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移动专家揭秘"碟中谍"高科技玄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7: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电影《碟中谍4》近期在全球范围热映,吸引观众眼球的不单是汤姆·克鲁斯仍然矫健的身手,诸多炫目的移动高科技应用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技术和移动通信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于川认为,《碟中谍4》特工手中各种眼花缭乱的高科技装备并非空中楼阁,不少已经开始投入应用。现在,就让中国移动的专家们为你揭秘《碟中谍4》中的移动高科技玄机吧。

  挡风玻璃变身移动定位系统

  

  【电影回放】男主人公伊森为阻止核弹发射飙车狂奔,汽车挡风玻璃瞬间变身全触控显示屏,它不仅能显示移动定位地图信息,还能感知前方行人和障碍物。

  【技术揭秘】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詹建飞解释说,汽车后视镜作为导航仪的产品已投入市场,这也是车联网应用之一。未来在汽车挡风玻璃等介质上展示导航、定位等功能,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将会更加贴近用户。

  影片中,迪拜漫天黄沙,伊森在沙暴中依靠手机来定位追寻对手。对此,中国移动位置基地的徐丹表示,手机GPS定位的应用,中国移动在现实中已可以实现。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移动提供的定位服务,需要被定位人授权。

  面孔识别在线比对搜索系统

  

  【电影回放】特工哈纳韦戴上隐形眼镜,拿着手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跟踪对象。隐形眼镜将特工看到的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利用人脸识别功能迅速与人物信息库中的人物特征匹配,从而精准锁定目标。迎面相逢的美女是致命杀手,只听得手机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显示美女的姓名和信息……

  【技术揭秘】“我们可以将隐形眼镜看作无线摄像头,它可以实时捕获信息并通过蓝牙等近距传输传送给手机,手机将捕获的图像或视频通过无线通讯上传至云端的搜索引擎。”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主任研究员邓小宁解释道,“随着智能终端处理能力的增强和人脸识别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终端已经完全有能力快速、准确地从图像中提取人脸信息,但与海量的人物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则需要巨大的资源,因此依托云计算的搜索引擎就再合适不过了。”

  视网膜即摄即传系统

  

  【电影回放】通过特殊的隐形眼镜,伊森的同事只需眨眼两次,就可以将所看到的东西拍照,并通过无线传输远程打印出来。

  【技术揭秘】“如果单是即摄即传并不稀奇,中国移动依托于TD-LTE技术的即摄即传已经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应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的工程师程子川说,“但是只需连眨两下眼即可完成的自动对焦拍照,可能采用了更高端的眼控对焦技术。它通过相机取景器上的红外线装置扫描眼球的对焦区域。目前,该项技术仅初步应用在部分单反相机上,将如此复杂的设备做进隐形眼镜里,而且还要自行供电,这样的技术恐怕还需留待未来。”

  (责任编辑:邵希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