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首都文化新闻界山西大宁县文化扶贫记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14: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文化扶贫西部行,坦达村里献爱心”

  2012年1月9日-10日首都文化新闻界一行11人在中国书画艺术院院长、北京港奥台侨海外联谊会副会长董凤树先生的带领下,满载全国各地文化新闻界爱心人士捐赠的十五箱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驱车前往千里之外大山深处的山西大宁县太古乡坦达村,慰问采访那里的贫困村民和小学

  

首都文化新闻界山西大宁县文化扶贫记实

  董凤树先生(右二)、环球旅游频道电视栏目制片人梅张平(左一)、坦达村党支部书记史跃进(左二)

  这次活动的起因是受《浙江日报》摄影记者陈庆港先生用十年的时间,跟踪西部地区十四户贫困户,写出了震撼人心的《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 -十四家》一书的感召;这本书引起了政府、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一直关注并资助西部贫困地区妇女儿童的中国书画艺术院院长董凤树先生的强烈关注。

  在2011年12月3日曲阜召开的中国策划师年会上,董先生举例陈庆港《十四家》书中所记载的西部儿童艰难的求学的生存状态,动情呼吁文化策划界人士为西部贫困地区“捐物、献智、献爱心”。在董先生的呼吁下:文化界、企业界、策划界、新闻界人士纷纷响应,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已有大量的书籍、物品从全国各地集中到北京,为了把这项“爱心传递”活动扩展到社会各阶层,经与《十四家》作者陈庆港协商,由北京港奥台侨海外联谊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浙江报业集团《浙江日报》、北京小手绢文化创意传播有限公司、天福天美仕大连会员俱乐部、北京习风时代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文化扶贫西部行”系列活动,第一站选在《十四家》一书中所记载的山西大宁太古乡坦达村,目的是为了通过这次活动唤起更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向西部贫困人口伸出关爱的双手。

  活动得到了北京习风时代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卫红女士的全行程赞助支持。

  在坦达村捐助现场,董凤树院长把三十多个书包和学习用具亲手交给了坦达村小学孩子门的手中,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家乡贫穷面貌;中央台记者冯赣勇代表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社长张农先生向孩子们捐赠了少儿音像制品;北京小手绢文化创意传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路钢代表天福天美仕大连会员俱乐部把他们筹集到的十几箱衣物和象征着爱心环保的“小手绢”交接给坦达村村支书,村支书表示一定要把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分享给村里最贫困的人家;

  

首都文化新闻界山西大宁县文化扶贫记实

  董凤树先生、马春晓先、尹红岩女士与坦达村小学生一起

  北京习风时代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晓先生把一批象征着爱心与温暖的“红心暖手垫”交到了孩子们手上,希望他们在上学的路上不再冻手;

  中国旅游设计院院长助理尹红岩女士与村里的致富能手亲切交流,希望帮助村里把“坦达牌”苹果设计注册品牌并推向全国,让村民们种植的优质苹果能卖个好价钱;

  北京世纪车旅旅行社公司董事经理朱华山则表示愿意帮助村民们在北京市场推广坦达牌苹果,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浙江日报摄影记者、《十四家》一书的作者陈庆港还回访了他书中跟踪报道的几家特贫户,看到在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下,坦达村的村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生态致富的方向努力,感到特别欣慰;同行的记者们纷纷深入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希望通过他们的报道能让社会各界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来关注西部象坦达村一样的贫困人口,为他们脱贫致富献计献策,特别是在“文化扶贫”上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首都文化新闻界山西大宁县文化扶贫记实

  拉开了首都文化新闻界爱心人士“西部文化扶贫”活动的序幕,让更多的西部贫困人口能享受到党中央“文化兴国”战略带来的生活变化。

  (梅张平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