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需要多高的防火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01: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欧债危机野火漫卷,为延阻火势,开挖防火沟、搭建防火墙迫在眉睫。但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个金融防火墙,究竟该建多高?或者,用另一个欧洲领导人颇喜欢的热词,攻破危机的金融火箭筒,火力究竟该多强?
在对策问题上,目前大致存在两个阵营,一是欧洲大陆阵营,德国挂帅,法国随行,认为防火墙或火箭筒很必要,但最根本的,则需推动体制创新,严格财政纪律。如此,方可避免重蹈希腊、意大利等国寅吃卯粮的覆辙。
另一阵营则是美英为首的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认为当前形势千钧一发,防火墙越高越好,火箭筒越粗越佳,快刀斩乱麻后,才好考虑重铸根基的问题。在不久前达沃斯年会上,美国财长盖特纳就称“防止欧元区解体、使其恢复正常的唯一方法,就是构建一道更稳固的防火墙。这将需要占用更多资源。”盖特纳颇有信心,因为在美国理论界,就有一个专门的名词:鲍威尔主义。其核心,就是集中压倒性的优势兵力,迅速击破对手。美国前财长鲁宾就曾表示,1995年美国出手干预墨西哥金融危机时,他就从鲍威尔理论得到了启发,拿出了“数额远超过我们认为所需要的资金”,最终成功平息了危机。
2008年金融海啸,无疑是鲍威尔主义又一次上演。正是在盖特纳以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时任美国财长的保尔森积极推动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大规模救市举措。对于当时颇多疑虑的国会,保尔森曾打比方说,美国政府应该拥有强大火力,“你如果口袋里只有把水枪,那就必须掏出来,但你假如有一个火箭筒,人们也相信你有,你可能就不必掏出来。”
因此,在美英官员看来,欧债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原因之一就是德法的犹豫不决。英国首相卡梅伦去年底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就揶揄说,欧洲现在需要的是“决定性动作”,“我的德国(朋友)并不这样看,我认为火箭筒就是超级武器,不对吗?”
美国人信心满满,英国人指手画脚,但德国人就是不为所动,原因何在?有一点或许也简单,无论是搭建足够高的防火墙,还是制造足够火力的火箭筒,有一点是共通的,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从哪里来?
美国显然不大愿意出钱,不然也不会对新一轮IM F注资行动如此冷淡;英国本身受危机影响,所出资金更多是象征性的。因此,最大的资金源,必然是欧盟内目前唯一还保有A A A主权信用评级的大国———德国。
德国为何总在犹豫?发行欧元债券或让欧洲央行成为“最终贷款人”,其实并不需要直接从口袋里掏钱,而只是开动印钞机。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已两次大规模开动印钞机,英国央行也是忙得不亦乐乎。盎格鲁-撒克逊世界敢为天下先,为什么欧洲大陆就不可以呢?美英有金融创新的精神,但德国却更具忧患意识。以美国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方案为例,即使按照保尔森的说法,计划很成功,既挽救了美国经济,而且还产生了不错的收益。但拿纳税人钱财救助贪婪的华尔街,其中夹杂的巨大风险,尤其是道德瑕疵,却一直是美国社会愤怒的焦点,难以平息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即是表现,保尔森本人声誉不佳也是事实。
这还是美国人救美国人,现在可是让德国去救其他国家。勤劳的德国人就很愤怒,凭什么要将自己的血汗钱送给懒散的南欧人。更何况,援助本身就有风险,万一再把德国经济拖入火坑,怎么办?默克尔的压力,肯定非保尔森能比。
更何况,在过去两年中,欧洲其实也构筑过颇高的防火墙。2010年5月,欧洲曾联合IM F即推出7500亿欧元的欧元稳定基金,但这一数额并未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所以,在一些德国人看来,防火墙也罢,火箭筒也罢,都不过是治标之策;财政纪律、财政联盟,方是治本之道。因此,不管美英如何劝诫,德国就是紧咬原则不松口,规模不是最重要的,要想获得救助,救助对象就必须先紧缩开支,遵守财政纪律尽管这种釜底抽薪做法也颇具风险,但德国似更看到了危机带来的契机,并藉此立下规矩。(刘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