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产销对接忙 城乡互动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9:3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产销对接忙城乡互动畅

张玉香(左二)与张娴君(左一)、陈守云(右二)、范再森(右一)在交谈。 本报记者 乔金亮摄

  

产销对接忙城乡互动畅

  图为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的太空育种西瓜。

  

产销对接忙城乡互动畅

  图为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大黄埠樱桃番茄基地的农民 在收获果实。

  当前,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引人关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对此,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与来自地方的领导和农民代表共同探讨。

  对话人——

  张玉香 农业部党组成员

  张娴君 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局局长

  陈守云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党委副书记

  范再森 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党支部书记、大黄埠樱桃番茄 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主持人——

  李 力 本报高级记者、农村新闻部副主任

  话题一:农交会 创新方式增渠道

  农交会为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和采购商提供了一个贸易大平台,推动产销对接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形成,加速农业市场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张玉香:农产品市场流通直接关系民生,对于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产品保供稳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断探索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已经举办9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成为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的成功范例。农交会作为农业部举办的一个国家级农业盛会,从2003年开始至今,影响越来越大。最近三届农交会分别在长春、郑州、成都举办,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的第九届农交会规模和影响也更大。

  范再森:我来自山东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大黄埠樱桃番茄专业合作社,我连续参加了几届农交会,感觉规模越来越大。

  张玉香:农交会为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和采购商提供了一个贸易大平台,推动产销对接和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加速农业市场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交会给我们带来重要启发和思考。

  范再森:参加农交会,我们带来自己的产品大黄埠樱桃番茄,并获得展会金奖,这个产品2008年就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直供青岛奥帆赛,2010年,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同年,大黄埠西瓜又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展会提高了我们产品的知名度,树立了品牌,农交会第一天我们就签订了600万元的合同,展会期间,客户越来越多,社员得到更多实惠。我们还学到其他合作社的先进管理模式,今后会不断更新自己的品种。

  张玉香:你们尝到农交会的甜头,这说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展区达到预期效果。把小合作社搬到大平台上,被消费者和经销商认可,农交会为合作社建立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交易渠道。

  张娴君:农交会是全国性的一个农产品展示平台,我们抓住这个机会,组织了五个产品,派了20多位代表参加。展会上,我特别关注合作社展区的产品,很有收获。

  我们利用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来展示和推介我们的产品,促进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我们曾参加农业部和浙江省组织的品牌大会,也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食品展。此外,我们还举办苹果交易会和花生博览会,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张玉香:农产品流通贸易有多种形式,农产品展会是其中之一。国家鼓励发展会展经济,展会也有不同层次,已经举办的9届农交会都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主办的,在国际上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农业部与有关省、市联合举办的展会约有40场。在主产区,县一级也主办展会,比如柑橘节、芹菜节等,展会形式多种多样。

  农业部2011年举办了金秋农产品展销,我们先后走进新疆、吉林、甘肃等13个省区,以当地农业展会为基础,以品牌推介为主题,广泛组织贸易经销人员,取得良好效果。

  陈守云:我来自山东省平度市明村镇。镇里农民增收主要依靠两大产业,一是西瓜,二是樱桃番茄。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35元。目前,全镇设施栽培面积达到6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40%,形成了48个西瓜种植专业村和26个冬暖棚樱桃西红柿种植专业村。西瓜年产量3.6亿公斤,销售收入逾4亿元,产品上市时间8个多月,是“胶东西瓜第一镇”;冬暖棚和大拱棚樱桃西红柿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6000万公斤,是山东省最大的樱桃西红柿生产基地。

  这么大的产量,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是关键问题。现在,我们不断探索其他销售渠道,我们已参加了三届农交会。明村镇作为一个大镇,我们举办西瓜节,反响非常好。政府投资搭台,瓜农得到实惠。

  张玉香:农交会确实为农民拓宽了销售渠道,第九届农交会贸易成交额达到602亿元,比上届增加40亿元以上,农交会突出参展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参展企业搭建了贸易交流平台。

  话题二:合作社

  标准生产保安全

  合作社为社员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产品,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在流通环节节省费用,通过标准化生产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范再森:在第九届农交会上,我头一次见到全国有这么多的专业合作社。

  张玉香: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成为近年来农村改革发展中的突出亮点之一。第九届农交会专门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区,参展合作社达380家,其中24家合作社的产品获得本届交易会金奖,合作社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合作社通过为社员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产品,在生产环节降低成本,在流通环节节省费用,通过标准化生产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

  范再森:我们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市场谈判地位,延伸了产业链条。

  陈守云:我们成立了96个合作社,通过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实施标准化生产,让优质农产品通过品牌带动,吸引全国各地经销商,以更好的价格销售出去。

  张娴君:我们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政策资金扶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2011年安排资金11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已发展合作社1130多家,其中农业部示范社3家,青岛市示范社44家,带动农户7.7万户,年销售农副产品200多万吨,为农民增收近亿元。

  张玉香:专业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和大市场对接,以及促进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第九届农交会上增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区。

  张娴君:我们参加农交会,目标就是要把品牌叫响。我们着力发展高端、特色、品牌农业,高端,是我们要确保产品的内在质量。特色,就是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最终打造出名牌,比如我们的西瓜和樱桃番茄。农业部帮助我们把大泽山葡萄产业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旺季的时候,葡萄在原产地就销售完了。

  范再森:做品牌农业,农产品能卖一个好价钱,农产品质量好,也要进行积极的推介。

  张玉香:品牌农业近年来发展的步伐还是比较快的,我们支持各地发展名特优品牌,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现在鲜活农产品数量上基本满足需求以后,就看谁的品牌好,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要想长远占领市场,就要在质量上下功夫,按标准化生产。要注重质量,会打品牌,会找市场。

  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推进标准化,现在鲜活农产品的合格率是96%以上。在这方面,平度市的步伐是比较快的,打造特色、品牌产品,用标准化规程生产,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检验检测、“三品一标”认证。

  张娴君:现在,我们“三品一标”认证基地占总面积的69%。

  范再森:2011年一些地方的西瓜出现了问题,西瓜裂了口子。我们受益于标准化建设,西瓜质量好,不但销售没出问题,价格反而有所上涨。我认为农产品的品质很重要,农民要想有长远收益,质量最关键,我感到我们合作社有干头。

  张玉香:借助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利用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可以有效缓解农民卖难。我们一直提倡农产品销售要走出来找市场,同时也要求农产品要搞标准化生产,要有好的品质。

  话题三:批发市场

  布局加快促产销

  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将其打造成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形成与专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格局

  张玉香:如果销售不畅,生产就不能发展。农业部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流通,特别是近年来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坚持生产流通两手抓,产销协调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举措:

  第一,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近年来,农业部推动建立的定点批发市场已有776家,我们要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将其打造成为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形成与专业化大生产布局相适应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格局,提升相关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及影响力。目前,陕西洛川苹果的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已经启动。

  第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针对各地需求,我们组织大批经销商和经纪人到产地去现场交易洽谈,同时探索长期的合作交流渠道。2011年启动了金秋展销行系列活动。同时,通过“中国农业网上展厅”、“全国农产品供求一站通”和农产品应急促销网络平台,加大产销信息采集发布力度,推动网上贸易交流与合作。

  第三,加强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农业部计划利用今后10年时间,培训3万名农村经纪人,建设一支熟悉农产品流通政策、经营管理素质较高、经纪行为规范的农村经纪人队伍。

  第四,农业部将继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推动出台支持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政策措施。

  张娴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很重要。我们大力培育农产品专业市场,南村蔬菜市场、仁禾生姜市场成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何家店花生市场年交易量达21万吨,交易额1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花生交易集散地。

  张玉香:我们重点是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也要求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因为它离农民最近,使农民和市场的互动更紧密。

  陈守云:单靠我们镇政府的财力,还达不到建设产地批发市场的要求,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一定扶持。

  张玉香:产地批发市场有的在乡镇,有的在县,它是有区域性的,涉及到农产品产后的冷藏、保鲜、运输等环节。

  范再森:产地批发市场必须要建立。鲜活农产品主要就是一个“鲜”字,它要很快到消费者手里,农户的收入才会有保障。

  陈守云:明村西瓜节已连续举办六届以西瓜为主题的活动,促进了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展现了明村西瓜的产业特色,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张玉香:要大力发展农超对接,通过和超市进行产销对接,敦促合作社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目前,全国已经有1.4万家合作社和超市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

  此外,农民和社区对接,农民和批发市场对接,农民和学校对接都是一些可行的方式。

  张娴君:近年来,我们组织了农社对接,效果非常好。第一天运了70万吨的蔬菜,包括大白菜、土豆、圆葱等到社区,不到半天销售一空,社区居民抢着买。我们还积极推行农超对接,我们的农产品相继进入沃尔玛、家乐福、佳世客等大型超市的销售网络。

  张玉香:我在基层调研时,一个农户跟我说,“我们现在是一人种菜三人销”,这反映出如今农民市场意识增强了。农产品销售难主要是因为产销不对接,产销信息不对称。

  范再森:拿我们专业合作社来说,我们就有多名专业人员跑市场。

  张娴君:确实如此,我市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引导农村经纪人成立规范运作的企业组织,推动农村经纪人从个体分散营销转向联合开拓市场,形成了经纪服务的整体合力。目前,已培育农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4100多人(户)。

  张玉香:发展生产的时候,先要想到怎样卖出去,怎样找市场。如果只是盲目生产,不看市场,农民就要受损失。

  范再森:产出来还得卖出去,对我们农户来说才是实现了价值,如果产出来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比不产还糟。

  张玉香:总的来看,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现代农业实际上包括现代化生产和现代化流通,这样才能把产销对接起来,把市场流通体系建立起来。做好农产品流通,还能增强我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农业部将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流对生产决策和商流、物流的引导作用,促进产销协调发展和农产品高效有序流通。

  (责任编辑:段丹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