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中国的商学院要“顶天立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4 04:33 来源: 中国经营报作者: 李辉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中国的商学院要‘顶天立地’,在经济低迷时期尤甚。”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分析中国经济给出的对策。
《中国经营报》:作为有很深的海外教育背景的经济学家,能否评价一下我们国内的商学院体制,他的培养方式和教学体系与美国的商学院教育有哪些不同,能否分析一下其中的优缺点?
周林: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因为毕竟商学院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事物,到2011年为止MBA教育刚走过了二十年的历程,还在一个学习的阶段。在最顶尖的管理知识方面,尤其是管理知识的创造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商学院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国外的商学院历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为基础,我们需要真正做到创造自己的管理教育体系,或者说是增加更多的中国的管理思想。此外,商学院是非常有实战性的教育,我们的一些老师还以学校里面的工作为主,对社会特别是工厂、企业的实践了解得不够,如何把西方的管理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能够加入中国的元素,应用到中国的管理实践中,这方面的经验我们也比较欠缺。
《中国经营报》:交大安泰的办学,有怎样的价值主张?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周林:交大安泰希望培养的是全球经济下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领导者。交通大学要求商学院教育必须能够顶天立地,“天”就是学术研究,能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交流;“地”是更多与中国管理实践相结合。我们与二十年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离理想状态还差很远,要在管理知识思想方面的创新,管理思想和实践的结合方面继续努力。
希望我们学院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抑或MBA,都能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不仅停留在业务层面,更是有德的领导者,所以我们除了一般的管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人文的、精神方面的课程。
《中国经营报》:每次经济危机,对于商学院都带来机遇和挑战,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应对潜在的危机,如何提高商学院的质量?
周林:目前摆在许多商学院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顶尖优秀教师的欠缺。名牌教授的流失,可能会使得某些课程的吸引力下降,而名牌教授本身对于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也非常大。交大安泰引进了一些海归教师,给他们宽松的管理机制和薪酬机制,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发展,并逐渐引导他们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而对了解中国国情的本土教师,也逐渐引导他们在研究方法、研究语言上与国际接轨,最终实现并轨、融合。
不得不承认,和国际顶尖商学院相比,我们的培养水平可能会略差一些。但目前中国有这样好的经济发展的环境,为我们商学院做得更好提供了机会。因为商学院做得成功不成功,就看你培养出来的企业家是不是成功,在中国这些年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的学生还会有很多的机会成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中肯定会产生更多的企业家。
《中国经营报》:你提到我们的商学院教育非常鼓励学生创业,结合了当前的经济趋势,也顺应了国家对创业人才的需求。那么交大安泰在商学院教育课程上有哪些相应的安排?
周林:我们有专门的创业课程,有一些是我们创新的课程,比如说企业内新兴的生产产品等。如果讲创业,到底有什么融资的渠道,我们也有风险资金、风投方面的课题,让学生能够了解如果要创业,会碰到哪些方面的环节,什么项目最可行。有了好的项目后,怎样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这些涉及到创业方面的环节,我们都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授课。
安泰还成立了一个创业学院,创业学院面对所有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甚至是博士。创业学院提供一系列对于有创业想法学生的帮辅课,大概十来门课程。通过创业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把技术上可行的想法转化成为商业上可行的商业计划。
交大是一个传统的工科学校,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工科基础的学生。通过创业学院的学习,我们希望不仅让他们成为工程师,更变成企业家,这也是交大近两年来大力强调的。
《中国经营报》:交大安泰目前是内地唯一一家通过三个国际认证的商学院,这对学院有什么实际帮助?
周林:国际模块是交大安泰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仅是把门打开,把人请进来,也要让学员走出去,让他们了解国际商学院的教学,以及国际最新管理思想和商业实践。
参与这些认证,不是为了把认证的证书放在柜子里“瞻仰”,也不是把欧美的商学教育生搬硬套到中国来。这些不同认证体系都具有其各自的标准,侧重的方面和特点不尽相同。通过这些国际认证有助于中国的商学院从不同层次和方面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