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40周年的思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7: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美关系之所以几十年来能克服困难向前发展,也是因为双方拥有的共同利益。4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两国不断确认共同利益的过程。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问中国,开启了新中国与美国交往的历史和“中美接触的新时代”。自此之后的40年,中美关系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1979年1月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和摩擦却未随之消失。美国国会于当年3月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以国内法的形式干涉中国内政。1982年8月中美签署“八·一七”公报,美国承诺妥善解决售台武器问题。在那段时期,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较量相当尖锐。
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虽“1996年台海对峙”等事件先后冲击中美关系,但两国还是实现了1997~1998年首脑互访,提出“致力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
小布什入主白宫后出现对台军售和“撞机事件”,中美关系降至新低。“9·11”事件发生,峰回路转,美国对华政策从保守转为现实,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中美关系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2011年初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两国关系趋于平稳,合作交流有新发展。
4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以跃进速度向前发展。1979年两国贸易额只有24.5亿美元,到2010年上升至3853.4亿美元,是两国建交时的150多倍。据估计到2015年,中美双方贸易额将达5000亿美元。中美两国现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经贸合作与交流,对推动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中美两国重大利益的交汇点。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将进一步促进中美的经贸关系。
中美长期交往表明,两国关系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双方之间一直存在的“共同利益”。中美关系之所以几十年来能克服困难向前发展,也是因为双方拥有的共同利益。4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就是两国不断确认共同利益的过程。
新世纪以来,两国在众多全球性问题和地区性问题上具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增强了两国进行更广泛合作的意愿。中美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新格局也开始呈现。两国广泛的合作和共同利益,是积极因素,有利于推动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
虽然中美关系多年来经历波折,磕碰不断,“紧张、摩擦、调整、缓和”,但积极方面要大于消极方面,两国关系还是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
2011年5月在美国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签署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从经济、贸易、投资、金融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领域,确定了双方未来的合作方向。两国互利共赢的部分在增加,零和博弈的部分在减少。
中美利益关系已进入深度互动期,在经济与战略方面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大,“合则两利,斗则两伤”的双边关系已被两国决策者所熟知,并成为规范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
美国《福布斯》杂志文章,把中美相互依存比喻为全球经济的两个“磁极’,认为保持“磁极’运转符合中美利益。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说,中美双方都希望维持相互依存关系中的平衡,双方都有责任推动金融稳定等关乎国际社会利益的事宜。现在,决定中美关系的不仅是双方基于国内国际政治考量,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浪潮把两个大国多方面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尽管中美在新老问题上反复博弈,但双方都试图把潜在危险降至最低点,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力使两国关系较为平稳。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这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中美双方应着眼长远,加强各领域合作,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文/卞庆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希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