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银行换帅大戏开局建行农行尘埃落定浦发悬念重重王洪章低调履新 蒋超良强势回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19 14:02 来源: 新闻晚报晚报记者 劳佳迪 制图 任萍
去年金融监管层的隔空点将,从银行界抽走了郭树清和项俊波两位元老。随之显现的,是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一把手的出缺。
这也注定了2012年将在大行换帅的气象中开局。昨天,王洪章和蒋超良分别履新建行和农行董事长。一个是低调出走,一个是强势回归,都让市场充满想象与期待。
而为银行圈平添悬念的,是浦发银行行长之位的悬而未决。挥别了傅建华,谁是下一个傅建华?许多人都在凝神屏气等待谜底揭晓一刻。
王洪章的10分钟
对一个正常步速的人来说,从成方街32号走到金融大街25号,甚至用不了10分钟。但对建行的新科董事长王洪章而言,却意味着由宏观管理者到微观经营者的角色转换。 16日,他离开了效力多年的央行系统,成为航母级国有大行的掌舵者。出了央行总部大门西行再右拐,笔直向前就能走到建行总部,但这短短10分钟承载着多少全新的挑战,恐怕只有这个低调的中年人才能切实体会。
印象:稳健朴实
在接近建行管理层的人士看来,王洪章的个性与面相相当吻合:话不多,很朴实。早年,他曾做过街道机电厂工人和公社插队知青,1978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的前身辽宁财经学院,这所大学培养出光大集团唐双宁等不少金融界高管。
王洪章的故乡——位于辽宁最北端的昌图,还曾诞生过著名桥梁专家刘树勋、“神舟五号”总设计师王永志,现代作家端木蕻良等等跨界名人。在郭树清走马证监会主席时,市场曾判断,总资产规模近12万亿的建行需要一位与一贯传统匹配的风格稳健的新晋掌门人。而在央行多年主持稽核和纪检工作的王洪章确实是出色人选。
履历:央行老将
1978年从辽宁财经学院毕业后,王洪章便进入央行系统,先后转战信贷局、储蓄局、工商信贷部等多个部门。彼时,银监会尚未成立,央行不仅承担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职能,还兼具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职能。
而在王洪章的履历上,宏观决策参与者的身份只是其中一张名片。 1984年,国家剥离央行的商业银行职能后,成立四大商业银行。鲜为人知的是,当时王洪章便以创建者的身份进入工商银行,历任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行长助理、办公室副主任、资金计划部副主任、营业部总经理等职,掌管从业务到人事的全面工作。在工行的这段长达12年的经历无疑为王洪章提供了微观管理的经验范本。直到1996年,他又回到央行系统,历任稽核监督局副局长、内审司司长及央行成都分行行长兼外管局四川省分局局长。 2003年11月,他的新名片是“央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成为央行排名第一的副职。
在这个位置上,他又一趴近十年。或许王洪章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他又从央行出走了,与二十多年前的那次相比,掌舵一个航母级银行在给予荣耀的同时也意味着使命。
畅想:如何助推转型?
王洪章这样一位对宏观和微观管理都十分有经验的银行家的到来,显然带着突破性改革的雄心。有趣的是,市场不约而同将猜想聚焦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领域。
早在2000年担任央行成都分行行长期间,王洪章就曾撰文强调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支撑点的重要地位。王洪章的观点诸如有必要分离和设置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部、构建一套专门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适当延伸贷款审批权限等,时至今日看来也不过时。其在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等领域的研究也颇具超前意识。
2005年前任郭树清入主建行时同样曾大力推动中长期信贷、房地产贷款等传统优势向中小企业和三农业务转型,秉承过去的思想,王洪章的到来,建行的经营结构转型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蒋超良的15年
时隔15年,农行人在位于建国门的总部大厦里,又可以看到蒋超良了。只不过,他的办公室从15年前的国际业务部挪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15年,即划下他第一次效力于农行的时间刻度,也是他后来从游离于农行系统外到重磅回归的时间间隔。期间,蒋超良有过短暂的仕途经历,也在交行、国开行担任过“转型设计师”。
而对肩负双重属性的农行来说,既有市场化运作经验,又对政策性银行运作熟悉的蒋超良恰是新科掌门的最佳候选人。
印象:双重气质
许多和蒋超良接触过的人都感觉,不管是90年代的初出茅庐还是此番王者归来,蒋超良的身上始终混杂着一种激情与严峻融合的特殊气质。平时,他总戴着一副细框眼镜,面容严肃,不苟言笑,而镜片背后的锋芒锐利却又有着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场。
金融圈内,很少有人不知道蒋超良的笔下功夫。多年积淀的文学素养让专与数字打交道的银行家同样下笔千言。他的一些专司文职的下属甚至私下感慨,蒋超良的才情飞扬令舞文弄墨的他们倍感压力。不过,看似阳春白雪的蒋超良在形容自己时,最常用的一个词却是“草根”。1974年刚满17岁的蒋超良不得不中断学习,进入岳阳地区工艺美术厂成为一名普通操作工。
履历:银政两栖
1978年蒋超良从车间走进了重新开启的高考考场,将累积的执拗激情与对平淡庸碌的永不妥协肆意挥洒。 3年后,他从彼时还是湖南财经学院的湖南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是扎根农行。
纵观蒋超良在农行的经历,几乎一直与计划部平行。直到几年后,他出任当时还很年轻的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1996年,在农行驰骋15年的蒋超良,开始了别样征途:以39岁的低龄成为央行银行司副司长。而在展开更波澜壮阔的人生以前,蒋超良蛰伏于这个中国最核心与神秘的货币部门4年。
此后他升任央行行长助理。仅仅2年后又当选湖北省主管金融、体改、市场监管工作的副
省长。难以否认的是,尽管这段仕途生涯并不漫长,却为蒋超良积累了相当多实战经验和人脉资源。在他47岁那年,国务院的一次任免决定也体现了决策层让他在地方历练的一片匠心。那一年,正是交行处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转制冲刺上市的关键时刻,国务院直接将“两栖”的蒋超良调派为行长的举动,实际是让他接过了并不轻松的上市接力棒。
畅想:能否再造农行?
在交行,蒋超良创造了属于他的传奇。而这也被作为许多市场期待农行转型改革的可能范本。农行虽已完成股改并登陆资本市场,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中一家较为特殊的机构,农行还肩负着“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
作为长期处于前有四大银行横亘,后有中小银行追击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当时的交行身上也积存着体制沉疴。但在蒋超良的主持下,2004年闪电般的财务重组一举奠定了上市基础,也被奉为国有行体改的经典范例。在股权结构自成一派的不利条件下引进战略投资者,并让汇丰持股比例逼近监管上限的魄力;力排众议地度过股权分置改革的艰难时刻,敲响了沪港上市钟声的坚持;开辟在各地分行、支行设有首席风险官,不再是地方行长说了算的信贷模式的创举……这些改革经验让蒋超良被委以国开行行长的重任,再度成为转型设计师。
蒋超良此次重返农行大本营,可谓重担在肩。
链接:傅建华的谢幕礼
就在建行和农行一把手都尘埃落定时,浦发高层的去留仍是悬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行长傅建华突然辞去行长职位。从2006年算起,傅建华担任浦发行长已经5年。
事实上,1951年出生的他,在进入浦发之前,效力时间最长的其实是建行。他曾任建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建行上海市分行办公室主任、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建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和建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
第一次登临银行的权力巅峰则是在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副董事长、董事长一路升迁。2006年,浦东发展银行空缺多时的行长一职终于敲定,傅建华正式被聘为浦发行长。
当时,傅建华就是上海银行界公认的实干人物,在上海银行任职的9年期间,上行先后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汇丰银行等境外投资者,并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首家实现跨区域经营。
而在离开浦发之前,傅建华也递交了出色答卷。在他任职的2008-2010年期间,浦发净利润年均增速超过50%,在所有上市银行中位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