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俄罗斯用哪些招应对叙利亚争议(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7: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俄罗斯用哪些招应对叙利亚争议(图)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5日说,推动叙利亚政权更迭将使其陷入全面内战。新华社发

  美欧高级外交官并没有像美欧媒体一样,一味抨击俄罗斯,而是继续耐心地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磋商,继续说服俄罗斯。

  正当西方媒体推测俄对叙利亚局势的态度出现“微妙变化”之际,俄罗斯在2月16日的联合国大会上又一次对叙利亚问题决议投下反对票。

  值得注意的是,美欧高级外交官并没有像美欧媒体一样,一味抨击俄罗斯,而是继续耐心地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磋商。

  在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不久前向阿萨德转交了俄方提出的帮助叙利亚摆脱危机系列建议后,美欧政要们并没有固执地在叙利亚问题上“把俄逼到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上”,而是把俄视为解决叙利亚问题可借重、可利用的潜在伙伴,继续说服俄罗斯。

  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

  据阿拉伯媒体援引突尼斯外交部长阿布德萨勒姆的一份声明称,俄将参加2月24日在突尼斯召开的“叙利亚之友”国际会议。

  此报道还称,阿布德萨勒姆说:“俄罗斯和中国都已经收到参加会议的邀请,没有人企图避开这些国家解决叙利亚问题。”

  而此前,博格丹诺夫则曾明确表示,成立类似于“叙利亚反对派之友联盟”的所谓联络小组,并把其任务确定为武力干涉主权国家事务,这直接违背了国际法和联合国章程。他指出,“在利比亚危机时已经有过类似情况,这方面的经验表明成立这类小组并非积极信号。”

  事实上,对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俄是积极参与的,但坚持底线。博格丹诺夫2月1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并不孤单。我们每天都在与许多伙伴进行着密切沟通,这既包括西方国家也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同事。”

  2月13日,拉夫罗夫应阿盟主动提议与阿盟秘书长阿拉比通了电话,强调俄与阿盟都有意今后进一步加强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此外,过去几天来,俄罗斯的相关官员分别与日本、英国、法国以及德国等国官员交换了意见。

  坚持本国利益为主

  对俄罗斯的调停人身份遭到的怀疑,俄科学院非洲研究所所长瓦西里耶夫17日曾表示,“俄罗斯没有要求任何人将其纳入调解叙利亚危机的谈判进程,其它国家也完全可以成为中间人。如果他们不想要俄罗斯,那就不要吧!想请让印度或者南非来就请吧,何必指责俄罗斯呢?阿萨德不是俄罗斯的盟友,俄罗斯赞成一定的原则,以便保证本国的国内发展。”

  俄副外长博格丹诺夫17日说,巴格丹诺夫说:我们提出了将莫斯科作为开启对话的联络平台。尽管一系列反对派组织特别是叙利亚全国委员会的代表们起初表现消极,但我们的建议仍旧有效。

  他此前曾透露,俄驻叙利亚使领馆正在制定撤走该国境内数千名俄罗斯人的计划。他说,“俄目前没有进行任何撤侨行动,俄在叙利亚有几千人,包括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和持俄护照的跨国家庭的女人和小孩。莫斯科特别忧虑这些人的安全,因此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馆和总领馆对当地事件发展的任何可能情况都好了准备,俄驻叙使领馆随时都在确定本国公民在叙境内的位置。”

  (责任编辑:彭金美)

  

  既帮叙利亚政府发声,又与反对派联系

  2月15日,拉夫罗夫曾表示,更换叙利亚政权的要求会直接导致死亡人数增加。

  17日,俄副外长博格丹诺夫又表示,“最近叙利亚的暴力水平的确明显升级,但俄认为这不是因叙利亚政府的行为所致。”

  博格丹诺夫此前透露,俄驻叙利亚大使馆与叙利亚所有反对派人士都保持联系,“而且还通过俄驻法国、土耳其的使馆与流亡在叙利亚境外的反对派保持着联络”。

  加强“外宣” 请人“支招”

  而就在叙利亚当前局势仍错综复杂、未来前景还扑朔迷离之时,俄罗斯并没有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而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2月17至18日,由俄罗斯一系列研究机构和新闻机构主办的中东问题会议在索契举行。美国、英国、法国、埃及、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国的70多名中东问题专家共同参与讨论。

  虽然索契这次中东会议不是俄官方名义召集的,但俄官方却对此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格外重视。很明显,俄是想通过这种双向交流,既向各国中东问题专家介绍、推销自己的“中东主张”,又可请专家为俄“新中东政策”建言献策,以完善本国中东外交政策。(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发自莫斯科)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