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华南美国商会调查:赴华投资外企“越来越年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15: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一份来自在华外资企业商会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华开展业务少于10年的外资企业占外企总数的比例正变得越来越大。观察人士说,外国赴华投资企业“越来越年轻”表明,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外资中小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并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大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在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华南美国商会发布了《2012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和《2012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报告显示,同2011年相比,今年年初在华投资不满2年的外资企业比例已经从6.6%上升到9.8%,而经营不满5年和不满9年的企业比例也有显著的上升;与此同时,外资企业预计投资总额增幅也从2011年的负增长转为快速的高增长,企业盈利增幅达到30%以上,新增雇员总量达到54万人。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尽管许多公认的大企业已经在华开展业务多年,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进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世界经济仍然处于脆弱状态,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是信心之源。接受我们调查的企业未来3年在华预算投资总额增长幅度高达20%。”

  华南美国商会拥有2000多家企业和个人会员。由其编撰发布的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和特别报告被许多外资企业视为观察中国的“另一双眼睛”。这次报告有461家不同类型的外资企业参与,其中55%是外商独资企业。

  “白皮书”和特别报告显示,“越来越年轻”是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态势不断转好的一个标志。在其背后,是过去的一年中,在普遍感受到全球市场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在华实现盈利并且达到和超过预期的外资企业占总数的比例达到68%,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1.35个百分点。

  哈利·赛亚丁说,考虑到大量中小企业新进入中国市场,正处于盈利前时期,外资企业在华的实际盈利率应比调查数据显示的更高,而之所以能够逆势增长,与在华外资企业70%以上依靠向中国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为主有直接关系,“这和2001年只有23%的外资企业依靠中国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观察人士说,越来越多外资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也会使得外资在华发展呈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如投资方向会进一步向科技研发领域倾斜等。出席当天新闻发布会的一位美资企业负责人说,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需要更快度过成长期,这就需要研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企业为此会增加在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上的投入,从而推动外国对华投资总额继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此外,“年轻”企业的增长也给传统外资企业敲响了警钟。哈利·赛亚丁说,当前中国市场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短缺情况也日益严重,对于依靠便宜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松懈的执法环境和低的环保标准在华实现发展的外资企业而言,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历史已经结束了,靠这些办法求胜已经完全行不通了。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转型升级的企业,只能转移出中国市场。”他说。

  然而,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的外资企业群体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报告表示,调查显示通胀问题已经成为企业“最大的隐忧之一”。

  此外,随着人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外资企业还普遍感受到缺乏合格的管理和专业人才,人民币汇率变动也让他们感到压力。

  哈利·赛亚丁说,两份报告完全从商业和研究角度撰写的,没有任何政府部门的参与,但参与报告撰写的外资企业普遍感到,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似乎也逐渐提上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以报告提及的“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正在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扩展”为例,这一趋势与中国政府公布的下一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基本一致。

  “受访企业最关注的问题与中国政府领导班子最急于解决的问题不谋而合,其中就包括了通胀问题和就业问题。”他说。

  出席当天新闻发布会的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高来恩表示,在他看来,以“白皮书”为代表的美国在华企业协会组织提出的意见,获得了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对于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而言是一个良好信号”。

  提及未来发展方向,报告说,外资企业应当将目光集中到中国不断推动的“自主创新”上。

  记者 王攀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