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行制度改革未消除忧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4:2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股金观察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虽然听到一些叫好声,但冷静想想,疑虑难消,甚至未触及到问题的根本。证监会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被称为政务公开和阳光作业,比如首次公布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IPO的十大发审流程,招股书申报稿的预披露时间比过去提前了大约一个月,同时公布了515家申请IPO企业名单,还表示正在研究一项促进新股发行合理定价的措施,即委托第三方机构,发布各个行业已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供投资者参考。但这些措施,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改良,很难称之为根本的改革,远未消除市场忧虑。

  对于新股发行,投资者最担心的是什么?是不顾市场承受力滥发新股,圈钱没完没了,股市严重供过于求,就像最近两年这样的单边下跌。但是,这些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证监会并未有任何说法。也就是说,如何改变A股市场重圈钱、轻投资回报的问题,证监会无言以对。

  统计显示,2011年,A股市场共有277家企业IPO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达2720亿元。IPO最凶猛的2010年,IPO家数达349家,融资额为4940亿元。然而,光是目前排队上市的企业数量就达515家,虽然不一定都今年上市,也肯定有部分“鱼目混珠”者被否决,但这个数量还是让人恐惧,特别是其中1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将很可能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大型抽血机”。更何况今年申请上市的队伍还长到见不到尾。如此多企业排队圈钱的虎视眈眈,这些未触及根本的小改良,其利好一定很有限。

  一些人士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利好分析,更是比香港艺员阿娇“更傻更天真”。比如称招股书申报稿提前近一个月发布,等于延长了公示期,加强了舆论监督,让那些有造假上市企图的企业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但是,哪个贪官上任前没有经过公示?但影响其贪腐吗?能否杜绝造假上市,关键在于机制而不是公示时间。至于所谓的IPO十大发审流程,也说明不了什么。不要说10道关,100道关都不在话下。台底下的事情,谁知道!中国的事情往往是,一些所谓的改革,表面公开透明,看起来都无懈可击,都冠冕堂皇,但结果却往往变味变调。不仅仅在股市,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即使证监会这些措施全都有效,上市企业全都杜绝了造假,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但如果不加节制地让他们上市,股市同样承受不了,投资者同样不满意。股民说,能让股市上涨的政策就是最好政策,能保持股市活跃而不是单边下跌的新股发行制度才是好制度。现在市场要求证监会公布其控制融资节奏,平衡融资和投资关系方面的措施和打算。这才是最大的政务公开和阳光作业。羊城晚报记者 陈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