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息解密“昌河风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周海滨

  

全息解密“昌河风波”
这起重组风波,牵动的不仅是当事双方,也牵动着更多有意重组的车企之心。如何顺利地通过重组做大、做强,如何真正融为一体,成为考验每一个车企的重要命题。

  "纵观全球汽车史,我认为是一个并购重组的历史。多数汽车企业都是经过一系列并购重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因此中国长安乃至中国汽车业,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重组关必须得过。"

  --长安集团董事长

  徐留平

  一场风波将徐留平和他的长安集团推向了风口浪尖。由于不满长安“私自”转移公司轿车生产资质的行为,昌河铃木数千名职工,在2012年春节前夕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为挽危局,长安方面承诺对昌河汽车“七个不变”,并免去在纠纷中有不当言论的长安系昌河高管,长安系内部纷争让整合陷入戏剧性僵局。

  据了解,长安派驻的高管职位目前没有变化,但工作暂停。此前昌河汽车内部人士透露,12日,昌河汽车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的公司管理高层。但从目前的情况看,12日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并未选举公司高层,而是讨论了昌河汽车在2012年的生产经营部署和职工改善薪酬问题。据了解,目前昌河汽车由景德镇政府和长安组成的临时管委会管理。

  “昌河这个事情已经让我们暂时停止了对长安铃木和昌河铃木的整合。长安福特马自达的分拆也需要继续等待。”长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邹文超说。

  罢工

  1月13日,江西景德镇昌河汽车发生罢工事件。传言称昌河铃木资质将被转移给长安马自达,该公司仅保留合肥商用车项目,九江和景德镇工厂都将成为仅生产零部件的工厂。当天下午,昌河铃木车间工人便罢工,晚间便有五六百人聚集到昌河汽车办公大楼向领导层“讨个说法”,后发展为全体员工罢工。

  工人们担心此后数千人将下岗,故群集与公司领导交涉。工人们提出的条件包括保证昌河生产资质、提高工人待遇,否则将继续罢工和上访。14日起昌河汽车全线停产。罢工造成市内交通拥堵,工人们打出“长安没信用不要长安要中航”的横幅。随后部分工人进入办公楼与公司领导及市政府领导交涉。

  据了解,交涉过程极其火爆,李黎失态之下喊出“你们不整死我,我就整死你们昌河”话语。随后遭到愤怒员工三次暴打,武警人员将其救出。

  现年47岁的李黎于2011年1月6日就职昌河汽车总经理,此前他曾担任长安汽车技术中心所长、重庆长安股份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发展战略部副总经理。从履历看,他正值壮年,前程一片大好。此次罢工事件无疑给他的职业生涯蒙上一层阴影。

  昌河员工对长安汽车不满由来已久。一位昌河员工表示,2009年长安汽车收购昌河后,公司内部十分排斥,担心铁饭碗被打破。收购之初长安集团做出了“品牌和渠道保持不变、经营班子保持不变、供应体系保持不变等六不改变原则”。但进入2010年,长安集团却迅速对哈飞、昌河进行闪电换帅。

  “2009年,昌河正式职工平均工资3.12万元/年,重组后,他们2011年平均工资升至4.48万元/年,增幅达到43.59%。这样的增幅绝对是罕见的,昌河在重组前几年一直严重亏损,工人工资多年没有涨过。”邹文超强调说。

  一名不愿具名的昌河汽车内部人士表示,长安集团重组昌河以来,从未投入过一分钱,只是担保而已,职工工资涨幅远低于其对外说的“增幅43.59%”。

  显然,长安集团与昌河部分员工依然相互存疑。长安集团的整合大戏遭遇“昌河停工风波”阻击,表面上已经得到平息,“大长安”隐忧依存。

  消息

  昌河汽车是长安汽车集团的全资子公司,2009年11月经过重组进入中国长安。事情发生后,中国长安高层迅速赶赴江西省和昌河汽车总部所在地景德镇。在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汽车干部员工等各方进行协商后,1月16日晚,中国长安和景德镇市政府发布公告,承诺对昌河汽车“七个不变”。借此,昌河汽车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得以迅速恢复。

  昌河风波背后令人生疑的是消息如何被泄露。据江西省发改委主任许爱民称,他于1月12日从国家发改委方面得知兵装集团(长安集团母公司)要求撤销昌河汽车生产资质。在他的斡旋下,撤销昌河汽车生产资质的文件在最后一刻被国家发改委压下。但就在12日,这一消息在昌河汽车内部仍不胫而走,造成工人群情激动。

  对此,邹文超解释说:“其实长安集团考虑了昌河铃木注销后昌河汽车的持续经营。鉴于昌河汽车体系拥有两个整车生产资质,即使注销昌河铃木后,景德镇工厂、九江工厂仍可生产整车,不影响当期经营和后续发展,也不影响昌河汽车员工的利益和收入。”因此,这场风波被邹文超认为是“正确的事却遭到了误读”。但是分析人士表示,长安集团在此事的细节处理上确实存在问题,造成了昌河汽车员工和地方的不满。

  据了解,在长安集团自行上报发改委,请求将长安铃木的资质转移给长安马自达后,江西省主管部门呈送了《江西省政府关于要求将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企业生产资质保留在江西的函》,并向国家发改委进行了汇报。随后,国家发改委答复称,长安集团提出的撤销昌铃公司及变更汽车企业生产资质的意见,未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协商,未经企业职代会讨论通过,国家发改委不予发文。发改委并建议下一步长安集团应与江西省、景德镇市积极协商,共同将昌河汽车做大做强。

  有分析人士认为,江西方面、景德镇方面、昌河方面以及长安集团方面没有形成利益的一致,在万不得已之下,才把此事告知生产工人,由生产工人出面打破僵局。而事态最终平息,须找出罢工工人的“带头人”,即消息泄露者,使其付出代价,各方才能做到力量平衡。罢工事件充分说明了重组哈飞、昌河的复杂性远远超出长安预期,而这只是央企强势扩张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缩影。

  然而,事件余波并未就此平复,“中国长安意图剥夺昌河资质以自肥”、“中国长安的兼并重组步伐过大所以摔跤”乃至“中国长安高层为求进步而罔顾职工利益”……凡此种种,充斥于耳。

  1月16日,在中国长安与景德镇市政府联合发表声明,承诺维持昌河汽车公司目前格局和发展现状不变,关系到昌河汽车公司发展的重大事项,中国长安集团将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和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后才正式作出决策。

  2月2日,中国长安公开表态,加大对昌河汽车的投入,新总经理由昌河内部产生、维持现有格局不变等。

  诉求

  显然,昌河事件的核心利益是昌河汽车整车资质是否会转移。

  2月2日,中国长安召集30家主要新闻媒体,董事长徐留平和总裁邹文超共同直面媒体,解答种种疑问。

  在媒体沟通会上,长安集团高层表示并非要转移生产资质。据透露,早在进入长安前,由于昌河铃木多年亏损,合作方日本铃木公司坚决要求终止合作,撤资退出。长安重组昌河汽车后,日本铃木公司依然态度坚决,向中国长安表达了希望撤出昌河、专心做大长安铃木的诉求。而昌河体系拥有昌河汽车、昌河铃木两个整车资质,注销昌河铃木资质后,昌河汽车依然拥有资质,工人的利益不受影响。

  然而,昌河汽车则提出不同意见。“失去整车生产资质就意味着失去了准生证,景德镇基地将失去独立的基地资质,沦为合肥昌河的代工厂。此外,也会产生工商变更,还会影响经销商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等一系列问题。”

  生产资质之争的源头则是在2009年,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提出分立的申请,为此中国长安2011年便将此事上报国家发改委。据了解,当时国家发改委同意长安福特马自达分立,并提出要求以取消一个生产资质为分立前提。于是,长安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注销昌河铃木资质的申请。“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汽车企业要增加一个资质必须先要注销一个资质,以鼓励淘汰落后的产能和资源。因此,在申请长安马自达获得独立生产资质的同时,必须要在中国长安内部注销一个生产资质。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昌河铃木多年表现并不满意,加上重组后中国长安旗下同时拥有昌河铃木、长安铃木两个公司,造成管理成本过高、资源调配复杂,因此建议中国长安注销昌河铃木。”

  但是,长安的这个举动并没有事先同昌河汽车及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于是,“假重组,真觊觎昌河铃木准生证”的质疑在昌河汽车员工中开始流传。员工担心昌河整车及发动机生产资质被取消,今后将不能再生产汽车和发动机,甚至担心饭碗不保,因此昌河汽车出现了停工事件。

  未来

  兼并重组之路,中国长安还要继续走下去吗?

  对此,“纵观全球汽车史,我认为是一个并购重组的历史。多数汽车企业都是经过一系列并购重组,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长安乃至中国汽车业,想成为一个全球和中国的优秀企业,重组的关必须得过。”徐留平表示,“纠纷事件并没有动摇中国长安整合发展的信心,这是符合全球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和稳定是企业的重要途径,中国长安将按照既定规划推进昌河汽车快速发展,关键是今后推进长安和昌河的文化融合。”

  2009年11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两家中央军工企业联手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这被称为迄今为止中国汽车业最大的重组事件,是《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实质性成果”。

  在资产重组计划中,原中航工业旗下的哈飞汽车、昌河汽车、昌河铃木、东安动力、东安三菱等企业划拨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长安正式诞生。从此,昌河汽车由昔日的竞争对手成为长安集团的家庭新成员。

  业绩报表显示,2009年昌河汽车销售整车15.8万辆,亏损7.38亿元,2010年底净资产-2.37亿元,2011年昌河汽车实现扭亏,盈利118万元。重组后中国长安将昌河汽车纳入中国长安的总体发展战略。“我想,昌河汽车员工都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兼并重组之后的变化。”邹文超说。

  在事件之后,长安承诺,今后长安依旧将把昌河汽车纳入中国长安的总体发展战略,统一进行产品、品牌、研发、基地等规划,明确并坚定不移地推进“长安、哈飞、昌河”微车三箭齐发战略。昌河汽车规划2015年实现整车产销41万辆,2020年产销60万辆。至2020年累计规划投资67.2亿元。

  邹文超介绍,昌河汽车2012年的目标是实现利润1亿元。2011年虽然盈利只有118万元,但实现了扭亏。“自重组以来,昌河汽车经营质量明显改善。2009年昌河汽车销售整车15.8万辆,亏损7.38亿元,2010年底净资产-2.37亿元,资产负债率104.78%。2009-2010年共清理入账历史潜亏3.9亿元。”

  徐留平坦言,受此事件影响,长安马自达独立的审批需要重新进行申请,是否能独立获得生产资质,需要看国家相关部门的决定。

  与此同时,铃木也被推上了台面。邹文超透露,长安原则同意日本铃木退出昌河铃木,但双方目前并未签订正式收购协议。对于昌河汽车前景,邹文超认为,铃木资产退出以后,品牌双方达成共识,退出以后会保持几年。长安将对昌河汽车投入新产品,提高昌河汽车的竞争力。长安的新产品进入以后,是不能够打铃木品牌的,而铃木今后也不对这个企业投入新的产品。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昌河汽车暂时保住昌河铃木生产资质,长安集团也宣布继续加大对昌河汽车的投资,但在这场争夺战中,没有赢家。长安集团的被动,昌河汽车的失意,均没有防备地公之于众。谁错谁对,双方各执一词。已经走上重组班车的长安集团、昌河汽车,不得不正视“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无奈局面。即使重组再艰难,长安集团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