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民:“活熊取胆”与中药发展路径背道而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02:55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围绕福建企业归真堂上市的争议不断。《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归真堂出品的熊胆产品大部分并非药品;日前也有公益组织联合数十位社会知名人士向证监会递交吁请信,恳请对归真堂的上市申请不予支持及批准。

  归真堂重启上市申请程序,引发不少网民对“活熊取胆”项目的抗议。多数网上舆论反对归真堂上市,认为“活熊取胆”产业“严重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更与中药未来发展的路径背道而驰。

  希望寻求不采用“活熊取胆”的技术

  “活熊取胆企业上市”一度登上百度新闻热搜词排行榜,新浪微博(http://weibo.com)关于归真堂微博和评论已达万余条。有很多网民包括社会知名人士都认为“活熊取胆”过于残忍,冲击公众道德底线,不应以批准上市的形式对相关企业予以鼓励。

  有网民说,归真堂谋求上市,明显是为了发展壮大这条“血色产业链”,如果上市成功将会有更多的黑熊受残忍折磨,这不仅违背动物保护立法趋势,更与中药未来发展的路径背道而驰。

  署名张泉灵的微博说:“如果活熊取胆汁的归真堂上了市,受它折磨的熊会从400只上升到1200只。归真堂说采用的无管引流法对熊没有痛苦?天啊,天天关在狭小空间里不痛苦啊?身上永远有个不愈合的口子,不痛苦啊?何况,熊胆的有效成分早就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用其他如大黄等草药代替,为什么要伤害那些熊呢?”

  署名李允峰的博客文章说,投资者反对归真堂上市,并非是“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投资者真切希望的是,归真堂能寻求到不再采用活熊取胆的技术和路径,更希望沪深股市里不要出现主业有违社会伦理的公司。

  上市企业不能罔顾社会责任

  有网民表示,归真堂上市并不违法,公司尽可以用不违法来为自己的行动寻求开脱的理由。但不违法不等于不违反社会伦理,不违反社会道德。这其中的道理是应该说清楚的,也是不容回避的。更何况,上市公司代表着社会领域里的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公司,其社会责任感应该更强。

  署名李允峰的博客文章说,在资本市场上,很多投资者因为上市公司屡屡出现唯利是图罔顾社会公义的丑闻而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感深表怀疑。部分投资者强烈反对归真堂的上市,也在情理之中。

  署名“喵晴朗”的微博说,归真堂官网强调“无管引流”无痛,人工饲养无害生态;中药协会提出西方阴谋论:熊胆在国内无替代品,进口药“优思弗”剥削国人,使西方制药商攫取高额利润。可归真堂融资成功后,它家活体取胆的黑熊将从400只上升至1200只,而不是研发熊胆替代品。上市计划超金融范畴,上市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署名“AbbyPan”的微博说:“证监会的社会责任,是让优质公司上市,而非让缺钱或争议公司上市。”

  让“血色产业”人性化转型

  而署名张学光的微博认为,“市场从来不可能给道德让步,即使此次归真堂上市不成,也仅仅意味着一家养熊企业无法通过证券市场完成融资目的,他还可以通过发债、借贷、信托等多种渠道融资,这不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散乱现状,也改变不了那些可怜黑熊的命运。”

  对此,有网民提出,对归真堂重启上市程序,监管部门应当慎重。有关部门应主动承担起责任,推动相关企业和产业信息透明化,正面引导这类“血色产业”发展方向和社会公共舆论,在政策上对企业转型给予鼓励和支持。

  署名宋一欣的网民认为,归真堂申请上市,遭遇动物保护工作者的抵制,社会反响比较强烈,核心是残忍地活取熊胆争议很大,而又牵出中药业保护问题。虽然这是个道德底线问题,但从公司社会责任层面看,上市又是一个法律问题。对此,证监会在批准其上市前,应会同各方做个联合特别调查,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完善相关标准与产业政策。

  署名“街角的守望”的博客文章认为,熊胆在医药领域是否已经有成熟的替代品、“活熊取胆”能否真的杜绝黑熊免遭猎杀、熊胆的药用价值是否不能忽视,这些问题都应该有科学的定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经得起多重评价维度下的考验,民众才能有足够的知情权做出选择,同时,也可以避免政策在非此即彼之间摇摆。

  还有网民提出,应引导公众转变消费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如果公众不再消费用天然熊胆汁加工的药品,而选择人工合成或替代药品,那么“活熊取胆”就没有了盈利和生存的空间。

  (记者 曾德金 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