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城市银行步入区域割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13: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专访长沙银行行长朱玉国:由传统的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的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正在大肆蚕食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的传统领地,已经在所在城市形成了局部的垄断,同时也开始了对周边区域割据地位的窥视。

  城市银行出身寒门

  在长沙银行行长朱玉国的办公室内,朱行长如数家珍般的对记者娓娓道来:长沙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总行位于湖南省省会、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美丽的“星城”长沙,拥有包括广州、株洲、常德在内的33家分支机构62个营业网点,控股发起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祁阳长行村镇银行和宜章长行村镇银行。截止2010年末,全行资产总额达到831亿元,存款余额达到718亿元,全年利润达到11.23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35%以内,资本充足率达到12.71%。综合实力稳居长沙同业前三,在全国140多家城商行中名列前茅,并荣膺中国“最具成长力中小银行”。2007年以来,长沙银行已全面达到银监会确定的“优秀银行”要求,各项结构性指标基本达到上市银行水平,在中国银监会的权威排名中始终处在城商行的第一方阵,并被评为当前中国银行业最高等级的二类行。

  从市场真空中寻找立足点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是在合并已商业化的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础上,由所在的城市中的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共同投资入股的。这种股权结构来源于城市银行与地方经济先天的“血缘关系”。长沙银行组建前的16家城市信用社贷款“两小”企业有2000多家,在城市信用社开户的“两小”企业有18000多户,存款2.1亿元,贷款2.7亿元,区街经济在本地金融企业的扶持下得到了较大发展,是当地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血库”。

  不过,阴影仍然一度笼罩创业之初的长沙银行,因为仅凭存款余额不足20亿元的家底,是难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的。事实上,即使到今天,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金融总资产也仅占全国金融总资产的不足20%,每一机构的平均资产为5000万元。

  困惑长沙银行的并非仅仅如此,长沙银行1997年的一份年终总结中就反映,当时的员工普遍对银行的发展方向感到茫然,对内部究竟应该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机制感到担忧。

  长沙市政府对长沙银行的殷切期望成为他们自救图强的一个跳板。政府寄望的是,能否通过自己参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组建,统筹安排和筹集更多的资金,为成长性日益看好的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支持和信贷保证,从而支持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升级换代提供金融保障。

  此时此刻,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正在执行大银行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开始从县区级市场的结构调整性退出,导致县区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区域性金融服务真空。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最不和谐的一幕,一方面银行拥有城镇居民高达7万余亿元的储蓄总额,另一方面占企业总数99.9%的中小企业、占地方经济增加值60%以上的民营经济嗷嗷待哺。

  长沙银行行长朱玉国得出的结论是,城市商业银行在政策支持、技术、资金、信誉、规模等诸多方面无法也不必要与国有商业银行抗衡,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市民、服务于地方经济才是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因为按照市场原则自愿组合的城市商业银行集团,尽管从专业和实力等任何一个角度看,均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形见绌。不过,在金融服务越来越强调快捷、灵活的今天,“地方性”代表的已经不再是服务领域的局限,反而使其在信贷投放等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上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区域割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长沙银行力图巩固传统市场份额,并借以与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分庭抗礼的一个重要姿态,是今年2月下旬再次伸向主要客户群体的“橄榄枝”。它主动邀请当地100家中小型民营高新科技企业举行银企合作恳谈会,宣布今年将拿出新增贷款的60%专项用于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并计划在5年内提供20亿元的信贷资金。

  这使四大国有商业性银行开始感觉到传统领地遭受蚕食的阵痛。根据长沙银行行长朱玉国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四年来他们共发放各类贷款54亿元,除了政策性的向大型市政重点工程和公益项目倾斜5.16 亿元外,其余部分三管齐下,一方面全面加强对优势企业的渗透,与本地同业争夺隆平高科、电广实业、洞庭水殖等一批优良客户;另一方面重点对市内400多户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其余则着力拓展教育信贷、汽车消费信贷等新兴业务,目前其汽车消费信贷总额已占据长沙市场的 60%,“市民银行”的定位逐渐明晰。

  朱玉国行长坦言,长沙银行不能算是城市银行区域割据时代的先行者。江苏无锡、广东顺德、四川成都和浙江温州的地方性银行由于先行一步早已声誉鹊起;比之存贷款规模动辄上600多亿元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商业银行,长沙银行亦难以望其项背。但是长沙银行的崛起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契合之紧密仍然使大多数正在改革进程中摸索的城市银行可资借鉴。今年上半年,他们的利润实现了235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4%,半年创造了平常一年方能取得的效益;与此同时长沙市上半年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飞跃,尤其是长沙银行着力扶持的民营中小企业一块,GDP和利税都已占到全市的1/3甚至超过70%。

  3月8日召开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以及7月底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年会,表明城市银行区域割据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商业性改造的深化,现有城市银行可能呈现四种发展趋势:一是地方经济总量较大城市的商业银行,如上海市商业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等,其结果是扩张成为大规模、大区域的城市商业银行;二是诸如长沙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地方经济总量不是很大,将向小区域性的商业银行扩张;三是地处经济不发达城市、规模在40亿左右或以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将会被一、二类兼并或收购;第四则是经济环境差、包袱重的城市商业银行,有可能要退出市场。

  面对这样一种形势,长沙银行行长朱玉国说,未来银行业的直接竞争表现为客户资源的重新配置,而间接竞争却是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城市银行只能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人才机制、组织结构和营销体系上重新构筑真正适应市场化的框架,方能决胜于区域割据的时代。(来源:华夏品牌网)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