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新高背后:内外环境错综复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4:23 来源: 商务部网站

  这只是自人民币汇改六年多来的又一次新高--美元/人民币中间价升破6.3!上周五,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中显示,1美元兑人民币6.2937元。

  近期美元对国际市场上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汇价出现贬值后,"蝴蝶"翅膀一动,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也随之大幅升值。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从年初以来均现大幅升值,印度卢比甚至升幅接近10%。而在此期间,人民币中间价一直走在不疾不徐的状态中;甚至在即期市场上,目前似乎也消除了在去年12月份弥散于市场上有关人民币的贬值预期。

  贸易顺差收窄下的人民币

  在过去的一年中,其他新兴市场货币走出了大幅升贬之旅,而人民币几乎"持续升值",直到2011年的最后一天,它还一下子大幅上涨148个基点,中间价步入6.30时代,全年上涨3218个基点。人民币坚挺得似乎不容置疑,升值预期也依然存在。虽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同此凉热的今天,还是有经济学家指出,透过价格,应关注到中国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在出口经济难以持续的模式下,应尽早考虑应对策略。

  上周四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最新书面资料显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全球出现持续的去杠杆化趋势,这抑制了我国外需增长,导致货物贸易顺差收窄;另一方面刺激了阶段性的套利资金流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加大。上周五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已经印证了此前人们的预测--2012年1月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8%,环比下降18.1%,当月的贸易顺差额为272.8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在上周五的访谈中表示,2012年人民币不应当升破"6",因为这对中国的自身利益并无好处,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当,极有可能对实体经济构成一定冲击。

  欧债背景下的人民币

  回顾经济危机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央行似乎一直能"长袖善舞"地"维稳"。我国在1994年实现汇率并轨,即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为防止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中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8.28左右;到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后,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再次收窄浮动区间,稳定了市场预期。央行的一位官员称:"这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

  危机持续不断。到了2011年下半年,欧债危机又进一步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看空的声音不断放大,"热钱"趁机大量流出,由此引发了这些国家货币再一次大幅贬值,其时的人民币也受到了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与贬值,时下最不能回避的背景便是欧债危机。在去年年底,欧债危机在市场上最令人揪心的时候,无论在即期市场还是在人民币NDF市场,都曾有过看空人民币的情况发生。

  经济"困难"之下的人民币

  一种币值价格的稳定,是显性的,在经济不再强劲之时会支撑起人们的信心。但是,透过人民币的新高价格,不容忽视的却是其背后经济层面正在发生着的变化。

  对于人民币而言,2012年的大背景就是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发酵;国内贸易顺差可能继续收窄,瑞银的经济学家还认为,不排除个别月份为逆差。

  中银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着欧债危机的不断恶化,应该关注那些"双赤字"的新兴市场国家,如果"热钱"外流回到欧美,这些国家的贸易支付可能会出现问题。而中国的状况有所不同。中国本身有多达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同时中国多年来一直是贸易顺差国家,除此以外,在中美贸易之间,人民币一直都在承受着来自对方的升值压力。曹远征认为,世界经济未来相当长时间将处低速增长时期,中国过去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但是它不可持续,目前它要转向内需。但是内需消费型的"火箭"还没有完全点燃,接下来经济发展可能会有所放缓。

  国家外汇管理局也表示,预计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仍将保持顺差,但顺差大幅减少、波动加大,国际收支进一步趋向平衡。但是,外管局同时认为,2012年,"国际经济金融将持续动荡,我国可能面临跨境资本频繁进出的风险,甚至不排除出现阶段性的套利资本流出"。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不排除人民币的汇率也将发生相应的波动。(于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