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苹果:关键市场与价值链高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2:0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徐洁云

  对苹果而言,或许再怎么高看中国市场都不过分。

  这里已是它全球第二大市场,并仍有惊人的增长,同时这里还是它的制造中心,正是在这里,它找到了支撑它惊人利润的制造业产业生态。同时,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在托起其App Store的繁荣。

  但它对中国却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多数利润被它攫取,并被批评对劳工权益保护不够;同时,它至今仍未让中国市场享受新产品同步上市的待遇,并表现出傲慢的姿态。

  不过,它似乎也意识到了态度改善的必要。新CEO库克一年多来屡屡对中国市场赞叹有加,表现出更多本地化运营的念头,苹果也首度公布了产业链合作伙伴名单,这看来是个良好的开始。

  中国市场崛起

  对于中国市场,苹果起先似乎并不太留心。他们于1997年开始进入中国,彼时产品线还较单一,即便是新世纪后开始进入消费电子领域,也未见大影响。iPod固然精美,但相比同类MP3产品价格极为昂贵,经销商们对此也并无多少迎合姿态。那时在北京中关村,苹果也仅有四五家经销商。

  不过,iPhone发售以后,一切开始变得不同。这款被称为“重新定义手机”的革命性产品,迅速激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兴趣。短短4年时间内,苹果这一原本传颂于ITGeek(IT极客)群体中的品牌已变身为大众追捧、膜拜的图腾。

  这或许是苹果自身都始料未及的。2007年6月iPhone上市时,乔布斯明确表示:“iPhone暂时不会进入中国市场。”即便如此,大批的粉丝仍通过各种水货渠道高价购买。

  随后iPhone正式进入中国,并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各类中国IT渠道都在争抢iPhone货源,并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状态。iPhone的热销所带来的品牌效应还带动了苹果旗下各类产品也获得追捧,PC类产品如Mac book和后续推出的平板电脑iPad销路一片火热。

  中国消费者的热情显然也刺激了苹果对中国市场再认识,他们开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2008年7月,苹果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直营店。随后的3年中,又陆续开出了4家。他们获得了惊人的回报,如北京西单大悦城店开业首日销售额竟然达到了惊人的3.8亿元。

  苹果显然被这些惊喜所刺激。2010年10月,苹果对亚洲区进行重新划分,香港、台湾、内地合并为大中华区,不再只是亚太区的分支机构。

  2011年1月,当时还任COO的库克在发布季报时说,中国将会是苹果优先考虑的战略性地区。在此前一个季度,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2倍,达到26亿美元。

  去年10月,苹果发布的2011财年年报显示,中国已迅速增长为仅次于美洲的第二大市场。当年第四财季中国市场所产生的45亿美元收入已占全球总额的16%,而两年前这一比例才不过2%。整个2011财年,来自大中华区的营收超过了130亿美元,而上一年不过30亿美元。

  当时库克再度提及中国市场,并将其描述为增长最快的首要地区。彼时乔布斯刚刚卸任CEO,作为向外界展示苹果增长力的有力证据,库克特别说明在中国已有6个官方专卖店,此外还有200个销售苹果产品的分销商,各类渠道总计7000个销售点。

  不光是硬件销售,苹果App Store中也获得越来越多中国用户的追捧。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去年圣诞节当周,苹果App Store创下单周App下载次数首次超过10亿的纪录。大部分下载数来自美国,占整体下载数42.3%(5.09亿次),紧随其后的就是来自中国的9900万次。

  专业媒体Apple Insider报道也提及,预计2012年中国区的应用下载量就将超过美国。

  去年11月,苹果中国App Store开始接受人民币付款购买应用软件。触控科技总经理陈昊芝当时对本报透露,苹果在与中国开发者沟通时传达出的意味是他们将主动、全面推进在华运营的本土化。

  苹果的中国价值链

  尽管苹果是一家美国公司,尽管它的研发设计设在美国,但组装制造iPhone、iPad的却是中国人。这是一条庞大的价值链,苹果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供应商处采购零组件,然后交予富士康、和硕联合、广达等台湾代工企业,它们在中国大陆的各处工厂源源不断制造出iPhone、iPad、Mac book再输往全球。

  不少零组件生产商们的产能也主要布局在中国大陆。如台湾代工企业可成在苏州、宿迁的工厂为苹果提供Mac book、iPad的铝合金外壳,奥地利公司AT&S在上海为苹果生产手机中的高密度集成电路板等。此外,更多的零组件厂商还涉及更多的配套企业,代工业者将其称为EcoSystem产业生态,这也正是乔布斯对奥巴马说,苹果涉及的制造业机会已无法回归美国的原因。

  这一庞大生态体系背后,已形成了巨大苹果红利。2011年仅富士康就从苹果获得了上千亿订单,算上整个代工业,为中国迎来了数千亿GDP。

  台湾地区研究机构拓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杨胜帆说,苹果产业链至少为中国提供了百万以上级的就业机会。

  这还仅仅是制造行业,围绕苹果的价值链泛化而言更为宽广。如苹果配件行业,在深圳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年产值逾千亿。在正规渠道出售的产品需获得苹果认证,苹果从其中获得20%~25%的分成。

  此外,中国的开发者们也在苹果App Store中异常活跃。触控科技、数字顽石等一批创新公司开发的游戏等应用在其中大受欢迎,它们从苹果手中可获得七成收入分成。去年6月公布的数据,苹果透露的数字为累计为全球开发者分成25亿美元,而中国开发者从中分到约10亿元人民币。而最新的数字显示,苹果全球已累计分成40亿美元。

  在这套庞大的价值链中,苹果处于价值链的顶峰,主导着运转的规则和方向,获得了最多的收益,但中国制造业的劳工却仅仅能获得2%。实际上,苹果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一直受到批评,人们认为它助长甚至催生了血汗工厂,忽视劳工利益保护。近年以来苏州联建正己烷毒害事件、武汉明幸电子排污事件、苏州可成有毒气体排放事件、成都富士康和上海和硕的爆炸事件都招致了全球媒体的质疑。

  同时,苹果对于中国市场也被批评不够尊重。苹果每每发布新品,中国市场一再受到“歧视”,历来要晚上半年才有新品铺货。新品上市延迟的空当期甚至催生出了巨大的水货产业链。苹果对此或许并不用在意。这家公司主要以硬件赚钱,水货市场对其收益并无甚妨害。

  领导人的态度或许影响重大。未经证实的传闻说,乔布斯并不喜欢中国。

  不过,在诸多批评之下,加上中国市场的崛起,苹果也在展现出变化态势。1月底,苹果发布新财年一季报,成绩依然亮丽耀眼。库克也再度提及说,中国市场表现强劲,iPhone 4S的热销显示“中国市场需求令人惊讶”。如今,苹果正推动更为激进的在华渠道拓展方式。它正规划在一线市场开出更多的直营店,驱使此前的中国总代理经营商下沉开拓二三四级市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