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迪斯尼的成功我们能否复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1 21: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合上这本书,才真正领会书名“给自己一个梦想”的沉甸甸意义。对于许多即将或正在努力奋斗的人而言,这本书表达出的迪斯尼个人的奋斗路径,远比成功后的光彩更能给人以启迪。

  幼年时期的迪斯尼,除了爱写写画画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不同凡响之处,反倒是其父亲迫于生计,数度举家迁移,并重复着不太成功的经营。

  迪斯尼自小所受的教育均算不上特别的出色。即便在并不算多的同学中,他的学业也未见显山露水。以至后来同学们和老师对于迪斯尼的回忆,大都停留在“他是个特别喜欢画画的孩子”,当然偶尔还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搞怪之举。真正令国人备感敬佩的是,迪斯尼画画的习惯,几乎没有因为学业而受到影响,反倒受到老师包括家庭的一再鼓励。也正是这些源自方方面面对个性化发展备加尊重的环境,迪斯尼的画画爱好,才得以茁壮生长,最终展露出难以预料的勃勃生机。

  如果说学生时代的迪斯尼只是受惠于美国的教育模式,那么在后来事关他成功的奋斗历程中,各方激励因素汇聚而成的环境,更是促使他梦想得以变成现实的肥沃土壤。当迪斯尼服完兵役,抱定以动画为自己的毕生奋斗目标后却又屡屡碰壁时,无论是他的父亲还是兄长抑或堂叔等其它亲属,均没有出于“为他好”的苦口婆心式地奔走说教,而是充分尊重迪斯尼的个人选择。

  全身投入动画事业后的迪斯尼,发展并没有顺风顺水,一开始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机遇。虽然在真正的成功到来前,他因为《小红帽》这样的作品也取得了一些小的收获,但在动画界并没有真正出类拔萃,直到《爱丽丝》的上映。而在此之前,好莱坞动画片已推出上千部。

  命运的改变定格于1923年。这年,经历挫折远远甚于成功的迪斯尼并没有气馁,仍旧努力与纽约发行商玛格丽特·温克勒保持联系,希望早先给她的《爱丽丝》能够获得发行。凑巧的是,这年8月,温克勒失去了两大动画客户。临时顶缺的《爱丽丝》轻松征服了温克勒,后者一口气签订了6部系列电影合同,并承诺以后还可能续签合同,这是迪斯尼事业征途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如果迪斯尼没有坚持,如果他不加倍努力,没有迹象表明,后来的巨大成就会凭空降落在他的头上。

  相比之下,迪斯尼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极显罕见。很多时候,就算我们有再多的想法,常常因为生计和身边人的关心说教,不得不屈从于现实,默默地收起儿时的梦想,有的甚至不得不抛开所学专业,终其原因无非是就业,赚钱,成家,过日子。

  一个人的儿时梦想到底能走多远?一项针对国人的调查显示,现在的工作就是童年的梦想的幸运之星只占7%;与梦想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却占30%。而在迪斯尼的国度,今天哪怕是年近花甲的老者,依然不乏因努力追求儿时的梦想,成为媒体和公众竞相追逐景仰的对象。

  某种意义上,迪斯尼的个人经历,既是我们社会,也是我们个人的一面镜子。从社会角度讲,那就是我们如何确立一种尊重个性化发展的全民化理念,特别是教育体制,当反思如何创造一个像迪斯尼成长中那种尊重个性化发展的素质教育环境;从个人角度讲,那便是对放飞儿童梦想的坚信与执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