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知识之外还须经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4:10 来源: 信息时报

  关于行情预测的问题,本栏已断断续续地谈过几次,虽然最终并没有结论,但主要观点是“难测”。而难测并不是说“测得准”与“测不准”的概率就是相同的。做预测,除了需要知识性的准备之外,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在不同的市场,所获得的经验虽有一些具有普适性,但并不代表你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的操作方法可以在另一个市场同样取得成功。

  这从A股和港股市场上的差异可以得到一些验证。在A股,“逢新必炒”是一句深入人心的股谚,即使自从新股“三高发行”以来,这一现象已经有所改变,但申购新股等待上市赚钱的理念并没有从交易者心中完全抹去。而在港股,新股上市首日或者以后跌破发行价者比比皆是,而且上市首日即使有利可图大多也只有5~10%左右的价差,吸引力不大。几年前有位朋友,以A股思维参与港股认购,结果就吃了大亏:一是习惯性不研究新股质地,看到新股就认购;二是以为跟A股一样上限认购参与抽签,不成想该新股少人问津,一下子全部“中签”,上市时平开低走,一段时间之后竟惨遭腰斩。

  除此之外,操作港股还常常遭遇到“仙股”的差异问题。如果我们以A股的习惯,因价格便宜去参与炒作,可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仙股”其实还真名实相副,有些“仙”性。平常仙股成交稀疏,乏人问津,交易艰难,有如神仙闭门修炼,而一旦动起来,则是雷霆万钧,动辄涨跌50%左右甚至翻倍或腰斩。正是由于风险极大,港股投资者一般都敬而远之。

  不过A股市场则对于低价股历来情有独钟。特别是当股市低迷后转好的时候,谁便宜买谁,获大利几乎是毫无悬念的事情。经验表明,随着行情转暖,低价股反而可以取得超额收益——至于原因,我们此前提到“市场同向波动率”的指标,A股的这个指标估计仍在90%(越高表明市场越具赌性)以上,也就是说由于A股投资者无法分辨上市公司的好坏,因而股票说到底只是用来赌博的筹码,买这家买那家,当行情结束的时候,总体涨幅是差不多的,而经验表明价低者比价高者往往涨幅更大,这也正是历年行情中前十大涨幅榜中ST股总是占据半壁江山以上的原因。

  用成熟市场的经验操作A股,可能不会像A股投资者进入港股时要先呛几口水甚至要遇溺,但其难以适应A股的投机氛围而可能导致回报率低微,是一样的道理的。

  由于股票对我们来说属于新鲜事物,因而我们所接触到的投资方法,大量都从成熟市场中总结出来。而A股由于在借鉴成熟市场时经过了意识形态上的改变,许多制度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由其规范下的A股,也就有着自己的特性。这也就是笔者认为除了知识准备之外,A股市场的经验也值得重视的原因。

  王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