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内用卡环境不成熟 信用卡无密码不安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15:25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不设密码更安全是有前提的,首先收银人员要严格核对签名守好第一关,而盗刷真的发生后银行要保证持卡人权益。

  【中国经营网综合报道】近日,网上流传一种说法:信用卡一旦被盗刷,设密码的持卡人通常需要负全责,没设密码则银行可负责赔偿,信用卡不设密码更安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国内用卡环境不成熟信用卡无密码不安全

  确实,几家银行的信用卡办理章程均规定,用户凡是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而未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则以持卡人签字的交易凭证为该项交易的有效凭证。这意味着,持卡人交易时只要是使用了设置密码的信用卡,均视为用户本人所为,一旦发生信用卡被盗刷银行概不负责,损失只能由用户本人来承担,而若信用卡没设密码则银行可负责赔偿。

  但是,如果非密码消费的客户信用卡被盗刷,责任认定很困难。目前银行提供的失卡保障大多为48小时,信用卡是否被冒刷,需要调查取证,若确认冒刷的情况,则需要持卡人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这其中牵涉到的各方调查过程会比较“纠结”。而且,国内的法律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持卡人的损失形成了,就需要持卡人来进行举证,但是这里面困难重重。

  第一,挂失的问题。根据银行规定,信用卡被盗刷后的24个小时或是48个小时之内,持卡人须向银行挂失,如果持卡人没有在限期内发现信用卡丢失而去挂失,那么挂失之前产生的损失银行不负责任。

  第二,举报的问题。仅仅是向银行挂失是没用的,在发现盗刷后,还得到警察局报案并被受理,才有可能获得银行或商家的赔偿。

  第三,签名的问题。中国人的签名很容易被模仿,如果进行诉讼需请专家鉴定,而费用也需持卡人自掏腰包。

  第四,跟银行打官司的费用和时间成本不低。即使发卡银行承诺了对部分盗刷款予以赔偿,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

  由于向银行索赔的程序比较繁琐,信用卡被盗刷后指望从银行获得赔偿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就算判决商家或银行承担主要责任,通常持卡人也需要视情况承担10%至50%的损失。

  而且,不设密码更安全是有前提的,首先收银人员要严格核对签名守好第一关,而盗刷真的发生后银行要保证持卡人权益。但这两点在国内目前都很难做到,一般盗刷发生后银行都先入账由持卡人承担损失,破案后才能返还,而国外这部分损失是由保险公司先行赔付。

  国内信用卡用卡环境还不是很成熟,持有信用卡的用户应该设置更为安全的交易密码。

  【编辑:尚艳】

  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