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海外豪购并非都是好事 华媒吁消费回归理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31 14: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春节期间,涌向世界各地疯狂购物的中国游客潮再度引发关注。美国《侨报》30日刊发社论对此予以分析,指出中国游客海外豪购并非都是好事,强调消费需要回归理性的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海外购物潮回流国内,成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社论指出,在美国,每天都有大量中国游客团赶来,他们在专卖店排队抢购,在梅西百货旗舰店“包场”血拼,在迪斯尼乐园组团旅游。大陆客豪刷信用卡,令店员累到手软;在英国,媒体惊呼“中国有钱人要买下伦敦”;在法国,来自大江南北的中国老乡把巴黎的奢侈品店挤得水泄不通……从皮包到手表、珠宝,与国内同样商品比,价格低、质量有保障及到位的服务,是推动中国人海外扫货的主要原因。
世界奢侈品协会和中国贸易促进会不久前发布报告称,预计圣诞、春节期间,中国人在海外消费达5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对于增长乏力的世界各国来说,要想提振景气,不在中国人身上下功夫,实在是太缺乏经营意识,因此,中国游客到哪里,“贴心的”服务就跟到哪里。日本一家电器店挂出的中文横幅一语中的:“热烈欢迎最敢消费的中国人!”
社论称,事实上,中国人海外出手大方让老外自叹不如的消息早已见诸报端,但从未像现在这般成为不退烧的话题,从2011年初开始,有关“中国消费者”的新闻竟贯穿全年,英文里甚至出现了一个新词Chinsumer (中国消费者)。品读这些新闻,令人五味杂陈, 一方面为中国国力确实增长而高兴,另一方面,也不禁产生疑惑。
国人有必要对海外奢侈品这么疯狂吗?本来,购物只是旅游过程中的一个项目,能出国旅游的人也都有一定经济实力,但现今很多中国游客本末倒置,甚至出国、出境不看风景只为购物,尤其是疯狂购买奢侈品。这其中的原因,有人觉得出国一趟不容易,多帮人代购点东西;有人觉得人民币升值了,不买东西有点“亏”;更有富豪只钟情于国内难寻的限量版、定制版的收藏品。
这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还会让充斥商业气息的“礼文化”更加失控。传统的“礼尚往来”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让人忽视文化活动,重视排场和面子,甚至炫富,奢侈品更是被当作成功的象征。为了一个名牌Logo就心甘情愿埋单,最后被贴上“暴发户”、“有钱没品位”的标签,也就不足为奇。
社论表示,有人买奢侈品一掷千金,有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海外购物狂潮恰恰反映了中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上海美国商会日前发布报告称,中国将可能于2015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将有足够的购买力来购买全球14%的商品。但中国的基尼系数早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并呈逐年上升态势,财富过度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加剧了中低收入群体购买力的弱化,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停滞不前。
社论最后强调,当一国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行为也应该同步提高,并保持理性。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步入了鼎盛时期,日本制造横扫全球,日本人海外购买的能力令美国人都惊恐不已。但过度膨胀的结果,是十几年的停滞不前。中国游客应该保持理性,不能忘乎所以,小心被虎视眈眈的老外们当成肥羔羊。更重要的是,全社会都应共同努力,提升产品质量,改善购物环境,让海外购物潮回流国内,成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