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债市谋变 九大改革措施开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03:2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熊凯
多年来偏安一隅的交易所债市已经濒临改革前夜。
1月5日,证监会召集数十家券商负责人进行座谈,郭树清主席就证券市场数个重大议题听取了各家券商汇报,其中就包括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
本报记者获悉,2月上旬,在上述会议上由券商提出的关于债券市场发展的建议,已被监管层吸收归纳为9条措施,正加紧研究和落实。这9条措施涉及到公司债发行制度、投资人和投资资金的限制,以及以高收益债、利率互换为代表的创新业务和促进债券流动性等9个方面,构筑起完整的交易所债市发展思路。
力推机制改革
“目前,中国的债券市场分割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前者的债券托管余额占整个市场95%以上,交易所债市不足5%。”一位券商人士介绍,交易所债市主要是基金公司参与,没有商业银行的参与,一直难以做大。
变革自证监会前任主席尚福林任期的最后一年开始。
2011年,股债发行审核分离、公司债审批提速、创业板私募债等举措,推动了交易所债市的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公司债募集资金总额为1262亿元,相较2010年的603亿元,已然翻番。
本次建议第一条,是公司债发行制度进一步市场化。券商建议,将公司债审核“绿色通道”制度补充完善,根据上市公司的资信评级、净资产规模等指标分类评级,制定相应标准实行快速审核、常规审核或暂缓审核等不同处理方式,提供多样的发行管理方案。
终极目标则是发行制度的完全市场化。“可以首先对符合一定标准的公司债券实行注册制,逐步取消对发行主体的审核制度,推动公司债券的发行管理从目前的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化,把公司债券能否发行、发行多少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券商建议。
针对交易所债市债券存量低、二级市场流动性低的现状,券商提出提高银行、信托、QFII 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度的建议。具体措施包括取消对信托计划开立交易所账户的限制,吸引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加大 QFII 的审批力度;放开非上市银行、农信社等机构进入交易所市场的限制;明确银行可参与交易所回购市场。
在交易所债市机制和交易规则上,券商还就完善交易所债券集中竞价系统、建立“报价+竞价”混合交易制度、统一交易所市场的债券登记结算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券商人士表示,目前交易所集中竞价系统设计主要是针对股票交易,某些方面不太适合债券的特点。“比如单笔申报最大数量不能超过1万手,这远不能满足银行等大型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建议交易所增大单笔申报的上限。”
交易制度方面,券商建议交易所对个别关键的国债或信用债品种在缺乏足够的竞价系统报价时,由指定的交易商进行报价,用报价制度来弥补竞价系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此外,目前中国证券登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和深圳分公司对公司债实行不同的登记结算制度,导致了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分割,券商建议其实现统一。
创新业务契机
这次会议上,关于交易所债市创新业务,已经有3项设想出炉。
首先便是坊间高度关注的“高收益债”。鉴于高收益债券的风险回报特征,券商建议允许发行高收益债券产品,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品种选择。
这一设想已在推进当中。
本报记者获悉,在上述1月5日的会议之后,监管部门已经先后于1月13日、2月3日两次召集相关券商,密集进行了高收益债的研讨,相关办法已经拟定完毕,只等上会颁布。
除此之外,债券交易人士颇为关心的对冲工具也已提上议事日程。
为提高交易所市场的流动性,证券公司可以作为债券的做市商,但做市商需要一些基础性衍生产品作为对冲风险的工具,券商建议,“允许交易所推出利率期货产品,借鉴银行间市场的经验,允许证券公司开展利率互换和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等。”
另外,针对交易所市场利率产品(国债等)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券商建议,交易所推出以银行间市场国债、央票为构成的指数基金,借力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存量和交易量优势,为交易所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高流动性的替代性利率产品,同时可以起到市场基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