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为养家糊口,我们则想在城市扎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01:14 来源: 经济参考报记者 江毅 梁鹏 成都 郑州报道
“我这个岁数拖家带口的,负担太重,离家太远对自己已经不现实了,更多的是要照顾家里。我顶多也就到郑州打打零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干脆回老家。”来自信阳市固始县的王全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在河南郑州市二马路劳务市场,常年聚集着许多像王全德一样的40岁以上农民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年龄、收入等原因,他们对留在务工城市早已不抱希望,赡养老人、教育子女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回家”已成为这些老一代农民工的普遍心声。
年近5旬的杨兴元家在四川达州市渠县李馥乡高硐村,对于一直在东莞打工的老杨来说,82岁的老母是他这几年心中最大的牵挂。“我们兄弟3个都在外打工,去年家乡闹洪水房子被冲垮,母亲只能寄居在村里闲置的农房里。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留在广东是想也不会去想的事情,回家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他说。
为养老早做打算也成为部分大龄农民工返乡的重要原因。42岁的四川眉山市人黄彬现在一个建筑工地做木工,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漂泊在外,从来没买过养老保险,去年我们两口子都参加了新农保。我们这个年龄得早点找到自己的退路才行,外面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
36岁的成都市金堂县人彭政去年和老公一起回到了老家赵镇,她告诉记者,“我们出去快10年了,小孩丢在家里,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他的学习。我们宁可回来之后收入低点,也要把娃娃的教育抓好。今后的社会多学点知识才有出路。”
与父辈们叶落归根的选择不同的是,处于当前新老交替、“对流换代”趋势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身份上依然是农村人,但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早已同城里人没什么区别。即使在城市中收入不高,生活压力较大,但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城市扎根。
1990年出生的仁寿县人黄超是个标准的“90后”,已经在成都市工作两年的他希望通过努力能在成都开一个手机维修店。他告诉记者,“我们跟城里的普通年轻人一样挤公交车、吃肯德基、看电影听音乐,如果不看身份证,谁也不会认为我是从农村来的。虽然每个月只有2000元收入,几个人挤一间宿舍,但是我觉得比在乡坝头过得精彩。”
18岁的洛阳小伙张国洲在郑州求职已经好些天了,尽管屡屡受挫,但仍固执地要在这里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张国洲说,“我还很年轻,还有4年的汽车装潢经验,应该会有机会在城里立足。”
在黄超、张国洲的眼里,他们出来做事与父母当年是两码事。他们表示,“老一辈出来是为了养家糊口,什么苦活累活都做,年纪到了就回老家养老。我们这一代更注重今后的长远发展,谁不想过上城市生活呢?”
记者发现,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工作和生活方式基本与土地脱钩,成为实质上的“城里人”。27岁的王强在外面闯荡了几年后,2011年跳槽到老家成都市金堂县城关镇一家鞋厂做市场营销。
王强告诉记者,“虽然老家城镇发展水平还远远赶不上沿海,但也是城里的生活。我们许多同龄人连锄头都没摸过,不可能也不愿意再回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现在正打算自考市场营销的本科文凭,让自己成为专业人才。”
郑州文化路一家精品店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小店招人不好招,而且往往出现“年轻人一定要来,父母拼命往回拽”的情况。她连续已经招了六七个人,结果都是最终被父母以在老家找到工作、回家成亲等理由叫了回去。
李女士说,“两代人对未来的认识冲突还是挺大。我的两个店员被喊回老家后又跑来郑州,一个辞掉了父母为她安排的护士工作,另一个还在怀孕就带着老公一起出来打拼了。”
新老农民工的换代趋势已日趋明显,据四川、河南两省相关部门统计,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的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两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但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走向尚不明朗,劳动技能、文化程度偏低的瓶颈依然普遍存在,这导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如在深圳市务工的100万川籍农民工中,拥有技能的仅占9%。但许多年轻人已经对农村生活感到陌生,对返乡务农难以接受,许多人不到万不得已,宁可在城里“漂着”,成为进退两难的“夹心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