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线申遗,意识形态不是障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2:37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裴钰
近日,关于四川等14个省份有关单位联合倡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申遗”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长征路线申遗最主要的障碍是意识形态。
作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现当代文化遗产,笔者认为,长征申遗的前景向好,综合的社会和民生收益较大,有利于历史传承和文化保护,其意识形态色彩并非“申遗的障碍”。
其实,意识形态已是世界遗产认定的主要标准,标准第二项“可以表达人类观念的一个转变”,第六项“与有特殊意义的世界或者现行的某种传统、思想或者文学艺术有直接关系”。
世界遗产的根本特征是“杰出普遍性的价值”,“杰出”是个性,符合世遗相关标准。“普遍性”是共性,即遗产的“杰出”具有普遍性。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近代意识形态遗产有三:
1.美国费城独立厅, 1776年《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都在此签署,这两份文件体现了民族独立、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等原则,1979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美国“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俗称自由女神像),其主旨是废除奴隶制度,实现公平自由和机会均等,1984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控诉法西斯德国的蓄意种族灭绝思想,重申人人平等和民族平等,1979年列为世界遗产。
以上例子表明的规律是:一种思想意识,首先在该国历史具备根本性的重要价值;思想的建立揭开了世界现代史中一种“新型政治”时期,承载了自由、独立、平等的普遍原则,其影响力跨越了单一国家的历史范畴。
长征是亚洲近代民族独立运动的典型事件,影响力早已超出了中国。长征的价值观诉求,即推翻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人人平等,已经完全符合世遗标准,是我们进行积极的价值建设的起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可能由西方国家独占,所谓“意识形态障碍说”是心魔,要努力克服文明话语权的自卑心理,从缩头缩脑和虚无主义,转为积极主动地寻求文明的共识。
长征路线的申报过程是一种文化分享,和其他民族分享自己的文明精华,它比世界遗产的名号更可贵。
2005年起,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红色旅游的利用双管齐下,总体思路是把红色遗产打造成“未来的世界遗产”,按照世界遗产的高标准建设红色文化遗址、纪念馆、故居和相关景区。
六年来,我国红色遗产的保护水平国内领先,服务质量最佳,接待条件最好,绝大多数红色遗产和景区为免费开放。预计到2015年,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综合收入至少2000亿元,年均增长10%。
如果长征路线申遗成功,将为红色旅游树立起一个世界品牌,从根本上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以红色遗产为纽带拉动国际交流,推动长征沿线的中西部地区走向全面开放。
红色旅游是以政务培训和接待为主的新型优势业态,申遗成功后的产业增量非常大,但保护是利用的前提,不必急功近利地计较申遗的成败和速度,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交付申遗表决。
未来十年,我们最重要的是精心细致地做好保护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