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个贫困县的发展之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01:1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周芳

  麻城,震惊全国的黄麻起义在这里爆发,是有名的红色老区。1986年,我国第一次确定国定贫困县标准,麻城因集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落后地区身份,被戴上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起初,当地人认为被扣上一顶贫困帽子实在是件丢面子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武汉一所高校大二学生王自新来自麻城,他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在申请助学贷款时,自己就因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的特殊身份而优先通过审批,一位贵阳籍室友则落选,“得实惠还是比护面子更实在”。

  “实惠”并不止于此。在麻城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之后,各项扶贫资金和优惠政策便源源而至。麻城扶贫办主任张绍文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便透露,去年该市获得的直接扶贫财政资金仅2000多万元,“更多的资金来自各类转移支付”,仅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就获资2125万元,这些资金对于改善麻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乡村公路、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基地建设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据《2011年麻城扶贫开发工作总结》,2011年,麻城对14个重点贫困村启动整村推进行动,首次村平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占总投资82.4%,共建成村道公路115公里(其中硬化路90.9公里),水塔一座,特色产业基地3320亩,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8个,菊花加工厂2个,帮扶贫困户280户,修复水毁河堤5处1500米,架设中低压线路3000米,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万人次。

  然而,在上述光鲜成绩单的背后,张绍文也向本报道出了扶贫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苦恼与困惑。据介绍,麻城市(县级市)情与我国国情类似,尽管该市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超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亦达16亿元,但是城乡建设差距却在拉大,主城区已经脱贫,“建得像欧洲”,但到了老区、库区则“像到了非洲”;人民贫富差距亦在拉大,“去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其中打工经济占去了大半壁江山,而直接从农业生产而来的农民纯收入则远低于4000元。”

  尤其是与同为国定贫困县、“中国第一将军县”红安相比,麻城共有71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1.2万,相当于两个红安县的人口,但两者所获的财政扶贫资金却基本持平。

  湖北省于2008年出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扶贫资金主要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依据因素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方财力、人均生产总值,所占权重依次为5∶3∶1∶1。

  张绍文认为,按照现行财政扶贫资金分配方案,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麻城每一个人的扶贫资金还不够喝一瓶啤酒”。

  与此同时,扶贫手段存在“花样翻新但效率低下”等问题。张绍文举例称,由于商业银行在放贷前都会考察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等级以降低坏账,贫困户由于难以提供充分的资产证明,因而较难获得银行授信,以至于“扶贫贴息”这项扶贫政策大多数时候成为空谈;此外每户仅8000元的扶贫搬迁资金难以让困难户乔迁的梦想照进现实,每人1000元的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培训基金恐怕也难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对此,麻城市委书记杨遥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坦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麻城正在探索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

  “我们准备利用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引导农民拿出闲置农田向种田大户靠拢,形成规模化种植与经营,从而提高单位农田的产值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杨遥透露。据介绍,去年,麻城就在14个重点贫困村新建了1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新发展蔬菜、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3320亩,为当地贫困农民找到一条增收新路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