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鼓励大股东增持新政利好有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15:00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股市蹒跚前行,证监会不断释放利好。最新的利好是,证监会宣布自3月15日起,将持股30%以上的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12个月降至6个月,以进一步鼓励产业资本在合理价位增持股份。同时明确豁免因增持股份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不再需要履行行政许可审核程序。

  应予以肯定

  证监会的用意应该肯定,但利好有限。

  大股东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一年缩减到半年,表面看来增加了增持股份减持的自由度,但实践看,目前两市大股东增持股份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央企更是大手笔,比如汇金公司增持四大银行股和中国石油集团增持中国石油。不要说锁定期缩减到半年,就是缩减到一个月,对他们都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他们几年来持续增持,却从未减持过。中国石油集团持有中国石油股份占总股本高达97.8%,从2008年金融危机增持以来,就未减过1股。即使在2005年股改时为了维护股价而拿出真金白银大举增持的国有大股东,比如上海汽车以及广州控股等,到现在还未减持过1股。而一些民营企业大股东,今年以来虽然也有一些增持,但花钱不多,整体而言,他们的迫切愿望是如何减持手中的股份而不是拿出真金白银“买套”。这个利好对他们的意义也仅仅是“多谢了”。

  至于因增持股份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证监会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出台过鼓励政策,就算需要履行行政许可审核程序,也仅仅是报备报备过过程序而已,并不是太碍事的。这项利好也有限。

  不要“湿湿碎”

  是的,今年以来股市继续低迷,投资价值凸显,股东增持行为很多。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共计316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公告,大股东增持市值近70亿元。增持目的应该是多种多样,央企可能更多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有一些大股东的增持是为再融资保驾或挽救破发。

  不过,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哪种增持原因,都不在乎锁定期是一年或半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正如资深市场人士柯松平所说,所有的增持额与新股上市圈钱比较,显得微不足道。316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竭力增持,也只是付出近70亿元,而新华保险去年12月上市,一下子就圈了近37亿元。

  所以,证监会要维稳,要让股市走出谷底,与其不断地出台一些“湿湿碎”利好,不如来点有魄力有影响力的,比如严格控制新股发行,控制融资节奏,让蹒跚的股市走上康庄大道。羊城晚报记者陈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