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航空碳排对抗升级两阵营争抢主导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8: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

  围绕着欧盟碳排放税的争论,已经在昨日进入了“枪来剑往”的阶段。据海外媒体报道,中美俄等26国家将在2月21日于莫斯科共商如何对抗欧盟“买路钱”。而在此之前,中国与欧盟已经进行了一轮较量,先是中国民航局向航空公司发出“不合作”指令,随后欧盟气候专员公开表示,中国政府试图保护本国航空公司免受碳排放交易计划的努力已失败。

  随着欧盟整套碳排放税体系推动以来,来自中美俄等各方的抗议之声不绝于耳,不过欧盟却依然决心不改,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博弈确实令人玩味。“在我看来,欧盟真正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航空市场这么简单,碳排放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大棋局。”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欧盟不在于你用什么方式参与,只要这个游戏玩开了,掌握先行优势的它们就赢了。”

  进展??中美俄PK欧盟 对抗升级到“国家层面”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碳战争”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层面。据传,中国、美国、俄罗斯及印度等26个国家将于2月21日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共同商议应对欧盟航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对策,以上各国均表示,欧盟从2012年1月起开始向所有在欧盟境内起降的飞机强行征收碳税的政策既不公正,也不合法。

  而中国政府已在6日首次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与欧盟就碳排放问题进行了正面交火。这份贴在中国民航局官网上的公告,开头就使用了“根据国务院授权”这样严厉的字眼,这与此前由中航协出面的“烈度”已经完全不同。

  没想到,欧盟方的“反击”随后就到,欧盟(EU)回应称,它仍然决心将所有在其27个成员国境内起降的航线纳入碳排放交易计划。欧盟气候专员康妮·赫泽高公开向媒体表示:“我们不会退缩。”她补充说,“中国的航空公司会遵守我们的法律,欧盟对此‘有信心’。”

  “其实我早就说过,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肯定是要通过国家层面的。”中航协秘书长魏振中第一时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航协毕竟只是社会组织,与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影响力完全不同,“此前,多国航协的努力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欧盟方面顶多表示听到了行业的呼声,但欧洲整个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推动从来都没有放缓过。”

  2012年1月1日,欧盟宣布航空业部分启动排放权交易系统(ETS)注册机制,即日起航空公司可在欧盟注册机制开户,以获得成员国免费发放的排放权配额。今年全年,欧盟将向航空公司免费发放1.81亿吨排放配额。

  无独有偶,早在2011年10月,美国众议院就已经通过一项新议案,禁止美国的航空公司加入从2012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欧盟ETS体系,预计美国国会将会在未来几周内正式通过这项议案,美国政府也投入反对欧盟ETS战争。

  而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都已经纷纷表示支持,并声称“欧盟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行为侵犯了国家主权。”

  “按照欧盟此前的表述,如果航空公司不执行这项措施,它们将会对该公司进行罚款,禁飞,甚至扣机等惩罚性措施,如果到时‘擦枪走火’,恐怕真的会导致‘剑拔弩张’的局面。”一位国际政治专家对此表示了深切的担忧。不过中航协副秘书长柴海波表示,如果欧盟方面不希望这种对抗发生,就应该及时收手。

  隐忧??未来发展被遏制 国内航企应对不足

  在业内人士看来,欧盟收取“过路钱”卡住的并不是现在的收益,而是将来的“钱途”。“现在三大航中,国际航线整体比例也就在40%左右,欧洲航线就更少。所以欧洲航线受制现在的影响不大。”多位行业分析师指出。

  然而,他们同时指出,这项政策卡住的是中国民航业未来的发展。“未来欧洲航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点,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考虑增开欧美航线。”南航此前就向记者表示,欧盟碳税的推出,将直接抬高这些航线的运营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坦承:现在中国正处在航空业扩张的上升期,与已处于饱和期的欧洲航空公司相比,刚刚起步的中国航空公司无疑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欧洲现在经济停滞,航空需求增长放缓;而中国市场如此广大,未来对欧商务活动上升,欧盟征收碳税无异于‘雁过拔毛。”

  据中国民航局节能减排办公室介绍,一旦开始征费,预计明年中国民航业界埋单额将达8亿元。到2020年,支付额将超过30亿元,9年时间累计约176亿元。国际航协驻中国首席代表张保健说,“在欧盟推行的ETS体系中,中国或许将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国家。中国飞往欧洲的航班每增加一班,每年就将增加1500万人民币的额外成本。”

  对策??建立中国碳排市场 “欧盟收我们的,我们就收他的”

  对抗背后或许是一盘更大的“棋局”。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司长戴贝克曾经暗示:“ETS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一个空间,如果相关国家采取了类似ETS的举措,则这些国家进入欧盟的航班可以豁免ETS相关的责任。”

  但是中航协表示绝对不会参与,魏振中曾表示:“欧盟在碳排放市场上先行优势巨大,在定价权上具有极强的垄断力,一旦我们参与,这笔账就不是这么算了。”

  的确,2010年全球各地碳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由每吨二氧化碳当量15.3美元上升至17.9美元,尽管碳价格在2011年降至创纪录新低,但全球碳市场市值依然比2010年增长了4%。其中,占全球交易量80%的欧洲排放交易体系(EUETS),其加权平均碳价上升6.6%,欧盟碳交易体系的交易值去年增长至1309亿美元,增长了6%。

  早就有专家预言,碳排放市场是继石油之后,一个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商品交易市场,2012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而欧洲毫无疑问是全球最大的碳买家,交易量达到6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占全球交易总量的73%;交易额达到1185亿美元,欧盟推动碳排放市场无疑是为了将这套游戏规则国际化。

  “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洲际交易所(ICE)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中国农业大学期货MBA兼职教授黄杰夫呼吁,与其一味对抗,不如发展中国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鼓励航空公司参与中国自己的碳交易试点。

  “到时候,欧盟收我们的,我们就收他的,但同时又保持相对独立性,形成风险隔断,等到市场成熟再融入,不失为一个新思路。”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对此表示赞成。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