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全球经济远没有软着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4 02:2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评论员 叶檀
最近公布的一连串数据,似乎在印证经济衰退已经过去,但这很有可能是假象。
1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高于此前市场预期的49.5;英国1月Markit/CIPS制造业PMI为52.1,创下8个月来的最高水平,高于预期的50.0;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为54.1,触及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上述数据有误导之嫌。
首先,如中国等国没有做过节日期间的调整,数据有待继续修正。
其次,数据有前后矛盾之处。根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出口订单大幅下降,但新订单总体上升,说明国内经济的强劲程度足以抵消欧债危机的冲击。但瑞银经济学家汪涛则表示,她的团队在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后,得出相反的结果:出口意外强劲,而国内需求才是薄弱环节。汇丰(HSBC)支持的另一项PMI调查展现出类似的情况。整体指数不振,为48.8,显示制造业状况小幅恶化,但出口订单上升。
第三,在看待数据时必须全面。如美国就业数据好转源于对就业绝望者多,申领救济者少;正如2月1日,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14个基点至4.64%,创2010年11月以来新低;而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27个基点至5.72%,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如果就此得出欧债危机已经好转的结论,对投资者而言就是亏钱的开始。
从一些具体行业来看,前景非常黯淡。
反映海运市场周期的数据不妙。1月国际航运价格大幅跳水。受巴西和澳大利亚暴雨以及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影响,国际航运价格继续大幅跳水。1月31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收报680点,为连续第31个交易日下跌,短短的一个月内,指数由1624点急速下挫至680点,跌幅达到近60%,距2008年经济危机时663点的低点仅一步之遥。而在整个2012年,船运过剩基本已成定局,按照业内普遍共识,BDI指数的航运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为3000点。但是从去年一年行情来看,全年指数平均仅为1549点,行业亏损显而易见。
航运的衰退直接影响到造船企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在统计范围内的船厂中,三分之一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中国以造船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地区,如果没有技术,达不到环保要求,将陷入发展僵局。
海运与航空业的数据可以印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际客运量增加6.9%,货运量减少0.6%;在我们国内航线方面,2011年客运量增长5.9%,货运量下滑0.7%。货运没有随着客运量的增长而增长。
随着基建数量的下降,机械工程行业与钢铁行业陷入低迷,中国主要的机械工程企业都在寻求国际大并购以求突围,但从去年以来的现金流可以看出,这是场生存与死亡的残酷战役。近日,鞍钢股份预告的21.51亿元巨亏,钢铁板块迎来连续三日下跌近3.39%的跌幅。而鞍钢股份亦在1月31日领跌板块高达4.38%后,次日再次下行0.87%。也许拿出宝钢的盈利数据更加安慰人心,但全国门可罗雀的钢材交易市场,可以印证一度风光的钢铁行业的低迷。最近冷轧价格与某些有色金属品种的上涨提供了些许信心,但成交依然清淡。
企业的表现可以印证前景的不明朗。优质的企业手握重金狐疑地打量市场迟迟不愿意投资。据报道,美国企业现金满满。标准普尔的市值中,目前现金的比重是11.48%,仅略低于2010年的纪录高位。标普500企业所持有的现金为9986亿美元,比5年前增长63%,比10年前的3423亿美元成长近两倍——这些企业不知道该投资什么,盈利的行业实在太少。
可以安慰受伤心灵的是,消费数据似乎不错。据中国商务部监测,今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4700亿元,比2011年春节期间增长16.2%。消费者忙于吃、穿、旅游,还有买黄金。但与去年12月以及去年同期的消费数据相比,春节期间的消费增长并不出彩。节日消费拉动经济,与制造业PMI数据中的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等行业新订单指数高于60%十分吻合。
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全球经济震荡是常态,经济远未软着陆。欧债急于低息借债,中国企业急于融资,其实质都是去杠杆化过程中的债务解套方式。
对付充满矛盾的数据,最好的办法是看消费、存款、税收以及用电用水量。只有不能做假的数据,才是数据中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