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叙利亚动乱以来 首次将军遭暗杀(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11: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叙利亚动乱以来首次将军遭暗杀(图)

  

叙利亚动乱以来首次将军遭暗杀(图)

  叙利亚一名将军11日在首都大马士革住所外遭武装人员暗杀。

  政府指认,近来暴力袭击关联“恐怖主义”,对抗叙利亚政府的活动得到地区内一些国家支持和资助。美国匿名官员以美方情报机构信息为源披露,“基地”组织在叙发动袭击,似佐证了叙方政府口径。

  将军遇刺

  叙利亚官方新闻机构阿拉伯叙利亚通讯社报道,陆军准将伊萨·豪利11日上午在位于大马士革西北部的住所附近遭暗杀。

  “三名武装人员看到豪利离开家,向他开枪,”报道说,指认凶手来自“恐怖主义武装团体”。

  豪利准将生前任大马士革哈米什军医院院长;曾留学罗马尼亚,获医学博士,主攻关节疾病方向。

  没有团体或个人当天“认领”这起袭击。暂时没有其他消息源证实这起袭击。

  这是叙利亚自去年3月爆发反政府示威以来,大马士革遭暗杀的首名高级军官。

  政府指认

  大马士革和第二大城市阿勒颇近来发生多起暴力事件。阿勒颇10日遭遇汽车炸弹袭击。

  叙外交部11日致信联合国、伊斯兰合作组织、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国际机构,通报阿勒颇遭袭事件。

  按叙通社披露信函内容,这起“恐怖袭击”缘自针对叙利亚的“不公平活动”;地区内一些国家支持和资助这种活动,一些媒体煽动,证明他们支持恐怖主义团体和武装人员杀死无辜平民、破坏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等。

  叙外交部指认,一些西方和阿拉伯国家不顾国际义务,破坏叙国内安全和稳定。

  “基地”渗入

  涉及暴力袭击活动,叙方政府一直指认这些事件关联“武装恐怖分子”,而反政府团体称政府是幕后黑手。

  美国官员援引美方情报机构报告披露,“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可能是最近阿勒颇袭击的幕后黑手。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10日告诉美国麦克拉奇报业集团记者,“基地”领导人艾曼·扎瓦希里下令实施这些袭击,伊拉克分支开始渗入叙利亚。

  麦克拉奇报业评述,极端宗教武装人员可能“劫持”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活动。

  刘锴(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动态

  沙特否认向联大

  散发叙问题草案

  据新华社电 沙特阿拉伯外交部12日发表声明,否认曾向联合国大会散发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

  声明说,沙特从未以沙特一国的名义向联大散发过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

  近日,有西方媒体报道说,沙特向联合国所有成员国散发了一份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叙与诸国

  互逐大使

  据新华社电 叙利亚外交部发言人吉哈德·马克迪西11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叙方已要求利比亚和突尼斯驻叙大使在72小时内离境。

  马克迪西还宣布,叙利亚已经关闭驻卡塔尔使馆,并召回其驻科威特及沙特阿拉伯的大使。

  利比亚外交部9日宣布决定驱逐叙利亚外交使团,而突尼斯总统府也于4日宣布决定驱逐叙利亚驻突尼斯大使并不再承认叙现政权。

  海合会7日发表声明称,海合会成员国决定召回其驻叙大使,并驱逐叙利亚大使。海合会国家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巴林。

   阿盟正考虑

  重启观察团

  据新华社电 阿盟官员说,阿盟成员12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讨论重启先前暂停的观察团行动并扩大观察员数量,引入非阿盟观察员。

  据美联社报道,由卡塔尔牵头的7个阿盟成员国官员组成“叙利亚小组”,12日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重启观察团行动。

   观察

  火药味

  越来越浓

  暴力、制裁、施压、谴责……连日来,叙利亚国内外各种势力明争暗斗,火药味越来越浓。多数分析人士相信,如果有关各方依然互不妥协,叙利亚燃起战火的可能性将逐渐加大,国际社会应加大政治解决的斡旋力度,为乱局中的叙利亚找到和平与和解之路。

  血腥与制裁

  自去年3月中旬叙利亚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以来,多个城镇陷入流血冲突。本月10日,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发生两起爆炸袭击事件,造成至少28人死亡、235人受伤。这个曾经平静安定的城市,一夜之间面目全非,为混乱的叙利亚局势再添血腥。

  同样火药味十足的,还有西方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对叙政府采取的强硬措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和海合会日前分别发表声明,宣布召回驻叙利亚大使。欧盟8日还表示,将在本月底作出对叙利亚实施新一轮制裁的决定。

  动武与“拯救”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说美国目前仍然没有对叙利亚动武的打算,但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为外部军事干预做舆论和实际层面的准备。有阿拉伯媒体报道,一些外国特种兵已潜入叙反对派大本营霍姆斯,为那里的反对派武装人员提供培训和充当顾问,并为随后第三国可能的空袭做地面引导。

  阿根廷新闻社曾这样评论西方对叙局势的干涉:由于现在已不是肆意入侵的时代,于是西方在“拯救”的名义下武装某国反对派,为他们提供资源,用鲜血和炮火建设“民主和自由”。几个月前,这一幕曾在利比亚上演,现在则轮到了叙利亚。

  代价与和平

  外部势力或明或暗的介入,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的针锋相对,使叙利亚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联合国统计,叙利亚流血冲突持续10个多月来,已造成约5400人丧生。

  伊拉克前车之鉴犹在,利比亚人民遭受的苦难仍然历历在目,若要避免悲剧在叙利亚重演,政治解决是唯一途径。所幸,国际社会仍未放弃斡旋的努力:俄外长拉夫罗夫7日到访大马士革;阿盟表达了重新向叙利亚派遣观察团的意愿;中国也在与包括叙反对派在内的有关各方保持沟通。

  诚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在局势发展的关键时刻,任何以和平方式解决叙利亚内部冲突的努力,都值得欢迎,也弥足珍贵。战争,绝不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唯一出路。新华社

   叙政府否认

  炮轰居民区

  据新华社电 叙利亚副外长梅克达德11日驳斥了关于叙军动用坦克炮轰中部省份霍姆斯居民区的报道,并指责部分媒体“捏造事实”。

  梅克达德说,政府军在行动中十分谨慎,避免伤及平民及财产。他还指责“武装分子”借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叙问题之际将暴力升级,并且伤亡大多来自政府军。

  同时,梅克达德认为,阿盟不太可能承认境外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他说,承认该组织对发展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危险的,也不会对叙局势带来一点改变,叙政府有“强大的支持者”。

  沙特半官方报纸《东方报》此前报道,阿盟成员国外长将在开罗开会,讨论承认“叙利亚全国委员会”为主要反对派的可能性。

  梅克达德呼吁阿拉伯国家支持叙利亚的改革努力,停止向“武装分子”提供支持,以帮助叙度过危机,同时表示,叙利亚欢迎阿盟观察团恢复在叙行动。梅克达德说:“通过和解及开展囊括叙各界人士的对话,叙利亚将最终赢得胜利。”

  此外,谈及一些国家召回驻叙大使的问题,他说,即便处于战时,阿拉伯国家也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处理相互关系,叙对此举表示“遗憾”。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