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资本市场有捷径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1 00:5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高谈
老盖葛(Gordon Gekko)面目扭曲,一拳又一拳灌在年轻的巴蒂(Paull Bud)的脸上、身上。盖葛满脸通红,嘴里念着:“我教会了你资本丛林的生存法则,然而你却毁了一切。”
巴蒂没有揩掉嘴角的红色液体,而是将绑在腰间的录音机取下,交给早已等候的警察,这个年轻人将自己的老师送入了监狱。
一位券商资管部门投资经理认为这是《华尔街》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混迹市场的无奈和膨胀的未知感常让人喘不过气来。”
开一扇窗
1985年出生于皇后区的穷小子巴蒂,从纽约大学毕业后栖身于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不过熬夜研究股票和勤奋地给客户打电话并没有让他的日子好过多少。巴蒂决心要找到打开资本市场的钥匙。
为了争取超级散户资本老手盖葛成为客户,巴蒂从福布斯上找到盖葛的生日,弄来了盖葛最喜爱的稀有雪茄,装扮成快递员闯进盖葛办公室,并将从父亲处得知的蓝星航空公司(Blue star Airline)最新的情报送到盖葛面前。没错,巴蒂的父亲是蓝星航空公司的飞机修理师和工会主席。
第一次见面,盖葛就表现出傲慢和固执:“常春藤的名校毕业生,多数比狗屎还不如。股票买卖这一行需要穷苦的聪明人,要够饥渴,还要冷血,有输有赢,但要一直奋战下去。若你需要朋友,就养条狗吧。”
对盖葛来说,巴蒂的执着和机警还远远不够,他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提供真正赚钱的情报:“外面的人买股票是猜的,我可不会乱枪打鸟,我只做最有把握的事。”
从这里开始盖葛为巴蒂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世俗规则的资本世界。巴蒂帮他跟踪对手,调查对方看中的股票,联络律师,拿到内幕消息。
于是,游戏原本设立了规则,但是若想要成为资本之王却必须将规则踩在脚底。这也是《华尔街》真正不同于其他影片的独特价值所在——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生动的内幕交易场景。
巴蒂跟踪盖葛的对头怀曼(Wyman),得知了他要收购泰达纸业(Teldar Paper)的信息,于是盖葛抢在怀曼之前买入泰达纸业,大赚一笔。
这也是巴蒂最为辉煌的时段,他逐渐对内幕交易和恶意并购驾轻就熟,如愿从贫民区搬到了纽约最繁华的地方,如愿和心仪的女人相恋,如愿给父亲买了新衣裳。
宿命?
不过,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部影片仍然有个悬而未决的命题:巴蒂选择了成功,抛弃了规则;但成功与道义冲突时,巴蒂选择了道义。是巴蒂一开始就走错路,还是成功与道义天然不能相容?
这种戏剧冲突虽然在美国人惯有的幽默中被淡化,却通过三个人物被硬生生地摆放出来。
首先是巴蒂,勇气十足的年轻人,聪明灵活,他驾驭规则,迅速在同事中崭露头角,原来冷眼的老板也把最好的办公室分配给他。而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美国企业的法则似乎变成了,不适者生存。而我的看法是,你要不就做对,要不就是被消灭。”
老巴蒂,巴蒂的父亲,蓝星航空的飞机修理工和工会主席,邋遢、爱喝酒、古板。同时,他忠诚、可靠、平凡而努力地工作:“你看到的这个人,从不以皮夹厚薄来衡量成功”。老巴蒂几乎是道义和忠诚等基本价值观的化身。
还有一个整个影片中出现不超过5次的老头——卢。卢是巴蒂的同事,混迹华尔街多年,但是年近老衰仍然只是营业部的普通职员。卢从一出现就如预言家一般预测了巴蒂的失败:“瞧着吧,最终要完蛋。还是多研究股票基本面吧,价值投资才是王道。”
故事从蓝星航空开始,又由蓝星航空结束。这次巴蒂建议盖葛收购蓝星航空,通过降低员工工资,整改员工结构等一系列的措施,从公司中盈利。不过盖葛收购蓝星后的真实方案并非整改,而是要通过大幅裁员和削减业务来提高公司基本面,从而减持获利。
面对这个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的公司,面对着那些多年以来和父亲一起工作的工友面临失业,巴蒂决定阻止盖葛。他联合盖葛的对手怀曼,通过怀曼收购了蓝星航空,让公司幸免于难。而盖葛也因为内幕交易入狱,巴蒂本身也被判有罪。
其实,与其说本片讲的是一个贪婪至死的故事,我倒宁愿去除那些传统基督教的道德判断。聪明的盖葛在资本角逐中找到一条捷径迅速通往财富,然而,捷径往往对应着超大的风险。一旦风险集中释放,逐利者也必当自食其果。
当巴蒂最后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卢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劝他遵循规则,不过这多少有点像大男人教孕妇生孩子,颇为有趣。
(作者为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