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金丝楠 高深莫测皇帝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12:4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蜀山兀,阿房出”的大秦帝国,到宫廷建筑必用楠木、宫殿家具必以金丝楠据主位的明清两代,皇皇两千年,无论帝王、大臣、天潢贵胄,还是专家学者、厂家商家、收藏人士,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种国宝级的中国特有珍贵木材——金丝楠木。但因物种稀缺及历史变迁诸因,金丝楠也曾于百余年间蒙着神秘面纱被雪藏于历史叙事之外,并被大量古典家具商所忽略。近年,在有识之士大力挖掘和推动下,金丝楠重以华丽姿容现身世人面前,并在资本肋推下迅速完成了黄花梨、紫檀历经十数年炒作才达到的升值幅度。楠木市场也因令人炫目的升值效应一时烟尘弥漫、泥沙俱下,围绕金丝楠木的品质和身价论争叠起,众说纷纭。金丝楠木是否为国产上等良材?此木是否曾为皇家独享?是否是宫廷家具珍贵用材?该怎样为其身价定位?一系列问题,令不同立场和利益攸关者现身论战,加入纷争。为全方位呈现业内不同专家学者研究观点,经由“百家争鸣”促成对金丝楠木文化的全面认识,典藏特刊本期推出韩夫雨先生的一篇观点综述性文章,以便读者领略众专家对金丝楠材质及历史人文之灼见——
一、杨家驹:“金丝楠木是国人引以为豪的瑰宝”
对楠木和金丝楠,史著中曾有许多记述,被人引用较多的如晚明谢在杭《五杂俎》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另如明末清初学者谷应泰《博物要览》中称:“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香清,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闪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
在缺乏科学检测手段的古代,先人已凭自己的感官直感察知楠木尤其是金丝楠的至美与尊贵品质。如果说,那时的人们对树木的描述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之语,那么,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为其进行了严谨得多的定位。为得到关于金丝楠最新研究成果,本文作者首先查阅了国标GB/T16734-1997《中国主要木材名称》一书,书中明确标明,楠木主指樟科Lauraceae的桢楠属Phoebe Nees。在木材学上,“金丝楠”指桢楠属中的桢楠。这是离现代最近也即最新的研究结论。
为进一步探究金丝楠的属种身份及其与“楠木”中其他树木的区别,笔者继续查阅了由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红木》国标GB/T18107-2000第一起草人杨家驹先生参与著述的《中国木材志》。据该书资料,桢楠属Phebe Nees英文名phebe,为常绿乔木或灌木,中国约有34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主要产于我国的四川、贵州和湖北,尤以产于成都平原者为最著名。桢楠多见于散生在海拔1000米以下之混交林中,为中性偏阴性树种,扎根深,寿命长,300龄的树木未见明显衰退。生长速度较慢,50-60龄才进入生长旺盛期。早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的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1998年8月的《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桢楠属的桢楠等树种就明列其中。
杨家驹等学者在该书中还明确给出了区分桢楠属与润楠属等树种及木材的办法:“在树木学的宏观上,桢楠的树皮薄、有深色点状皮孔;内皮与木质部相接处有黑色环状层、石细胞无或不明显,香气淡。而润楠外缘石细胞多而明显,并有白色纤毛。桢楠气干密度较大,显得稍重,而润楠木材较轻。桢楠光泽性强,润楠光泽较弱。二者的显微结构也有区别,桢楠的木射线内的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常见,轴向薄壁组织量少,主为环管状;而润楠的的油细胞或粘液细胞少。”
本文作者日前拜访杨家驹先生时了解到,年已85岁高龄的老先生对金丝楠这一国产良材喜爱有加。他列举其优点为:一,桢楠树木高大,树杆通直,且木材纹理顺直,抗径疲劳度强,承重性好,又有淡雅香气,是木结构建筑最佳用材。二、桢楠的木材尺寸稳定性良好,2010年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曾对70多块木样进行长达4个多月的实验,得出了科学的实验数据:桢楠平均干缩率为2.7%,桢楠阴沉木平均干缩率为2.0%。根据《世界重要阔叶树材手册》所定木材尺寸稳定性评价标准,平均胀缩率小于3%,为胀缩性小,3.0%-4.5%,为胀缩性中;大于4.5%,为胀缩性大。实验表明,桢楠干材胀缩率小,其木材尺寸稳定性良好,适于制作家具,且制成的家具适于在不同地区使用而不会开裂变形。三,桢楠性耐腐,实验证明抗腐木菌、白蚁侵蚀,抗海生钻木性动物蛀蚀性也强;切削容易,切面光滑,光泽度好,金丝美观,为不可多得的国产良材。杨先生还再次重复了自己在许多场合对之给予的高度评价:“金丝楠木是国人引以为豪的瑰宝。”
二、张德祥、周京南等专家灼见:金丝楠是宫殿建筑和家具良材
在翻阅了《中国木材志》、采访过杨家驹先生后,本该作者还查阅到了著名古典家具鉴赏家、中央电视台《寻宝鉴宝》、《一锤定音》等节目特邀专家张德祥先生,在《张德祥谈楠木及楠木家具》(载于《紫禁城》2010年刊)中的论述:晚明以前的皇家器物基本上都是楠木胎,比如故宫博物院中轴线上太和殿里的金漆宝座,那是楠木胎贴金。还有宝座后的屏风以及仪仗等,基本都是楠木做胎的。晚明以后至清初,故宫里除中轴线上三大殿的陈设外,几乎所有的皇帝居室内都摆上了黄花梨紫檀家具了,但是中轴线上的三大殿永远是楠木刷金漆的,这代表着中间的传统不能动。
张先生该文还提出,楠木已经成了一种历史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尊贵的象征,尊贵就是“我曾经见过最大的辉煌,我已经不需要再炫耀什么了”,“它已经脱离了一种物质的属性,达到了一种精神象征。”“尤其是上好的金丝楠木,它在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很多都用在了明清宫殿和庙宇里。皇宫里用它制作的家具与紫檀、黄花梨家具相比也不分伯仲,毫不逊色,人们应该对它倍加珍视。”
与张先生观点互为印证的是,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明清家具的研究工作,曾参与故宫皇极殿内地平宝座等宫廷家具的复原工作的周京南先生,也在《紫禁城》等杂志和大量报刊发表了论述金丝楠在皇家的使用情况的著作。周先生说,桢楠结构细致,尺寸稳定性优良,材色淡雅均匀,光泽性强,即便不施漆也越用越亮,是制作宫廷家具的上等用材。他从清代内务府《活计档》资料看到,清宫造办处在清中早期所制家具,相当一部分是楠木家具,只是到乾隆十年之后因缺材而有所减。目前,在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处仍有不少楠木家具留存。如雍正五年钦定制作的安九寸靠背的金丝楠木方杌、楠木青花瓷座面鼓墩(现在故宫和颐和园)等,都是楠木家具中的珍品。
周京南撰文指出:桢楠尖削度小,既适合作大的木器,又适合作小的雕刻。故宫倦勤殿、宁寿宫等处的隔断、飞罩,恭王府(原和珅府)锡敬斋的厅堂装饰,天宁寺的大佛和雍和宫大佛的背光,乾隆朝服柜上的“蛟龙出海图”等,都是十分精美的楠木雕刻品。尤其是桢楠着漆性能良好,木材尺寸稳定,是制作宫廷大漆家具最好的材质。故宫最大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中设镂空透雕龙纹金漆宝座和屏风,都是金楠木所制,可见宫殿家具必以金丝楠据于最具权威感的主位。
三、老一辈学者专家对金丝楠木家具地位给予充分肯定
在对2010年《紫禁城》杂志所刊文章进行检索时,笔者也读到了马柄坚、柯惕思等学者对金丝楠木的研究论文。
马柄坚先生为北京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在其所著《金丝楠木在中国古代建筑与家具中的应用》中明确提出:“乾隆朝活计档中记载了很多乾隆帝亲自定制的金丝楠木系列家具,现今如故宫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明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
马先生研究发现:“历史上金丝楠木的采伐在清代道光之前基本为皇家所垄断,将其作为御用之材,专门设有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称。当时各地官员进贡金丝楠木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贡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
柯惕思曾为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任馆长,是国际上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著名学者,通过对故宫档案中有关史料的研究和统计,柯惕思发现以楠木为主材的家具仅宫廷档案所载即有两百多件,楠木家具被皇室使用的数量很多,且种类较多,基本涵盖了宫廷家具的所有类型,其中又以案桌和书格最多。柯惕思先生在得出结论为:“楠木为中国独有,自古即被认为是贵木之一。”“参考中国古代宫廷档案及传世御用楠木制品,可印证楠木家具陈设在皇室心中的地位。”
而对于楠木在宫廷中的使用,最先发出真知灼见的是老一辈故宫学者胡德生先生。他在面对媒体、学生,厂家商家,以及出席相关活动时,都曾多次肯定了金丝楠木家具在宫廷中的使用,以及新作楠木家具的价值。如2009年他在接受北京《鉴宝》杂志采访时,说:“宫廷中对家具使用的等级制度非常严谨,在清代,重要的礼制建筑都采用楠木贴金的家具,比如说,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这些中轴线上的皇家礼制建筑都采用金丝楠木贴金家具。无论宫内外的佛教、道教的殿堂,以及皇帝的家庙也采用此类家具。”
对比近期媒体上对胡先生讲话的引用(如讲金丝楠“在皇上家可不是做家具的东西”,“如果做成椅子、床,承重性是不够的,是会垮塌的”),逻辑上似乎前后出现了矛盾。但引用之言是否真为胡先生所说,是否对先生之言选择性使用或断章取义——或不排除这种可能。
媒体也曾引用胡先生话说“更不用说什么进贡金丝楠可以升官发财,这些都是商家演绎出来的段子。”对比马柄坚、周京南等学者观点:“历史上金丝楠木的采伐在清代道光之前基本为皇家所垄断,将其作为御用之材,专门设有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称。当时各地官员进贡金丝楠木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贡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 则应视为各自研究观点不同。对同一事物观点相左,出现争论,乃正常现象。正所谓鼓越敲越响,理越辩越明。在梳理了上述专家的观点后,笔者也期待更多专家学者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文/韩夫雨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