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是花鸟写的是时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富敏
刘菊清教授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对艺术的热爱,一直以来把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作为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建国初期,因教学需要她放弃了已有的人物画的教学经验和创作成就,凭借惊人的勇气和勤奋,从头钻研工笔花鸟。她在人物画方面的牺牲却换来了如今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开拓和丰收,她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令其具有大师的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她认为,要发展工笔花鸟画,就必须在接受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而这首先要扩大题材。要扩大题材,就要到生活中去;只有到生活中去,才能有新鲜的感受;有了新鲜的感受,才能产生富有时代新意的新的作品。为此,她多年坚持以写生带动创作,有着扎实雄厚的造型基础。从写生到创作,刘菊清教授一丝不苟,笔笔有交代,处处有来历,表现出严谨的创作作风。“为学者师,为师者范”是此次上评会中多位专家学者对刘教授的一致评价。
强调工笔画中的“写意”
大自然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基础,意境构思是创作的灵魂,意境,是有意、有情之境。强调“意境”的表现,也就是强调写意、抒情、言志、有我。刘菊清的画之所以具有感人的魅力,在于她一向强调工笔画中的“写意”。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在工笔当中表现出写意画的特点,工笔和写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关系在刘教授的作品里面充分地反映出来。比如《临风听暮蝉》这幅作品,画中的柳树虽然用的是双勾的画法,但是里面的晕染、墨法也在工笔里面揉进了写意的手法。我们看到这幅工笔画写意的味道非常充分。”
朱虹子(《中国艺术报》副社长):“刘教授的花鸟画中贯穿生命和爱意,打通了写生与写意的界限,又不失古典艺术的典雅、端庄,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王镛(中国美术研究院教授):提到刘菊清的工笔画在细腻中体现出“写意”的精神。画的是花鸟,写的是人的生命力、是诗的意境,而这种创作思想对我们当代工笔花鸟画很有启示:实际上工笔画也能够拓宽思路,也能写出很深的意境。
题材、构思和技法的创新与突破
绘画的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表现在题材新、构思新,表现手法也会随之变化,因为新的画法和新的表现技巧,都不会凭空产生,只有对大自然中某些情和状动情,想表现它而发现原有的表现方法不足时,才会为之探索新画法创造新的表现技术和技巧,这是刘菊清教授在自己的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深刻的体会。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教授对线条勾勒和没骨这两种创作技法上的双向探索,完全放弃了传统工笔画用勾线造型的技法,用很有控制力的色彩去把握形和意,色彩沉着雅致。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教授):在工笔画中最需要表达的是意境、韵味和艺术家的修养、品格,而在刘教授的作品中就能体现出这些作品既有传统的一面,同时又有新的时代特色、时代气息,而且又有很新的意境,这是一般艺术家很难达到的境界。
邵剑武(人民日报美术室总编辑):在刘教授的作品中体现了她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而且带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委婉的气质,在词和画法的结合上堪称典范。艺术教育硕果累累刘菊清教授既是一位异常努力和勤奋的画家,又是一位得力得法的艺术教育家。她认为绘画技法再难,都有规矩和法度,通过学习都是可以掌握的。教学最重要的也最难的是教给学生绘画技法以外的东西,没有扎实的文化修养就谈不上传承和发展。在刘菊清教授的辛勤教诲下,门下弟子多达数百,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
苏百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教授在当今最大的贡献其一是对工笔花鸟画的传承及对传统艺术成果的传承,又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同时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刘教授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写生,然后到临摹,再到写生,她的教学方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去研究。
评赏会最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刘菊清教授在艺术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令其具有大师的风范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次赏评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立体的呈现刘菊清教授在工笔花鸟画曲折发展历程中的人生轨迹和创作与教学方面的成就,并对她不懈努力的执着和开拓精神表达崇高的敬意。更为重要的是,想借此次活动鼓励更多有志于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研究、教学的有志之士们通过深入研究刘教授这一个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中国工笔花鸟画推向更高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