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龙年A股仍是一场"拉锯战" 基金预期二季度反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1 09:3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龙年A股仍是一场"拉锯战"基金预期二季度反弹

  对于中国人来说,龙是吉星高照、尊贵强势的象征,投资者亦翘首以盼,龙年股市可以龙马精神、飞龙在天。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观点认为,龙年A股谨慎乐观,谨慎的是风险并未改观,“拉锯战”难免;乐观的是行情将好过2011年,趋势正在好转。

  昨日是龙年A股的首秀表演,“开门红”并未如期而至,稍见回暖的市场重新笼罩上阴影,谨慎乐观的气氛中多了一分悲观。

  龙游浅水

  “开门绿”让市场又多了一分悲观和谨慎,各种负面消息将被放大,A股市场短期恐难走出调整态势。

  “开门绿”重挫市场信心

  昨日,龙年行情拉开序幕。“开门绿”让市场大跌眼镜。上证综指最终以1.47%的跌幅收盘,深证成指也下跌了2.02%。春节前刚刚聚集的一点市场人气遭到沉重打击,成交量明显下降。

  此前,市场各方多认为“开门红”将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两市股指“兔尾”的坚挺上翘给了乐观派最好的理由。另一方面,从股市外围形势看,也是利好偏重。节前最后一周暖风频吹,养老金入市试点、扩大RQFII投资规模,都显示出管理层要从制度出发引导更多资金入市投资;央行也助力节前资金面稳定,连续多日逆回购,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悬念则推迟到节后。

  对于昨日的下跌,齐鲁证券在盘后分析报告中表示,造成“开门绿”的因素有五个:一是流动性改善预期无实质性进展;二是经济放缓的进程以及货币收缩尚未完全结束;三是美伊、欧债问题升级概率较大,或引发国际油价超预期上涨;四是下周将有7只新股申购,市场再掀融资恐慌;五是外盘连续上涨后存在调整压力。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还认为,前几天人保部否认养老金即将入市的传闻,也对市场形成了心理落差;同时,国际形势不稳定,这些都严重动摇投资持股的信心。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2000年以来,上证综指春节后首日上涨的概率为58%,而春节后第一周上涨的概率就达到了75%;再延长到春节后两个月,上涨概率达到83%。从这个角度上讲,每年的一二月往往是股市比较乐观的时间。那么,龙年之初,A股市场是否会走出一波反弹行情呢?对此,桂浩明表示,春节前或许还有这种预判,但昨日下跌让市场又多了一分悲观和谨慎,各种负面消息都会被放大。目前的A股市场还需要用时间去换空间,短期内恐怕难以走出调整态势。

  潜龙勿用

  A股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弱势整理来夯实基础,“熊”气并未消散,国内外影响A股的不利因素依旧存在。

  机构预判只是好过去年

  “现在要评判整个2012年的走势还为时尚早,但从目前的状况看,A股市场还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弱势整理来夯实基础,同时,需要借助各方面力量的积蓄来形成向上的动力,在这些没有完成之前,我认为,2012年股市难以有好的表现。”桂浩明昨日在接受采访时称。

  春节前,记者整理了各家机构公布的策略报告及分析师研究报告,总体来看,对龙年股市大多持有谨慎乐观的观点。众机构认为,龙年A股市场无论股指表现还是投资机会都会好于兔年,未来经济形势也支持长期向好。只是,不可忽略的是,市场“熊”气并未消散,人气继续低迷,国内外影响A股的不利因素依旧存在。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是乐观派的代表,他分析指出,今年的宏观政策就为市场创造了相对2011年偏好的环境。货币政策宽松好于预期,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同时,证监会等部门正在制定鼓励长期资本入市的措施,构成中长期利好。从市场本身看,目前A股平均估值水平已跌到历史最低,趋近合理,股指大跌的概率较小。

  嘉实基金副总经理戴京焦也认为,目前的A股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只是这个“底”是政策底,而非盈利底,即投资的时机还未到来。“中小市值公司的盈利预期尚未充分下调,流动性和经济领先指标的触底拐点形成都需要时间,预计最早今年一季度末,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底才会出现。”

  对于A股市场趋势向好,各方机构均不否认。他们抱持谨慎态度的是今年还不可过于乐观。广发证券分析师陈奇日前在微博(http://weibo.com)中表示,龙年A股依然会是“拉锯战”,政策宽松一点,大盘就掀起反弹;一旦政策趋紧,又会急转直下。他形容说:“如果未来中国股市可以飞龙在天,那么,2012年的市场充其量称为‘潜龙’,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

  国际上对中国股市寄予希望,认为中国股市表现可能好于全球,股市指数的复苏较其他股市可能更快。

   达沃斯论坛看好A股走势

  相对来说,国外机构对2012年中国股市的走势要乐观一些。在日前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2年年会上,国际经济学家和全球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都表示对中国股市寄予希望。他们预判,今年年底,A股市场就将趋于好转。

  2011年中国经济以9.2%的增速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但中国股市却以21.68%的跌幅落后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2012年,A股市场是否会继续背离经济形势走势低迷?这也是达沃斯论坛议论的焦点。

  HIS首席经济学家纳瑞曼认为,2012年,中国股市不会大跌,但也不会出现大幅回弹,原因是各类投资者需要等着看中国经济将如何发展。一旦中国经济开始重拾高速增长,股市即会好转,这一情况预计将发生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纳瑞曼还指出,除了中国经济本身对股市的影响外,还需要关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因为,一旦有经济危机发生,投资就会转向最安全的资产,包括美国国债,对股市造成“抽血”的影响。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的国际主席安茂德也对2012年的中国股市较为乐观,他认为,中国股市的表现可能好于全球。他说,中国股市2012年下半年会逐渐恢复好转,但并不是大幅走高,因为全球经济复苏需要时间,不过,中国股市指数的复苏较其他股票市场可能更快。

  事实上,出于较为乐观的预期,目前,一些国际资本已开始布局新一年的中国股市。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012年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有5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得了5亿美元的投资额度,1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新增了1亿美元投资额度,出手的力度之大可窥一斑。

  龙马精神

  虽然股指震荡仍是主旋律,但是随着宏观政策的转向,市场完成筑底后有望迎来结构性反弹。

  基金预期二季度反弹

  对于龙年A股市场走势,整体上看,基金较为谨慎,公认市场可能因经济持续下滑而受压,继续胶着于盈利与估值的变化,股指震荡仍是主旋律。

  分拆时间,业内部分资深基金经理给出了先抑后扬的预判。在他们看来,市场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完成筑底,同时,随着宏观政策的转向,市场有望迎来结构性反弹。

  最近发布2012年策略报告的华安基金指出,2012年A股市场将可能经历探底、筑底到回暖的过程,时间尚难清晰界定,关键在于政策出台的时间、节奏和力度,目前判断分界点可能在二季度,预测二季度中后期之后会逐步具备系统性机会。

  信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黄小坚也认为,今年市场行情将取决于货币政策放松的幅度。他说,今年的货币政策走势会是前抑后扬的过程,一季度主要以适度宽松为主,放松幅度有限;二季度,放松的幅度可能加大,此时流动性或渐宽裕,市场行情或好转。

  还有东方基金的投资总监庞飒,在他看来,2011年股票市场已经反映了大部分悲观因素。今年一季度将会是上市公司盈利最差的时候,当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报出来后,大约在二季度中期,市场底部会出现。

  而对于预期中的二季度反弹机会,基金人士认为,不会有系统性机会,只是结构性行情。更多的基金经理倾向于寻找一些投资主题,如稳定增长的大消费、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以及周期性行业的延伸,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国联安基金宏观策略研究员吴照银表示,中国股市周期性行业市值占70%以上,这些行业的机会较小也决定了中国股市暂时的上行空间不大。但是传统的周期性行业需要深化并寻求向上拓展空间,这就形成了2012年一个重要的投资主题,即周期性行业的延伸。

  龙盘虎踞

  欧债问题、中国经济下行和通胀压力并存、胶着的房地产市场将是A股面临的三座“大山”。

  A股市场面临三大考验

  从目前各方机构反馈的观点看,龙年的A股市场出现大幅上涨的概率不大。原因在于三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首先是欧债问题,欧洲危机始终无法得到彻底化解。在日前举行的达沃斯论坛年会上,欧债危机仍未能找到解决的有效办法。“在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面前,欧债危机解决的难度超乎我们想象,2012年欧债危机还将是中国股市必须面对的大问题。”有业内人士称,今年2月,希腊、意大利等债务国的债务会集中到期,欧债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都会带来冲击。

  其次,2012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胀压力并存。1月17日联合国发布年度经济报告《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计,2012年和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分别放慢至8.7%和8.5%。联合国警告说,世界经济处于另一次大衰退的边缘,风险之一在于中国放缓是否比预期更厉害,且如果未来两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到约7%,那么该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会比目前预计的更加明显放缓。通胀方面,在经历了一轮高通胀之后,目前CPI出现拐点并保持回落趋势,但未来我国的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且具有长期性。

  还有,国内房地产政策不放松也将是股市面临的考验。到目前为止,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短期内还不能被代替,但是高房价泡沫势必影响国家的民生建设,两者博弈,对股市的冲击不可小觑,尤其是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昨日,A股市场跌幅居前的板块就包括房地产与水泥。

  除上述三大考验之外,A股扩容带来的压力也很大。目前,国际板推出和新三板扩容的条件都已经“基本具备”,正式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对原本紧张的市场资金面构成压力。新股发行制度一直高唱改革,但至今没有实质性措施。“圈钱市”不改,A股市场头上就始终悬着一把利剑。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