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科技奖颁发可以多些科普和反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人民网报道,日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对科技界来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每年一度的盛会,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济济一堂,庆祝科研成果的丰收。但如果能同时让普通百姓领悟科学精神,让青年学子发现科研工作的乐趣,并通过讨论反思现有科研机制中的不足,为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相信大会会更有意义。

  由于这些科研成果专业性很强,行外人看上去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这就需要通俗易懂的解释。像谢院士写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让人从中领悟科学精神,展示科研的乐趣和科学家的风采。

  科普做得好,才能吸引更多人投身科研。但是,如谢院士这样做的毕竟是少数,中国绝大多数科学家或埋头书斋,或钻在实验室,和公众接触不够多。反观国外知名科学家,除在科研工作上做出一流贡献,在科普上也不惜精力,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所以会有如此反差,笔者觉得原因有两点:一是真正的科学家多是兴趣主导型的,在科研上能自由发挥想象,个人生活也丰富多彩,如果科研以任务主导型居多,功利性较强,就不太容易接上地气;二是在财政支持上,科研工作尤其实验学科的基础研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国外科学家需要向出资人表达研究项目的意义,而中国的科研工作多靠政府支持,属精英决策型,所以不需要向民众解释太多。

  奖励大会除了要与科普同行,反思也不能缺位,尤其对科研管理机制反思。拿最高科技奖得主年龄来说,2000年颁发以来,12年里有20人奖获,其中15名获奖者年龄在80岁以上,占总获奖人数的75%,只有王选一人在获奖时低于70岁。所以笔者觉得,除了颁发这些“终身奖”,更要给青年科研工作者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鼓励他们自由研究,这样才可能从追赶到创新。而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常不是志在必得的结果,很多时候是无心插柳的收获,管理者应不拿功利眼光看待科研,减少用学术权威领衔与否取舍项目,如此才能激发更大的创新活力。

  奖励大会也要反思一下教育体制。笔者注意到,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得主经常空缺,最高科技奖得主也多是老一辈留学国外、学成归国的科学家,这映衬了钱学森之问———为何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我们的教育是否真如易中天所说“毁人不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何在中学学科的国际奥赛中,我们的金牌得主如此之多,但却少有发展成一流学者的人才?而同是拿过数学奥赛金牌,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于2006年获得菲尔兹奖,匈牙利的数学竞赛更是培养出冯·诺依曼、保罗·爱多士等诸多知名数学家。

  科技奖励大会除了要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者重奖,还要吸引青年学子投身科研,激励科研工作者奋发向上。因此,科普和反思都不应缺位。这么多的科技精英济济一堂,只是颁奖,有些浪费,鼓励他们现身说法,讲解科学,商议如何改进教育和科研机制,这样才能让科研领域再获丰收,让奖励大会名至实归。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