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各国倾向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日专家告诫警惕泡沫和混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0 10: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日本《读卖新闻》1月29日报道】题:世界同时放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受欧债危机和经济减速的影响,世界各国倾向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一度采取了紧缩措施,但其货币政策已经发生转变。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央行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注入资金。不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释放出的资金有可能会导致原油和粮食价格的飙升。

  印度央行28日在时隔3年后首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从原先的6%降至5.5%。此举意在增加银行信贷,从而对经济起到刺激作用。巴西央行从去年8月至今年1月已连续4次降息,年利率降至10.5%。今后还有可能进一步降息。

  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影响,巴西出口增长缓慢,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愈来愈明显。而受欧债危机困扰的欧洲各大银行持续从新兴国家和地区以及中东欧国家撤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在始于去年6月末的3个月当中,欧洲各大银行在韩国的投资和贷款余额减少了13.4%,在台湾下降了10.8%,在波兰的降幅达到14.1%,在匈牙利也减少了12.9%。这一时期正好是希腊债务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这种情形在此后似呈现扩大的趋势。

  在新兴国家相继放松货币政策的同时,美联储也于25日宣布将事实上的零利率政策延续至2014年年末。市场方面普遍认为美联储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还有人猜测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会在近期采取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措施。日本银行也打算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大量买进国债和公司债券。

  也有不少人对此感到担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世界性的宽松货币政策推高了原油和粮食价格,新兴国家因为物价上涨而感到苦恼。日生基础研究所研究员槭浩一认为:“市场中过剩的资金有可能会流向商品市场和新兴国家,使泡沫越吹越大。”

  经济学家河野龙太郎指出,美国带头采取宽松的政策,“有可能迫使各国竞相效仿,从而导致世界经济陷入混乱”。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