此总体经济增速将放缓。

  相对而言,浙商聚潮产业成长基金经理姜培正则稍显乐观。其表示,在政策微调的背景下,流动性持续收紧的局面有所缓解,去年12月的M1/M2同比增速有所回升,微调的效果正慢慢显现,虽然这种转变可能比较缓慢,但是流动性触底,经济见底的即将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

  【责任编辑:王钦炜】

  

  核心提示:基金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政策走向的预期来给市场投资开出一张有效的方子,在近期市场出现微妙变化的背景下,“望其色、闻其声、问其症、切其脉”。

  

  政策:腾挪空间“适度”拓宽

  政策方面,伴随通胀回落趋势的进一步确立,政策调整的空间被进一步腾挪。展望2012年,基金预期“适度放松”将是今年政策演变的主旋律,而在此过程中,财政政策的使用空间会远远大于货币政策。

  招商大盘蓝筹基金经理刘军表示,展望2012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将持续回落,但通胀压力的逐步缓解同时给政策调整留出了施展空间,市场面临的流动性环境在春节后会逐步好转,同时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也会在今年取得突破。

  新华泛资源基金经理崔建波认为,2012年一季度通胀开始出现明显回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信号非常明显,如央行开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份信贷投放超预期等;同时,针对股票二级市场发行制度的措施也有可能推出。

  目前,市场普遍关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春节前是否会再次下调。易方达稳健收益基金经理马喜德预期,央行在春节前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2012年一季度甚至有可能被多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将牵动公开市场发行利率松动下行,从而为长期利率下行打开空间。尽管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流出,银行间流动性状况或许未必迅速宽松,但流动性归根结底由央行掌控,如果经济增长持续下行,流动性放松只是时间问题。

  “得益于2011年的紧缩政策,2012年一季度的通胀水平也将回落。”蔡海洪分析道:“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的同时下降也为一季度的宏观政策放松创造了条件,预计政府将根据经济形势微调,包括调低准备金率等。”

  另一方面,基于“民生”方面的考虑,基金预期政策放松幅度不会太大。

  招商优质成长基金经理张慎平表示,国内经济仍将持续回落,尽管通胀压力逐步缓解,但仍将维持3.5%的较高水平。

  “虽然CPI加速回落,政府却难以对物价掉以轻心,一方面指数仍处在较高位,另一方面今年电价等公用事业费用改革存在刺激物价的潜在风险。此外,考虑到政府多年来经济运行调控实践中学习能力的提升,政策操作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或与以往有所不同”。新华基金在其2012年投资策略报告中预期,今年将实施较2011年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地放松货币政策。

  报告分析道,增长、结构、物价都会纳入政府的目标函数,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设计约束条件使得结构调整不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的同时,经济增长又不会引发物价再次脱离轨道。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鉴于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大幅下滑的担忧,2012年或会更加突出“稳定增速”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整个社会的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这也给宏观调控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在去年10月份看到政府明显的微调,这也是市场在10月份反弹的主要原因。”兴全全球视野基金经理董承非以回溯方式来阐述相关观点:“但是随后市场意识到政府的这次微调和09年年初的政策转向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力度上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然后市场又回到了原来的担心经济下滑的逻辑中去。”

  【责任编辑:王钦炜】

  

  核心提示:基金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政策走向的预期来给市场投资开出一张有效的方子,在近期市场出现微妙变化的背景下,“望其色、闻其声、问其症、切其脉”。

  

  市场:大行情难现 小机会可期

  把视线投向市场,估值和情绪见底支撑着部分基金“短期看多”的热情,但经济基本面和企业盈利的低迷依旧让基金经理对于全年行情表示谨慎。

  吴欣荣表示,短期来看,国内经济、资本市场可能都面临着一个预期修复的过程: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开始,短期经济可能面临流动性改善、政策侧重保增长带来的预期改善;过度悲观导致大幅下跌的资本市场,短期也面临着政策改善、经济预期见底回升带来的修复行情。当然,在中期预期没有形成之前,市场依然无法摆脱现有弱势格局,这需要投资者持续保持跟踪判断。

  信诚优选基金经理黄小坚认为,目前,市场虽已经历大幅下跌,但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首先,企业盈利增速仍在下滑,2011年四季度和2012年一季度都看不到盈利增速的拐点;其次,社会预期收益率仍然较高,影响估值的流动性因素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善。但市场估值已接近历史低位,这提醒着我们在谨慎的同时要抱有积极的心态。

  “短期来看,尽管央行对通胀依然保持警惕,但流动性的拐点基本上可以肯定已经到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利股票等虚拟资产价格上扬,经过前期持续下跌后2012年股票市场表现值得期待。”王晓明分析说:“2012年股票市场再融资进程不会明显减速,这是大势所趋,债券市场直接再融资的节奏会加快,这些因素将抑制股票市场的估值上升空间。”

  天治精选认为,流动性正在面临相对“拐点”,其对实体经济以及股票市场是催化作用,将在未来三个月时间内得以体现。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估值以及市场情绪,还是货币供应量都处于历史低位,未来市场大幅反弹可能性存在。整体上A股市场正在走出最困难时期,2012年市场机会将远大于2011年,“震荡”将是主基调。

  “短期,由于企业盈利下滑幅度和速度尚未明朗,一季度市场若有反弹,则反弹的动力将来自政策和流动性变化,后续则需要观察实体经济的运行情况。”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年报季报的集中公布期,将是重要的观察时点,预计经济转型困境、地产调控的复杂性、土地财政减少、地产信托到期、小市值股票解禁压力等因素将继续压制市场。”

  去年凭借坚守价值投资阵地而相对业绩领先的鹏华价值优势基金经理程世杰表示,展望后市,一些投资品种已经具有明显的投资价值,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投资风险不是很大。尽管如此,在通货膨胀保持较高水平、政策紧缩和流动性吃紧的情况下,由于资金供求失衡,市场也很难出现大的系统性投资机会。

  在王海看来,A股市场对经济面的挑战有较大程度的反映,整体市场估值很低,在政策略微放松的影响下,股市可能提前走出谷底。但不断增加的IPO、再融资以及限售股解禁,使A股总流通市值在上证综合指数为2100点左右时达到17万亿,是2007年指数最高点时的2倍。不断扩容的A股难以出现大牛市,但必将出现结构性机会。

  “上半年看信贷(决定流动性),下半年看地产(决定盈利有没有拐点)。如果盈利没有拐点,今年的机会来自于预期的机会,就是上半年大于下半年;如果盈利有拐点,下半年机会能够持续,但决胜在上半年。”天弘周期基金经理高喜阳表示:“今年的机会来自于两点:一是广义上利率下降带来的估值提升机会,这应该反映在上半年;二是经济拐点到来后,早周期行业先触底,盈利预期回升,这应该反映在下半年。”

  【责任编辑:王钦炜】

  

  核心提示:基金试图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和政策走向的预期来给市场投资开出一张有效的方子,在近期市场出现微妙变化的背景下,“望其色、闻其声、问其症、切其脉”。

  

  投资:稳字当先 伺机进攻

  具体到投资方面,基金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要“做足确定性”。前期跌幅较大、具备充分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周期股成为热门;而对于依旧处于价值回归途中的成长股,部分基金则采取精选甚至暂时回避的策略。

  蔡海洪预计,2012年一季度二级市场估值体系的“再平衡”将继续进行,包括周期股与非周期股、价值股与成长股、大股票与小股票之间的估值平衡。“在这种平衡中,价值股的低估值提供了足够的安全边际,而且价值股的分红收益将逐步吸引长期投资资金;而成长股中大部分公司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很难保持住高成长,也失去了支持高估值的基本面理由。因此,在配置中将注重价值股的配置。”

  “低估值板块包括银行、汽车、煤炭等,这些行业中盈利确定性高的公司是配置的重点。新兴产业成长股分化会很激烈,因此需要仔细甄别,只有选取产品、技术和服务有独创性且需求空间大的公司,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黄小坚表示。

  兴业全球社会责任基金经理付鹏博表示,由于上市公司业绩下调幅度尚未明朗,短期仓位仍不宜过高。可选择关注低估值、具备安全边际或者业绩确定性强的稳定类行业和公司,同时跟踪观察早周期行业的估值修复机会。

  新华基金在其发布的2012年策略报告中称,2012年长期看好扩大内需背景下的大消费类行业,以及以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制药、医疗保健、传媒娱乐为代表的新兴成长行业。

  具体到2012年第一季度,新华基金更看好早周期的汽车、家电、房地产、水泥行业以及高弹性的保险等行业。其投研团队表示,精选个股依然是201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方面,识别前期下跌行情中被市场错杀的超跌股;另一方面,挖掘各行业中具有突出成长潜质的成长股。

  “短期来说,那些原先被A股投资者所抛弃的稳定增长、估值水平已经趴在地板上相当长时间的蓝筹股或许正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避风港。”平安大华行业先锋基金经理颜正华的逻辑是,在中小板创业板诸多上市公司股东大幅减持所持股票的同时,许多主板的蓝筹或类蓝筹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或管理层在纷纷增持自身的股票,尤其突出的是一些股价跌至重置成本附近的行业。“我们承认,产业资本增持不等于股价就是最低点,但是至少,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产业资本的嗅觉指明了一个方向”。

  天治创新基金经理龚炜也表示,宏观经济的组成结构逐渐发生变化,过去过分依赖地产等行业对经济增长做主要贡献的局面正在改变,中国经济正在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的使用空间会远远大于货币政策,这将是资本市场投资机会比较确定的主线之一。对于大盘蓝筹估值修复行情要提高重视度,加强对明确受益经济复苏且盈利增长能够持续超预期的行业和个股的研究,积极把握市场的投资机会。

  对于依旧处于价值回归途中的成长股,部分基金则采取精选甚至暂时回避的策略。

  银河行业成胜表示,下阶段配置思路会侧重于估值便宜、经过市场检验的成长股,回避盈利难达预期的企业,通过集中持股寻找个股的超额收益;信诚优选黄小坚也认为,新兴产业成长股分化会很激烈,需要仔细甄别。“只有选取产品、技术和服务有独创性且需求空间大的公司,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超额收益”。

  董承非表示,如果说2011年是“戴维斯双杀”,那么至少对于一些中大型市值的股票,估值方面的风险是得到了释放的,2012年这些股票面临的是业绩的风险,“双杀”只剩下了“一杀”。

  从这点看,董承非觉得2012年的市场要比2011年要好。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市值的股票,2011年的行情可能只是一个开始,2012年还要面临“双杀”的风险。

  而从仓位方面看, 当下基金整体依旧维持中性配置。

  招商核心价值基金经理赵龙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操作将保持相对积极的股票仓位,但不会很激进,配置的主要方向是大消费、金融、装备制造和个别竞争力显著的周期股。

  与此同时,记者从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处也获悉,公司旗下的专户组合目前依然保持五成以下的配置水平。专户产品目前仓位水平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专户对市场风险更为敏感,而在市场反弹后其较公募基金也更容易提高仓位。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目前在调仓过程中仍注重仓位中性的配置思路,反映了基金经理谨慎对待节前市场的考虑,但这也意味着基金节后将有较大的仓位提升空间。(记者丁宁 编辑张亦文)

  【责任编辑:王钦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