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阿里巴巴私有化回归"原点" 复牌首日成交创24亿港元天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07: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阿里巴巴私有化回归"原点"复牌首日成交创24亿港元天量

  每经记者 杨可瞻 张雨 实习记者 钟舒

  对于那些在阿里巴巴(01688,HK)上市时就追入并一直守到现在的 “铁杆粉丝”来说,公司的拟私有化颇让其感叹。这不仅表现在私有化的13.5港元价格正好是2007年时的招股价,也表现在很多投资者之所以选择阿里巴巴,正是受电子商务的“豪情壮志”所鼓舞。

  昨日(2月22日)9时30分,阿里巴巴罕见地以13.18港元开盘,较停牌前收盘价直接跳升42%。随后,股价几乎呈一条直线,最高至13.26港元。截至收盘,阿里巴巴收报13.2港元,涨幅接近43%,成交额接近24亿港元天量。在联交所主板所有个股中,阿里巴巴表现位列第一。

   意在调整业务架构

  2月21日晚间,阿里巴巴公告称,大股东阿里巴巴集团拟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购买其尚未持有的公司27%股份,预计此项交易金额为23亿美元(约合190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13.5港元收购价较阿里巴巴停牌前最后报价溢价了46%,这意味着其股价目前理论上还有至多2.3%的上涨空间。

  但是,一旦阿里巴巴被私有化,对掌门人马云来说,很可能是一笔“赔本”生意。资料显示,要实现此次私有化,大股东需要掏出约190亿港元的资金,但2007年公司在香港上市时,仅募集到116亿港元。

  实际上,上市4年多来,阿里巴巴有过两次分红,合计派发股息达21.1亿港元。如果将利息平分到4年多中,使用这笔116亿港元的融资每年成本还远不及内地银行约7%的贷款利率水平。不过,2007年11月阿里巴巴IPO时,此刻正是港股的“历史大顶”,高位介入的中小股东更多的感叹是“买不逢时”。

  昨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买方资深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称,“我们在早上就抛出了阿里巴巴股票,现在已所剩无几。事实上,由于公司去年一直搞回购,我们并不清楚公司到底要干什么,所以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直都在减持。此次阿里巴巴私有化,其主要目的应该是调整业务架构。由于上市公司旗下增值业务和淘宝、支付宝有交叉,加上物流业务也有重复,如果维持上市无疑将大大提升关联交易成本。另外,现在上市公司的B2B业务占集团比重并不大,即便退市影响也不明显。而从马云的角度来看,他不一定会选择将最有盈利前景的业务上市,所以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概率并不大。”

  “阿里巴巴当初上市,主要是因为其最先盈利。”该研究员认为,“公司当时并不缺钱,上市是为拓展业务以及便于融资。”

  私有化尚有几道“关卡”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本次私有化还特别需要独立股东点头通过,否则可能面临像电讯盈科(00008,HK)一样的结局——私有化失败。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上市公司“私有化”对于A股投资者来讲是个较为陌生的话题,私有化是资本市场一类特殊的资产重组操作;上市公司在私有化后将注销并退出二级市场交易,因这当中必然涉及要约人与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平衡。

  因为阿里巴巴是在港上市的,其私有化还要满足香港证监会以及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条款的规制。根据香港证监会的《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规定,合并决议需要获得H股独立股东的批准,而且该批准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出席会议的独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75%或以上同意;二是就该决议所投的反对票不超过全部独立股东(包括未出席会议者)所持表决权的1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收购的要约人——阿里巴巴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本约52.21%,另外两个要约人的一致行动人还合计持有21.24%。依据相关法律,这两部分股权均没有投票表决权,也就是说拥有本次私有化表决权的独立股东所持股权为26.55%。

  此前,电讯盈科是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失败最典型的案例。2009年,李嘉诚家族的电讯盈科私有化被否,正是因为其私有化方案有抢夺小股东的财产之嫌,被法官行使酌情权予以否决。阿里巴巴想要顺利通过本次私有化,也需要考虑这一因素。

  BLOOMBERG资料显示,目前除阿里巴巴集团和一致行动人外,其余持股股东多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均在流通股的1%以下。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1年6月30日,一共有6家中国基金或其产品持有阿里巴巴股权。其中HARVEST COMPANYEQUITYFUND持股最多,持股比例为0.38%。

  /相关新闻/

  阿里巴巴私有化或推进与雅虎回购交易

  阿里巴巴集团私有化阿里巴巴B2B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吸引了市场的眼球。对此,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冯坡认为,阿里巴巴B2B实现私有化后,将有利于推进雅虎回购交易的顺利进行。

  2月21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提出私有化要约。对于私有化与回购雅虎持有集团股份之间的联系,阿里巴巴集团表示,正在和雅虎讨论重组雅虎持有集团股份的可能性,但尚没有达成协议的或实现关于达成协议的确定性。私有化计划不以可能的雅虎交易完成为先决条件,而雅虎交易也不会以私有化计划完成为先决条件。

  对此,冯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对于回购股份的谈判一波三折,但“资产+现金”的交易方式依然是双方的理想选择。对雅虎而言,仍有意持有阿里巴巴优质资产以获得长期收益,而持股集团公司还是子公司并没有实质性差别;对马云而言,为了得到对集团公司的控制权,出让子公司股份或是可接受的一个方案。因此,实现私有化后,将有利于推进雅虎回购交易的顺利进行。

  “尽管阿里巴巴集团否认B2B私有化与雅虎交易有关,但两者并不会是完全独立的,应有其一定的关联性存在。但未来其具体要怎么操作,目前仍无法看透。”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亦认为。

  冯坡表示,从私有化价格来看,13.5港元的价格较2月9日停牌前的最后6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格溢价60.4%,不过,对于投资者而言,阿里巴巴B2B上市后股价持续低迷,如今回到IPO发行价的起点。

  冯坡分析称,2011年,阿里巴巴B2B营收为64.17亿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为17.09亿元,同比增长18.2%;拥有现金及短期银行存款为116.52亿元。可以说,阿里巴巴依然是中国最能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上市,业界众说纷纭。马云在内部邮件中表示:“2012年将是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休生养性’战略的第一年,我们将全力修建开放透明、公正稳健的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为了能够在未来形势下真正服务和帮助好中小企业客户,我们必须强调整个集团的各子公司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可见,近期内整体上市不会出现。

  对此,冯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各子公司业务依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只有在打通B2B、C2C及B2C业务之间桥梁之后,整体上市才能实现最大价值。对股东而言,尽管整体上市能够一次性实现大规模融资,但是上市后股价走势更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股价波动的风险较大,相比之下,分拆上市更利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另外,马云对集团的控制权十分“执著”,管理一家戴有“枷锁”的公众公司,并不是马云愿意得到的结果。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