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现代化与“新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1 01:1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1997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在社论《着力提高国民素质》中指出,“我国的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15年后,中国GDP超逾当年6倍,素质是否已经改写?

  从本报等媒体关于春节期间三亚“宰客惊心”的报道看,问题仍然不容乐观。最早在微博(http://weibo.com)上替朋友抱怨三亚“宰客”的北京网友罗迪是海南人,他重返家乡的所见是:私家车很多,硬件建设变化大,百姓文明水平不见长进,出口脏话、随地吐痰等恶习越发凶狠,赌风盛,攀比的都是钱,海边全是养箱和垃圾,恶臭……

  这些观察未必全面,但大体不虚。前几年无锡举办了“我身边的十大陋习”评选,市民关注的陋习也有“举止不雅讲粗话、随地吐痰擤鼻涕”在列。还有诸如乱穿马路闯红灯、垃圾乱扔不入箱、不守秩序不排队、狗吠扰人屎成患、禁烟场所照吸烟等等,岂独三亚、无锡有之?!

  龙应台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懂得尊重自己、懂得尊重别人、懂得尊重自然。这样的人,就是梁启超所说的“新民”,“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当年严复也说,种种改革都是“标”,而“民质”即国民素质,才是本。

  以人为本,不等于对人的素质没有要求。否则,如同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所说的,如果人民“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