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撒娇”华谊兄弟股价下跌电影第一股褪星光还看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13:00 来源: 新闻晚报晚报记者劳佳迪报道制图邬思蓓
在仔细研读华谊兄弟公布的财报之后,前不久资深股民老李果断清仓了手中的股票。尽管一度对“文化股”颇为推崇,但他还是对记者用了“业绩不足以支撑市盈率”为这支“电影第一股”注解。
这几天,80倍市盈率估值的华谊兄弟股价深受冯小刚“撒娇门”牵累,老李或许可以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暗喜。这位去年上半年凭借《非诚勿扰2》就为“东家”贡献三分之一收入的明星导演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偶露“退隐”之心,便让华谊的股东们凭空蒸发3.2亿元。如此撼人心魄的影响力,也折射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尴尬处境:为何公司旗下一位导演的去留会极大程度左右市场信心?而褪去了“星光”的电影产业又残余怎样的苍白“底色”?
A院线、电影院切走过半票房
“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电影业’走向‘电影产业’的重要标志就是2002年院线制的建立。 ”上述制片人告诉记者,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勾勒出电影产业的雏形。
“过去电影市场就是统购统销,2002年转变为由电影制作、院线及终端影院构成的市场产业链。 ”他用更通俗的语言向记者解释:“院线其实就相当于一个‘集团’概念,每条院线旗下囊括一些电影院,制片方每推出一部新片,都会找各大院线来参加试片会,如果院线觉得OK,再找电影院谈放映。 ”
换言之,院线就相当于连接制作发行方与终端市场的“神经中枢”。 “所有影院都必须加盟某一院线才能获取放映资格,而片方又必须直接与院线洽谈票房分成,所以这条产业链中,院线公司话语权巨大。”一家投资控股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岳小姐告诉记者。
据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制片公司、院线与电影院三方的票房分成规则一直在变化,过去的传统比例大约是1: 1: 1的三分天下。不过,2008年国家电影局出台了 “关于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的指导性意见”,将制片方的分成原则上提高到不低于43%,影院则不超过50%。
“在去税之后,票房的43%由制片方拿走,剩下的由电影院和院线协商分成,国产、进口、大片、小片以及各地段电影院的出票率不同,都会有不同的分账比例,院线多的能拿15%,少的也有7%、8%。”地方广电系统产规处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同期国际上制片方在票房分账中的比例都超过了50%。 ”
B制片方“支”大于“收”
2月8日凌晨,冯小刚在其微博上表示,“对电影的爱越来越淡,对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感到厌恶,也许真的到了要和它说分手的时候了。”此番之后被他自己解释为“撒娇”的言论,成了华谊兄弟继葛优跳槽到英皇之后又一个“股价杀手”。
葛优跳槽,华谊兄弟连续五个交易日累计大跌11.4%;冯小刚撒娇,华谊兄弟再度连跌三天。制片方的业绩预期捆绑在名导身上不难理解,华谊兄弟2011年上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31亿,仅冯小刚执导的《非诚勿扰2》就贡献了上半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但溯其根源,其实是制片方本身的微利,薄弱的收益让市场信心也脆弱到了极点。记者注意到,目前尚未有一个权威机构公开过国内制片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数据,但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2008年公布的每部影片平均制片成本500-600万元计算,当年406部影片的总成本约为24亿元,城市票房43.41亿元。
回报方面,上述广电系统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制片方可以按43%的分账比例拿到18.7亿元,接着是制片方在农村的版权收入,这块主要是国家的公益性投入,大约可以回收0.5亿元,然后是CCTV-6购买故事片的收购费用,电影频道大概可以创造近2亿元收入。 ”
至于制片方理论上还可以从音像版权和网络版权销售中获得的费用,由于盗版的猖獗而收益颇微。以 《画皮》为例,音像版权销售收入只有区区100万元。
“再有就是海外销售收入,每年我国能够售出海外版权的电影并不多。”数据显示,2008年国产电影有45部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总收入25.28亿元。 “这25.28亿元海外收入是版权收入和票房收入两者相加计算得来的,其中大多数为海外发行商所有,国内的制片方能够从中分到的收入很少。”
通过粗略计算,制片方可以回收的资金还不足以覆盖24亿元的成本支出,其中票房收入占据绝对大头,于是不难想象此时金牌导演、演员哪怕风吹草动的“退隐”传闻可能对制片公司业绩的冲击。
C疯狂透支名导效应
“撒娇门”折射出制片公司不得不无限透支名导效应的困境,按照财报信息,截止2011年,冯小刚在华谊兄弟执导的10部作品,平均制片商投资回报率高达52.04%。这与以上拍片亏损的平均水平大相径庭。
数据统计还显示,2010年全国拍摄出的626部影片中,真正进入院线上映的只有120部左右。 2010年全国票房过亿的电影达到26部,占到总票房的65%,但其中真正赚钱的国产电影不足10部。在2010年票房前10名的国产影片中,冯小刚、张艺谋、姜文、陈凯歌4位导演的作品占了其中5席,占了国产影片总票房的3成以上。
“在美国是编剧掌握了影视产业的生死大权,2008年美国编剧大罢工给美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在中国具有品牌效应的编剧却很少。所以中国电影行业的人才匮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米黎钟如是分析。
国产电影盈利渠道的单一也导致了对名导效应的过度依赖。记者了解到,在美国,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综合收入中只占30%。”美国电影发行有一个‘拓窗’的概念,电影的放映不仅仅在电影院这一个窗口,同时还涉及付费电视频道、公共电视频道和音像制品等多个窗口,上映的时间有先后顺序,以保证获取最大的利润。”米黎钟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电影对票房收入依赖过大。
D电影院给地产商打工
可以让华谊兄弟长舒一口气的是,被称为“核心竞争品”的冯小刚很快发博辟谣,并称会尊重与华谊的合约。 “命悬”名导的华谊兄弟暂时安全了,而产业链的下游——电影院却还在苦苦挣扎。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大量影院与商业地产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导致了影院租金的沉重负担。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漏,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的100亿中,国产片中盈利的只有10%,真正稳赚的是却房地产商,他们在收租金的同时,还要求影院给予高额的票房分成。
星美传媒集团董事长覃宏曾表示,影院为了拿地、拿项目,给房地产开发商的租金已经超过票房收入的20%,最高的甚至达到了25%。
据悉,现在几乎每个商业地产商,都会努力规划出影院这种业态,然后找不同的影院投资公司互相竞价来达到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在目前的分账制度设计下,影院留50%票房中,要交至少15%-17%左右的房租,还要再加上电费、维护费、人工费、物业费用等,最终影院沦为为地产商打工的微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