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讲派头 越被海外非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13: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按《礼记》的定义,“礼节者,仁之貌也”,礼仪似可据此解释为人品道德的外在表现,修德养性,礼节自成,德行合一。问题是,礼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工具化,脱离内在道德关联而独立存在,形成过历史上的“礼教”,变成限制个性的桎梏;在国际间的交往中,夸张的礼仪容易给“外人”以怪异的印象,变成虚张声势的做派。
百年前,清廷第一位出使西洋的重臣李鸿章就格外重视礼仪。《柏林首都地方报》记载了李鸿章于1896年6月18日在柏林出席德国电器协会为他举行的盛大欢迎晚宴的情景:全场起立致意,李鸿章由身后随从陪同缓步入场,在贵宾席落座,“他身后站着的贴身侍从手持扇子,不断地扇着为主人送凉,或是递上镶银的烟斗”。主仆之间,一个是尊贵优雅,另一个是诚惶诚恐的恭敬,李鸿章和他的代表团恪守礼数,可谓各尽其责。不过,中国客人对礼数的努力,德国主人并没理解,但觉得东方客人举止怪异,甚至引发出东方文化有无血性的议论。
类似场面前不久在德国的汉诺威大学上演。中国某地的一位贵宾到学校礼堂发表演讲,在全场起立鼓掌欢迎声中,贵宾缓步入场至主席台落座,走在身后的秘书娴熟地把演讲稿和银色金属茶杯摆放在领导面前,之后谦恭地退下。在场的德国听众掩不住地揶揄:这样上下级的互动很有趣,有宫廷风范。中国贵宾的报告意在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一个个排列的数据和排比的句子让现场翻译无从下“口”,加上报告人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效果可想而知。唯有演讲前的场景留下“话料”。
学术也在官场化。在柏林一所大学的哲学研讨会上,一位中国教授身后始终跟随着他的一位学生,给老师拎着包。轮到发言时,教授也是缓步走上讲台,学生则小心翼翼地把包放在教授面前,拿出稿子,之后恭敬地退下。教授的报告也是照本宣科,口气宏大而且不容置疑。对洪堡精神熏陶下的德国学者而言,师生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平等伙伴,无所谓师徒,更谈不上主仆。他们眼中的那位中国教授虽很有派头,但缺乏学者的深厚与平和,更像一位讲求做派的学术活动家。
脱离内在修养,就礼节而礼节地对外交往,讲求缺乏内容的做派,这不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本质,也不是做人的本色。现今之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大家庭,需要我们对外交往从容淡定,待人如己,内在自然。礼仪的精髓在于尊重任何人,而不是个别人,在于人与人的平等精神,在于多些真情实意,少些虚张声势,让“自己人”感到腻烦,让“外人”觉得怪异。与人交往还是少些做派好。(作者是旅德学者 金 锋)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