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海外中国留学生为何这样“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8 08: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本期话题

  在海外生活着这样一群留学生,他们喜欢窝在家里,每天的生活基本限于“上课、打工、回家”这个路线,很少参加校友会、社团等社交活动。《日本新华侨报》日前发表署名评论文章称,海外中国留学生中的“孤独症”在不断扩散。据保守估计,目前已经成为“宅人”的中国留学生恐怕已经达到三成。海外留学生的蜗居现象是否如报道中所述般严重?他们又该如何才能走出孤独?南方日报专门邀请到了业界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期嘉宾

  启德教育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 陆明

  新通教育广东公司总经理 黄淑华

  □本期主持人

  于冬雪

  “宅”只能是初期的过渡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留学生成“宅人”的现象?随着留学低龄化,这类问题是否日益突出?

  陆明:留学“宅人”并不是低龄留学生的特有问题,其实,这类问题,在国内的学生身上也常有出现。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停留在国内的交际圈,不愿意认识新朋友,如果孩子无意识与人进行更多的交流,无法意识或者不愿意去参加团体活动,只喜欢待在家里玩电玩,的确很容易变“宅人”。成为“宅人”,主要还是心态影响,留学生不肯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停留在国内的交际圈,不愿意认识国外的朋友。

  黄淑华:中外教育模式和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学生在留学初期很容易产生思乡情结,而且往往羞于与当地人交流,从而选择呆在“最安全”的家里,但随着日渐适应留学生活,结识了一些“聊得来”的朋友之后,学生自然会走出这个自己划出来的小圈子。

  一般小留学生往往都是在国内受家长溺爱的孩子,他们在家长的过分照顾底下,缺乏锻炼独立性的机会,因而到国外留学就无法适应甚至封闭自我。当然,这只是小数人的案例,只要家长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自理能力和阳光心态,小留学生通常都能够很快在国外认识新朋友。

  国外院校努力减少留学“宅人”出现

  主持人:报道称,成为“宅人”的中国留学生恐怕已经达到三成。您觉得实际情况有这么严重么?

  陆明:应该没有那么夸张。事实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也有部分学生并不“宅”。他们认为既然家里花了钱送其留学,就应该有所转变,不能再像在国内念书时“宅”,否则会浪费国外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多尝试新的东西,去新旅游景点。如赴欧洲留学,然后趁假期游遍欧洲国家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如果想成功升读当地的名校,或者找到当地理想的工作,就要积极与当地人交流,参与当地活动,学习本地人的思维及表达模式,融入社会,这会让他们主动交给很多朋友,参与很多实践,根本没时间“宅”。另外,国外院校严格考察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组织多元化的校园生活,也让学生容易找到自己的交流平台,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减少了留学“宅人”的出现。

  根源或源于不科学的留学规划

  主持人:造成留学生成“宅人”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黄淑华:产生“宅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留学生的外语能力受限,从而无法顺利地融入当地生活和衔接新课程。另外,准备送自己小孩出国留学的家长要注意,低龄学子由于心智未完全成熟,其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会更加容易受到文化冲突的影响而变成“宅人”。

  不过我认为,归根到底,这是不科学的留学规划所造成。学生的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留学计划和留学准备不周详,最终形成受挫后封闭自我的恶性循环。首先,留学的原意是为了前往海外吸纳先进文化和社会意识,但很多学生对于留学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认为出国留学就是“泡海水”、“混文凭”,自然就无法通过留学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就是,学生的留学计划只是到获取录取通知书和留学签证那一步,出国之后的住宿情况、入学手续、外语实际运用等都没有清晰地考虑到,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感很容易令他们缩回家这个“安全岛”。

  陆明:留学“宅人”的出现,一方面是源于学生被家长过分保护,社交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一旦独自留学,容易出现不适应,不会拓展社交圈。另一方面是,部分家长“一厢情愿”送孩子出国,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变得不愿意跟身边人交流,成为“宅人”。另外,部分学生自信不足,怕受挫折,怕遭拒绝,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架起了隔离网,主动将自己变成“宅人”,希望藉此减少自己碰壁的机会。

  防“宅”要提前制定预案并进行预演

  主持人:那该如何防范留学生的“孤独症”?学生、家长、院校乃至留学中介机构在这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陆明:防范“孤独症”,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当地的社交圈,融入当地学习、生活的问题。学生要学会端正自己的心态,明白到国外留学并不能永远顺利,要做好不怕碰壁的心理准备,放开怀抱去尝试国外的新事物。同时,努力学习国外的社交礼仪,及了解国外风俗习惯,尽快融入当地社会。

  家长则应该提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跟孩子进行留学预演,帮助孩子克服留学前期的交流困惑,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并鼓励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参加学校、当地社区组织的活动,积极感受外国文化或生活模式,多认识朋友。

  事实上,为了防范学生的“孤独症”,启德教育启动了陪伴留学家长学校、离境必修课等公益活动。家长通过参加陪伴留学家长学校的讲座,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国外遇到的社交等问题,更好地运用自己的经验及吸收新知识,帮助孩子处理社交问题。学生则可以通过离境必修课,结识即将前往当地的新朋友,结伴同行。

  黄淑华: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很强的引导性地位,因此,家长必须要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信息,培养孩子自信、自立和自强的品质。实在是“心疼”孩子的家长可以提前参加一些留学主题的座谈会,与其他有留学经验的学生或其家庭交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够引导自己的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也要做好留学准备,语言上、学术上、技能上也要全面提升,而且要多了解外国的文化,学会尊重和体贴他人。

  中国文化是开拓人脉关系的利器

  主持人:关于留学生该如何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您能再谈谈么?

  陆明:留学生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送给当地的老师、同学、寄宿家庭成员。例如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十字绣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结交新朋友。

  同时,最好再熟悉中国的历史与典故,因为外国人通常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这样就掌握与外国学生沟通的充足谈资。适逢中国佳节,也可以邀请当地人一起参与,共同庆祝,亲自煮中国的汤圆、粽子等食物。

  另外,也要学会不怕“麻烦”人。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请教身边的同学,适时懂得要求获得援助与支持,当然别人有需要帮忙的时候,也应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一来二往,在互帮互助中,建立更深入的沟通和友谊。

  黄淑华:其实,海外留学生要丰富自己的人际关系网除了可以打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途径。参加院校活动或社团活动,可以结识更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也可以藉此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而参加社区活动则可以认识更多邻居,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出状况的时候友善的邻居可以帮你一把;当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当地情况之后,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个背包游,旅途上可能还会遇到有趣的人和事。

  文/南方日报记者 于冬雪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