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返亚太 澳被迫"站队" 菲充当"马前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10: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澳大利亚:被迫“站队”惹争议
以奥巴马总统去年底访问澳大利亚为契机,美国清晰地宣示了“重返亚太”新战略。美国向澳方传达的信息十分明确,继续巩固《澳新美安全条约》,要求澳积极响应美方提出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总体而言,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极力迎合和美化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释放出了一系列旨在强化澳美军事和经济合作的信息。然而,工党政府的政策在澳国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担心沦为美国道具
根据美澳最新协议,未来美军将进驻澳大利亚军事基地,两军将开展更多军事演习和人员训练,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存在。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开始,美国将在澳北部驻扎更多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今后数年人数将逐步增加至2500人。
澳大利亚绿党领袖鲍勃 布朗提出,议会应当对美国扩大驻澳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辩论。他认为,如果澳大利亚在军事上与美国过于密切,可能丧失独立的外交政策,澳大利亚在处理大国关系时应保持中立。
就美国出台“重返亚太”政策的时间点,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 霍克指出,奥巴马此时宣布将扩大在澳军事存在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意在服务国内选举政治,战略上并不利于地区稳定。他认为,奥巴马正在利用美澳间共同的价值观,为美国自己谋利。澳方不应牺牲自身利益,为美国政客充当道具。
澳大利亚电视七台评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意在秀实力,旨在提醒世人,美国“老大哥”仍是世界头号强国,有能力保障盟国安全。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提升了澳大利亚在其亚太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短期来看增强了澳军事防卫能力;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把澳大利亚置于大国博弈的漩涡中心,打乱澳“融入亚洲”的节奏,并最终损害澳国家利益及美澳关系。
离不开新兴经济体
美国人的兴趣显然并不止于军事领域。美国目前正在努力让澳大利亚人相信,其正努力推进的TPP,有利于美澳两国经济获得增长并创造更多就业。然而,这一倡议同样备受澳大利亚商界和学界领袖质疑。
过去20年,伴随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亚太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泾渭分明的东西方对抗被区域经济合作、多边磋商机制取代,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崛起,成为澳大利亚的重要经贸伙伴。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乍暖还寒的当下,澳大利亚维护与新兴大国的合作、互信关系之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巩固与“老大哥”的传统友谊。
以中澳经贸关系为例,据澳大利亚统计局1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1月至1 1月澳中货物贸易额为1 0 3 8.9 2亿澳元(约合1 0 7 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85%。其中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6 5 4.3 5亿澳元(约合680.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1%;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384.57亿澳元(约合399.7亿美元),同比增长7.52%;澳对华货物贸易顺差达269.78亿澳元(约合280.39亿美元)。
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正在中国发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规模空前,其发展态势对今后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尤其关键。试图撇开中国搞亚太经济合作框架不具有持续性和最优化特征。中澳经济高度互补,这决定了与中国深化产业和经济合作,最符合澳大利亚利益。郭生祥指出,在后危机时代,澳大利亚方面显然需要重新评估形势,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责任编辑:袁志丽)
难在中美间二选一
悉尼大学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约翰 李指出,美国“重返亚太”的雄心给澳大利亚人出了一道不小的难题。澳大利亚在政治和文化上属传统西方国家,与美欧关系密切,需履行作为美国盟国的义务;然而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已成为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为美国的战略布局卷入大国博弈显然不符合澳方利益,也不利于地区稳定。
澳大利亚知名时政评论家布鲁斯 霍克指出,“我们当前和未来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美国不应让澳大利亚在中美两者间作出选择。霍克特别指出,希望奥巴马总统能认清新的现实,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已经让澳大利亚付出不少代价。
显然,在今不如昔的“老大哥”和水涨船高的“小兄弟”之间,横亘着太多不能感情用事的因素。对澳大利亚人而言,在后危机时代,认清形势,保持平衡,比意识形态灌输和时髦概念显得更加触手可及。 菲律宾:积极充当“马前卒”
美国最近高调宣称“重返亚太”,意图重建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亚太秩序。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菲律宾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政策,紧跟美国“重返”步伐,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马前卒和得力干将。
频频出招主动配合
美国“重返亚太”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近期热炒的南海问题就是美国介入亚洲事务的一个突破口。在所谓“保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借口下,美国积极利用和企图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伺机介入南海争端,把本来属于中国同有主权诉求国家之间的双边问题扩大化、国际化和复杂化,以创造机会充当亚洲的“领袖”。
菲律宾则对美国的意图心领神会,频频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多次挑起事端以取悦美国,为美国进入亚洲铺路并制造借口,以换取美国的支持与施舍。
菲律宾主要以四种形式配合美国“重返亚太”:频频在南海制造冲突、擅自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勘探石油、为南海问题国际化大造舆论、与美国大搞联合军演。
去年以来,菲律宾军舰多次非法进入南海礼乐滩附近海域,并与中国渔船发生碰撞,还以“在菲境内非法捕鱼”为名扣留中国渔船拒绝归还。此外,菲还就中方有关南海的部分主张向联合国递交抗议书,把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拆除中国在南海部分岛礁上设置的标识,国会议员强登南沙中业岛宣示主权,等等。同时,菲还擅自允许西方公司在南海有争议地区勘探油气资源。在屡次挑起事端后,菲还恶人先告状,装成受欺负的模样,多次谴责中国“入侵”,试图博得国际舆论的同情。
与此同时,菲律宾不断增强菲美军事联系,包括高调向美国购买“汉密尔顿”级二手战舰和F-16战机,增加在南海有争议地区附近海域的菲美联合军事演习,并考虑允许美国在菲增加军事力量及部署间谍机,以“增强菲律宾的防御能力”。近日,菲国防部长博尔泰雷 加斯明表示,美国军事力量在亚洲的存在将对菲律宾“非常有利”。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说,美国的军事存在体现在与菲举行更多联合军演,及增加在菲轮换部队的数量。
如意算盘难以如意
分析人士认为,菲律宾对美“重返亚太”给予积极配合,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政治上的需要。菲律宾历史上曾沦为美国殖民地,1946年7月4日,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但美国的影响依然无所不在。美国通过殖民地时期在菲建立的经济、文教、宗教等设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长期对菲施加影响,菲律宾历次重大政治事件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历届菲律宾总统实际上都需获得美国的首肯。
其次是经济上的需要。阿基诺三世自2010年6月30日就职以来,在重振经济方面的作为令人失望。菲政府2011年初将经济增长目标锁定在7%至8%的较高水平,但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认为菲2011年经济增速将只能达到3.7%。与此同时,菲律宾的贫穷问题却在加剧。菲政府寄希望于美国“重返亚太”能给菲这个美国穷盟友带来更多经济上的好处。
第三是军事上的需要。尽管阿基诺三世政府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叫板,但却没有叫板的本钱。菲武装部队是东南亚地区力量最弱的军队之一,为实现武装部队现代化,阿基诺三世上台后,在财政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大力扩充军备。然而,对于财政上捉襟见肘的菲政府来说,进一步的庞大军事采购计划似乎只能靠外国施舍才能实现,而美国“重返亚太”正好为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菲政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积极配合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既可获取武器装备,又可在南海争端中拉美国做后盾。
然而,菲律宾有识之士指出,美国重返亚洲的主要目的是围堵中国,维持其在亚洲和世界的霸主地位,并非是想真枪实弹地与同样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决一胜负。菲当局指望美国在南海冲突中提供支持,从而不断挑衅中国的做法是幼稚的,美国的支持只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最多不过是提供情报和武器支持。美国防部官员就曾表示,一旦菲律宾与中国打起来,美国不会支持菲律宾。
(责任编辑:袁志丽)
泰国:临阵与美“闹别扭”
2011年11月,奥巴马总统在澳大利亚发表演讲,信誓旦旦地说美国将“重返亚太”。然而时隔两月,美国与其传统盟友、东南亚地区大国泰国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升温的迹象。
泰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一道,被美国视作亚太地区的五大盟友。泰美盟友关系的实质是基于1954年的《马尼拉条约》和1962年的《他纳叻-腊斯克公报》的安全合作。《马尼拉条约》规定,在某个签约国遭遇攻击时,其他签约国应“采取行动共同应对威胁”。
泰军还作为美军盟友,参与历次美军海外作战,如越战、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美军两次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泰国的港口和机场在部队、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运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03年10月,小布什政府宣布泰国为“主要非北约盟友”。
但在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的关键时刻,泰美安全合作方面却出现了一些尴尬场面。去年10月,泰国洪灾威胁首都,包括“乔治 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在内的三艘美军航母和其他四艘战舰抵达泰国湾附近海域,准备参与抗洪救灾行动,但泰方最终未向美军提出正式邀请,舰队不得不无功而返。
此外,今年1月初,美国驻泰大使馆未征询泰方意见,就发布了曼谷可能会受恐怖分子袭击的警告,引发了泰国外交部和英拉政府的强烈不满。泰国外交部长素拉蓬表示,此举严重影响泰国旅游业及人们对泰国公共安全的信心。
奥巴马宣布“重返亚太”后不久,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前往印尼出席东盟系列峰会前“顺道”访问了菲律宾和泰国。在菲律宾,她签署了旨在加强美菲合作的《马尼拉宣言》和《美菲关于增长伙伴原则的联合声明》;而在泰国,她只是宣布资助泰国抗洪赈灾。泰国分析人士认为,希拉里的访问不仅没有提升泰美关系,反而凸显美国比较重视菲律宾而非泰国。
泰国地理位置优越且经济基础成熟,积极引领东南亚经济一体化,在东盟十国之中堪称最具领袖潜质的“大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教授素集 邦蓬坎说,过去泰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但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逐渐失去在东南亚地区的统治地位,包括泰国在内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在认同美国存在的同时,更寻求加强与中国的接触与合作。
泰国前副总理、前外交部长素拉革 沙提拉泰说,东南亚离所有大国都很近,与各大国的经济、安全联系都很紧密,因而所有大国都对东南亚感兴趣。东盟国家要生存发展,关键在于保持与各个大国关系的平衡,不做任何国家的附庸。要做到这一点,东盟国家必须更加团结,在重要国际事务上发出一致的声音。
(责任编辑:袁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