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慢病不可慢待 青春还须轻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5 05:29 来源: 经济日报

  说起疾病,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病来如山倒”的急病、大病。其实,那些“病来如抽丝”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正在缓慢地侵蚀人们的健康,让人们的健康之“堤”在不知不觉间“溃于蚁穴”。在我国,NCD已成为导致过早死亡和影响健康公平的主要原因,如何面对慢性病低龄化的挑战?四位健康方面的专家为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而要让健康真正从方案变为现实,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行动。

  NCD,不可承受之重

  记者:什么是NCD?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胡大一:NCD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非常广泛,口腔疾病等很多疾病都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们和国际机构沟通后,选了五种作为目前防控的主要目标:一是心血管病,二是脑卒中,三是糖尿病,四是癌症,五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五大疾病导致死亡率最高,疾病负担最大。

  NCD带来很大社会问题,而不止是生物技术问题。慢性非传染疾病所导致的死亡占全世界总死亡的60%。在中国问题更严重——慢性非传染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数的80%,慢性病的负担占整个疾病负担的近70%。中国人平均寿命是74岁,但是健康生存寿命仅66岁,比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少10年。

  白慧良:近年来不断有中、青年精英猝死,前不久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大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0%,真正意义的健康人仅占2.5%左右。

  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青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中青年面临的工作和生活负担越来越重,他们一直处于疲惫状态,无暇顾及健康。特别是心理高度紧张,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引起和加重了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胡大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多因素,但从慢性病角度讲,就是健康的生产力作为分子,带病生存的人作为分母,分母需要社会医疗保障,需长期住院、门诊吃药、做手术,分子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中青年本应是健康生存的主体,但慢性病低龄化使英年患病增多,英年致残、致死率增加,分子变成分母了,这是导致发展减缓和社会不稳定非常重要的指标。

  每人年均0.2美元即可预防

  记者:这个难题可以解决么?解决成本有多高?

  胡大一:五大NCD疾病有共同的,并且是可改变、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缺乏体力活动、饮食不健康(盐、糖、脂肪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精神压力增大。这些危险因素导致的NCD占所有新发病例的三分之二,并明显增加这些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其中,NCD所致死亡中有六分之一可归因于烟草。

  因此,需考虑五项优先干预措施:加快烟草控制、减盐、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减少有害饮酒、基本药物与技术的广泛普及。其中,控烟和减盐是需要最优先考虑的措施。这五项措施对全人群的健康促进高度可行,成本低,有实效,在中国和印度每人每年仅需0.2美元即可快速见到对NCD的正面作用。比如,如果推动戒烟、控烟,尤其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话,中国老百姓每人每年仅需投入人民币4分钱。

  洪昭光:现在社会健康面临双重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疾病年轻化。人口一老龄化,疾病自然增多,疾病年轻化,使这个趋势雪上加霜。因此,现在的慢性病多得不得了,高血压2.3亿,高血脂2亿多,超重2.5亿,糖尿病在2001年时才2000万,现在到了9240万,还有1.5亿人血糖升高。总之,中国的病人不是几百万几千万,而是几亿。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无论增加多少投入都是杯水车薪,惟一的出路在哪儿?要靠预防为主。一级预防是没有病,预防得病,预防高血压、冠心病。二级预防是有了病以后别加重、复发。三级是合并症的抢救。现在应该提倡零级预防,即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提高体质、体能,不但没有病,而且抵抗力很强,不容易得病。

  健康的根本出路要从零级预防、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开始,简单说从四大基石抓起,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研究表明,如果能做到这16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癌症减少33%。做到一级预防,疾病少一半。加上二级预防,得了病以后注意生活方式,这样中晚期病人减少,合并症病人、复发病人又能再减少一半。

  健康教育从孩子抓起

  记者:现在有一种现象,街边公园里锻炼的很多是退休老年人,中青年反而没时间锻炼,很难做到那16个字。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史占彪:中青年面临的社会压力很大。中国现在得抑郁症的人数是2600万,50个人里面有一个,这是保守的数据,其实不只这些,抑郁情绪普遍存在。对于中青年心理危机的调适和应对,最为核心的环节是心理和精神层面,即着重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和谐。中青年不可给自己强加过大的压力,要允许自己有缺陷,懂得接纳自己;允许自己犯点小错误;要学会拒绝。我对中青年提出六条建议:保持积极、留住热情、培养兴趣、保持平常心、适当表达感受、对自己好一点。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健康生活、从心开始。

  胡大一:中青年这批人没有危机意识,觉得自己没事,熬夜挺得住,长期不休息也没事,不做体检,而经常翻船的就是这些人。有一种人生的错误设计,现在忙挣钱,年轻时忙事业,等退休了再搞身体,这是绝对的错误人生设计,其实心血管病是从青少年开始,是一个全程的生命关爱。健康教育要从少年、源头、没出生开始。低体重的孩子,早晨非常容易高血压,超重的婴儿容易得糖尿病。从小养生、健康的人生观终生受益,从小养成不好的习惯,医生都没有办法。

  记者:也就是说,解决健康问题,最需要的是进行全民健康教育,而不是建大医院?

  洪昭光:现在健康变成娱乐了,健康应该是一个教育,不是娱乐,健康必须整说,不能细说。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因为国民健康素养太低,据卫生部公布的调查数据,仅6.48%的人有健康素养,93%多都没有健康素养。

  我们要让国民健康,根本出路是要从儿童开始。讲一个吸烟的例子,我们调查过全国50万吸烟者,戒烟率3.85%,很低。根本上怎么让中国人不吸烟呢?要从儿童开始。美国做了一个研究,把肺癌标本给四年级的10岁学生看,他们一看都恨死抽烟的了,最后这批人长大了就没有吸烟的。如果这批人从少年起抽烟,成瘾后再想戒就很不容易。

  所以要想健康也是一样,如果从孩子抓起,生活习惯好,一路都很好。如果走歪了再改,很难很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