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陈志列 两个春天改变一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木佳

  

陈志列两个春天改变一生
编者的话:

  1992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理论依据、政策支持,是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伟大纲领。今年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20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当下的中国更迫切地需要重新凝聚改革共识,2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此时我们重温南巡讲话精神,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16号文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有着非常重要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为纪念小平同志南巡讲话20周年,从本期开始,本报特开设"春天的故事"栏目,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起,畅谈他们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感召下的创业故事和感受体会。

  他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这样介绍自己:"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一个干活的人。"1963年出生于无锡的陈志列,性格豪爽,语言幽默。他创办的研祥集团,不仅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特种计算机领域的垄断地位,甚至是中国国产特种计算机行业的创始人之一。陈志列带领研祥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全球市场前三的地位,他本人也获得了央视2007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年度创新人物两项大奖。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5月,国家体改委颁发了《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股份有限公司暂行条例》,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由此结束了“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国式改革进入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

  深圳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就是在这一年决定下海——“改革的事儿,政策推进三分功,市场成长七分力;创业的事儿,自己想了一个月,环境影响一整年。”陈志列是这样回顾自己经历的1992年那个春天。

  “历史将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改写”

  20年前的那个春天,当小平同志再一次踏上深圳这片热土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也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当人们还在为改革的前景执迷踌躇的时候,小平同志率先充分肯定了深圳特区的标杆作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要向全世界展现来自东方的力量了。

  而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春天,一个年轻人被改革的大潮席卷南下,从懵懂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小平同志二次南巡之前,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将近而立之年的陈志列刚好正守候在第二次改革大潮袭来之前的深圳这片火热的“沙滩”上。

  陈志列是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来深圳之前的身份是北京航空部下属某设计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这次他是被“借调”到与单位合作的一家台湾企业巩固其刚刚设立在深圳的分公司。台湾企业指名要求北京提供最优秀的业务和技术人员前往,而符合这一要求的最佳人选就是陈志列。

  1991年,独自来到深圳的陈志列自己租了一个简陋的农民房住了下来,重新开始了艰难的打拼。一年多下来,一米八的大汉被工作“折磨”得体重不足130斤。对前去看望他的老领导,陈志列一再的推托是自己坚持锻炼“减肥”的结果;但是当领导提出要去他的“蜗居”参观一下的时候,却被陈志列十分尴尬的拒绝了。

  就这样一个人在深圳坚持了一段时间后,陈志列终于病倒了。

  1992年4月,深圳的气候已经变得有些闷热。陈志列独自躺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听着那首席卷神州大地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在病床上,陈志列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台湾企业待遇虽好,但是对于人才成长却有着太多的限制;经过这几年对用户的接触,他已经熟悉了中国特种计算机的市场发展,多年的市场打拼,虽然为自己解决了温饱,但是对于国内的用户而言始终无法解决受制于人的产业现状。如果不能突破技术的瓶颈,用户只能被动接受国外的二流技术,中国的特种计算机产业落后的现状就永远无法改变。陈志列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出院后不久的一天,同在深圳打拼的几位老同学约了陈志列一起聚会吃饭。饭桌上,几位许久不见的同学们的名片头衔让陈志列眼界大开:某某总经理、某某总裁……几年没见,身边的同学们都各自下海创业,而大家谈的最多的话题却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因为自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深圳这一带的沿海地区贸易非常繁荣,很多人都开始下海经商,开公司、做生意的比比皆是。当时就有同学问到陈志列:“志列,你看我们现在大小也都是个小老板了,我们这些阿猫阿狗的都敢创业单干了,你这样的‘优良品种’是不是也该下海试试水啦?”

  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却深深触动了陈志列的内心:“咱也确实不比别人差,有经验有技术,还懂得市场,为什么还要在一个台湾公司里做二等公民?”但创业是需要勇气和风险的,更需要能力和责任的,陈志列想,要干就从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开始,要做就做最牛的!

  1992年,在深圳这个如火如荼的城市里,陈志列突然间醒悟了:“历史将要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改写!我更相信未来的几十年,我们这些青年人可以为祖国的建设留下深刻的足迹,也应该考虑为社会做些什么了!”

  “让我们一起去拥抱春天”

  从那次聚会以后,陈志列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自主创业!

  陈志列要辞职创业的想法刚一抛出,反应最为强烈的首先是他的父母和家人。在当时那个年代,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科研机构,是多少年轻人向往的地方;况且企业还提供给陈志列优越的学习机会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不到30岁的年纪就要辞掉公职,在陈志列的父母以及家人看来,简直就是最为“疯狂”的想法!

  凭借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勇气,陈志列渐渐说服了家人和领导,毅然辞去公职,投身创业大军。而3年后,当已经身为研祥公司总经理的陈志列将其父母接到深圳共同生活的时候,曾经为陈志列担心过的老人们欣慰地说:“看来,陈志列的这一步走对了!”

  1978年,全国第一次科技大会召开,郭沫若在人民日报发表诗篇《科学的春天》,呼唤着“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让我们一起去拥抱春天……”。一时间,全国上下兴起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学科学、爱科学热潮。陈志列的全家聚在一起讨论给他选专业分班的问题,“坦率地说,我当时是以一个文学青年而自居的,我自己填一些表格说你有什么特长,我就写是填词和写诗,什么西江月、水调歌头、平平仄仄,而且都在一些当时学校的诗刊发表过的。”陈志列回忆说。但是科学大会的召开,使他全家迅速统一了意见——学理科!

  直至今日,他仍依旧感怀:“如果没有1978年这个科学的春天,我现在可能也就是个过气诗人或作家。如果没有1992年‘春天的故事’,我现在可能还在科研院所里当个工程师,喝喝茶看看报,做个‘宅男’。”

  如今陈志列带领他的研祥集团,已经逐渐赶超海外巨头,成为了中国特种计算机行业名副其实的第一名!不仅为工业、交通、金融、通讯领域提供尖端产品和技术,更是在国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注入了不可替代的中国创造。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建设等多个领域默默地保驾护航。

  “也正是因为踩在了时代前进的节点上,我们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感谢这个伟大时代——把企业做好、为国家分忧,把活儿干好,为后代争气!”这是陈志列发自内心的使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