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力诺瑞特让太阳“照”到地下100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29 14:21 来源: PRNEWS.cn中国商业电讯
    山东 2012-01-29(中国商业电讯)--冬季建筑采暖一直是寒冷的冬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当下集中供热消费逐步走高,却又存在收费不合理、热能浪费的问题。然而随着节能减排观念的日益深入,太阳能、地热能等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采暖、浅层地热采暖都成了当前普遍受欢迎的节能环保的建筑采暖形式。力诺瑞特重点研究推广的太阳能与浅层地热相结合的采暖方式则更好的发挥了二者的优势,开辟了更加节能环保的建筑采暖形式。 

     太阳能采暖技术趋于成熟 

    太阳能采暖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水箱、连接管道、控制系统等辅材构成。是指将分散的太阳能通过集热器,把太阳能转换成热水,将热水储存在水箱内,然后通过热水输送到发热末端,提供建筑供热的需求。同时可以根据采暖需求,设定采暖时段,从而达到最佳的采暖效果。 

    作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专家,力诺瑞特拥有最高层次的太阳能光热技术,能够综合中国市场需求与欧洲经验研制高标准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力诺瑞特生产的大规模太阳能系统产生的热能可以直接提供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所需能量,并通过风机管组来降温,同样在冬季太阳能被直接用来采暖。在青海省贵南中学,由力诺瑞特建设的太阳能采暖工程,采用1100㎡力诺瑞特CPC-U型太阳能集热器,实现了7000㎡校舍的供暖,自去年运行以来,不仅解决了校舍的冬季采暖问题,还可年节约标准煤100吨,减排二氧化碳417吨,即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 

    相关专家表示,以目前的技术,实现太阳能采暖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在夏天,阳光更加充足,集热器吸收大量的热量后却无用武之地,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还可能因温度过高损伤整个系统。据了解,由力诺瑞特开发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可以很好地规避这个问题。在力诺瑞特“零碳馆”,不仅实现了夏季制冷、冬季采暖、生活用热水、生活用电等四位一体的太阳能应用,其空调系统更是充分利用了集热器吸收的太阳能光热能源,夏天阳光越足温度越高,制冷效果也越好,冬季集热器得热量相对较低,但满足采暖却也绰绰有余,基本实现了能源需求与供给和谐统一。 

    浅层地热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浅层地热能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温度低于 25℃,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资源。浅层地热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与地球梯度增温,通过热泵技术进行采集利用后,可以为建筑物供暖,较常规供暖技术节能50%到60%,运行费用降低约30%到40%。浅层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再生迅速,利用价值大,不但可以满足供暖需求,同时也直接降低了排放的污染量,有利于保护环境。 

    专家指出,按现有技术水平,1平方公里的地源热泵适宜区,采用浅层地热能供冷供暖,每年可获取2.4至2.8万吨标准煤能量,这就意味着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245000吨,减排二氧化硫约2000吨,减排氮氧化物1000吨,减排烟尘18000吨。此外,地源热泵系统,不用消耗一滴地下水,只需要把换热器埋在地下,地面上照样可以盖高楼、栽大树、种庄稼。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 通过30多年地热地质调查,开发潜力在2 000亿t标准煤当量以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地热直接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已广泛利用于建筑供暖、温泉洗浴医疗、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无论是用于发电还是直接利用,地热能的利用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力诺瑞特让太阳“照”到地下100米 

    浅层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不但可以满足供暖需求,同时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然而,如果地壳内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淮河以北的地源热泵系统效能平均每年将衰减15%~25%。对此,力诺瑞特总经理申文明表示,利用太阳能全年的热量补充并催发地壳热平衡,是挽救地源热泵系统的有效策略,力诺瑞特要让太阳能照到地下100米。 

    据了解,由力诺瑞特和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完成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创造性地研发了新型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和渗透型空气集热技术与装置,攻克了地源热泵地热换热器传热分析及其设计的国际技术难题,形成了适合各类建筑使用的供热空调技术体系,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开拓引领太阳能与浅层地热能应用技术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随着中温集热技术和产品的逐步成熟,力诺瑞特太阳能空调技术也逐步进入产业化推广阶段,下一步力诺瑞特将进一步加强与山东建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攻关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结合等新能源综合应用技术,加快技术推广和示范工程建设,让“天时”并肩“地利”共筑人类建筑和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