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楼市调控关键期不能“耳根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0:25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在整个房地产调控的全过程中,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与政策的复杂博弈持续升级。各路人马粉墨登场,高论迭出,通过争夺话语权来实施反调控,喧嚣声此起彼落,调控与反调控的较量从未停止过。”

  楼市调控又闻嘈杂之声。春节刚过,有人就发出骇人听闻之声,说“房价下跌很可怕,房地产调控可能要中止”。其实,春节之后,亦真亦幻的房贷放松的新闻充斥大大小小报纸,而业内人士对此嗤之以鼻,莫名其妙。

  “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两年多来,随着一道道金牌密集出笼,沸腾的楼市终于冷却下来,百姓对此拍手称快。但是要清醒地看到,在整个房地产调控的全过程中,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与政策的复杂博弈持续升级。各路人马粉墨登场,高论迭出,通过争夺话语权来实施反调控,喧嚣声此起彼落,调控与反调控的较量从未停止过。新政刚出,就有开发商代表陈万言书,炮轰地产新政“是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倒退”;随着密集的调控政策出台,去年的博鳌论坛上,居然有专家建言请中房协代表开发商集体上书国务院,“暂缓再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多套房的认定本意是引导合理住房需求,但居然有专家反斥其为“苛政”,“它会造成千百万家庭因二套房出现大规模的离婚潮”,可谓荒唐至极。

  房地产市场失灵是中国式“资产泡沫型通胀”的典型。这种过热加剧了经济结构的扭曲和失衡,治理以高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果断和担当,是出于对经济金融安全的战略性调控。在房地产的流金岁月中形成的一些明目张胆为利益集团代言的人群,其刺耳声既出,即广遭舆论质疑,可见民意向背。但是他们仍然乐此不疲,没完没了地“误读”政策,虚构政策,误导公众,其真真假假、亦真亦幻的“一家之言”背后,折射出的是房地产庞大的利益集团操控媒体和舆论的能力,其造就的市场非理性繁荣、价值观混乱、价值体系扭曲和破坏力也是空前的。

  房地产一冷,对利益相关者来说可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大老板断了财路,那些“说客”“戏子”、“专家”、媒体的出场费、顾问费、咨询费,都泡了汤。在这个造富行业中,“赚快钱”成为利益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共同追求。房地产广告费自然缩水,所以房地产相关媒体不能坐视不管,一有机会市就要用各种手段造势逼宫。所以他们要唱房价永远看涨的“同一首歌”,批评新政“打压刚需”,“误伤经济”,倒逼政府收回成命,希望调控“提前中止”,引得一些不明道理的人跟风附和,甚至沦为廉价的传声筒和应声虫。

  这轮危机中,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性远超乎预期。中国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面临着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何增强调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摆在决策者面前。但一些利益集团把中央政府的这种坦陈的胸怀一厢情愿地理解为“中央要放松房产调控”。种种迹象表明,这种信号有被无限放大的可能,他们希望通过舆论来对冲地产调控的政策。所幸的是,决策者是清醒的。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增长的内生动力从来都不是问题,而真正要下决心解决的依然是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模式,依然是以治理高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轻易放弃调控,既不严肃,也缺乏历史的担当。“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如果再度半途而废的话,那不仅政府多年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中国经济也将会被房地产最后的疯狂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历次调控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每一次“放水”,每一次暧昧和摇摆,都成为房价强劲反弹和泡沫膨化的助推器,其教训十分深刻。我们欣慰地看到,在这场长时间的复杂博弈中,决策层表现出异常的坚决和坚定,一次次传递出“坚持宏观调控的正确方向不动摇”,“房地产调控不能半途而废”,声声如黄钟大吕。面对房地产坚硬的泡沫,我们需要这种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