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西方媒体恶批“十三钗” 对中国仍存偏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2 17: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31日文章】题:恶批十三钗:西方媒体对中国存有偏见的例证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有偏见的这种指责似乎并非无的放矢。一个例证就是西方媒体对张艺谋执导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金陵十三钗》的态度。
当电影《金陵十三钗》无缘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及甚至未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的消息传来,一些中国人表示,鉴于成见甚深的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把这部影片描述为一部反日宣传片,他们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中国与日本在展现二战历史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很多西方媒体显然倾向于在报道中使用双重标准,淡化中国人在日本侵华时所遭受的苦难,把关乎史实争论的报道演变成对中国政府的攻讦。
关注中国娱乐业的综合性新闻博客网站Cfensi上贴出了一篇题为《<金陵十三钗>揭露西方媒体最丑陋一面》的博文,该博文列举并评论了西方媒体对这部影片做出的倾向性报道。
法新社记者乔纳森·兰德雷思巧妙地把文章题目定为《克里斯蒂安·贝尔否认他出演的中国电影是一部宣传片》,而文章随后写道,这部影片是“中国增强民族团结,反对邪恶日本的系列影视作品”之一……兰德雷思漂亮地颠倒了黑白,以假乱真———首先主观臆断地提出指责,接着把演员对这一指责的否认列为标题,最后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把指责坐实。
《华尔街日报》的劳丽·伯基特和汤姆·奥利克指摘影片“对中国人角色细致入微的处理与将日本人单一地刻画成恶魔的手法形成鲜明对比”。难道这些人认识不到人性化处理强奸犯和大屠杀刽子手是有失道德公允的吗?
这篇Cfensi上的博文尽管可能言辞过激,但是把《金陵十三钗》与犹太人遭大屠杀的影片相提并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无数部有关犹太人遭大屠杀的影片都把纳粹刻画成邪恶的化身,但是没有一篇西方媒体的报道把这些影片称为“不够细腻”的反德宣传片。
Cfensi上的博文称,包括美国《综艺》周刊、《洛杉矶时报》、英国《卫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 N)在内的很多西方媒体也错误地宣称《金陵十三钗》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部分资助,暗示这部影片是受国家支持的民族主义宣传片。事实上,这部影片只从中国一家民营银行获得了贷款。
指责《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反日宣传片或是称其“没深度”,这绝对是西方主流媒体在报道令人忧心的中日关系历史时倾向于批评中国的最新证明。对中国抗议日本掩盖其军国主义历史的企图的报道往往都会演变成有关中国政府有意扶植和操纵不断升温的中国民族主义的警告。对掩盖日本战争侵略行径的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的报道则会变成关于中国本国历史教材所存问题的讨论。
并不是说中国的历史教科书自身没有问题,也不是说西方媒体没有权利讨论这些问题,而是这样的讨论需要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有关日本企图掩盖其侵占他国历史的报道中攻击中国教科书,这至少在道义上是有待商榷的。
假设一下,西方媒体在谈论纳粹德国如何对待犹太人时这么写:“是的,犹太人在二战时期遭受了巨大苦难,但是以色列也占领了巴勒斯坦的领土,并且杀害了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此言将会激起公愤,更有甚者会被指责在试图为大屠杀开脱。但是,西方媒体断然宣称“是的,日本确实对中国人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但是中国政府也对本国人民施下了暴行”,而这却是完全可以被接受的。
西方媒体批评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是一回事,而让其对中日历史之争的报道沾染上它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则完全是另一回事。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指责来转移公众对二战期间中国人饱受日本军国主义者蹂躏的事实———以及一部分日本人拒绝完全承认这段历史的态度———的关注,并且日复一日地如法炮制,这就是我称之为具有偏见性的媒体报道。(作者卢宜宜(音))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