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朱棣:留千秋名得寂寞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9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于志刚

  

朱棣:留千秋名得寂寞身
时断时续、难以释卷地读完《篡明》,心里感觉颇不轻松。这部书名有些像历史小说的人物史传带给读者的感受确是沉甸甸的。透过厚厚的历史积尘,一种耐人咀嚼的沉痛和凝重的激情直逼胸臆。

  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一种痛苦的阅读。身处熙攘的市声和喧闹的红尘里,你要滤清杂乱的思绪,冷却躁动不安的灵魂,才能真正地深入审视书中六百年前的战火兵燹和宫闱秘谋。

  传主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封燕王,率八百人起事,一直打到南京,夺得侄子朱允炆的帝位,改元永乐,庙号成祖。他的故事,对于喜欢读明史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江山代谢,朝代更迭,千秋功业,雄襟万丈,都已隐入尘封的历史。然而,历史又并非如此健忘,今天,当我们凭临长城遥望京畿时,仿佛依稀听得到大军五出漠北的声声铁蹄,古老的北京城兴衰史上也镶嵌着他的名字。

  有明一代凡二百六十年,历十六帝,头绪曲折深邃,轶料浩杂繁复,一向吸引过不少史家。这部史传亦情亦理,亦文亦史,经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在勾勒出朱棣以藩王篡弑而继大统、诛异心、树铁幕的君王形象的同时,将封建皇朝屡见不鲜的夺祚之争和兵戈遗乱的残酷历历揭示给今人;在展现一代帝王文治武功的同时,更让人看到了一个成功者内心的极度阴暗。

  以历史的眼光看,朱棣修《永乐大典》,遣郑和通西洋,营建北京城,五出漠北靖边平叛,不说享圣主令名,亦可称有不世之功。然而,史家衮衮诸公又像是粗心的阍者,放进门槛的尽是曲笔雕琢的煌煌文治、赫赫武德,留在门外的却不乏孤臣血泪和黎民彻骨的哀痛。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我对现时评判历史人物的标准颇感困惑,比如:连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对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这位以血流成河换来德国统一的统治者赞赏有加。

  这部史传又是一部富于激情的作品。在作者笔下,对那一具具血肉之躯成为“弃于山野”的骸骨,对取义成仁、抗暴不屈的建文遗臣,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慨叹。作者以浸满血泪的文字为读者操持出一种感人肺腑、触动心灵的历史境界;尤其是“血祭壬午”一幕,方孝孺谈笑赴死,遗臣妻女忍屈受辱,其惨其烈,读来令人锥心。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的激励,作者在被迫逊国、不知所终的建文帝朱允炆身上寄托了“仁君之治”的理想。我则更愿意把这种描写理解成中国人治史常常乐衷使用的一种寄托或反衬笔法。对于君主皇权统治下的黎民来说,“仁君之治”只存在于遥远的传说和想象之中。所以鲁迅先生将中国的历史概括为两种时代,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其实,元人张养浩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尽了君主皇权专制的无情。夫天下者,君王之私产也。

  朱棣也好,朱允炆也罢,坐在金銮殿上的那个人,虽号为“天子”,实则又与常人何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于庙毁宫倾之际,对长平公主说,若何生我家!斯为惨痛之语,人性之语,帝王的哀痛原与常人无异。

  千秋英名,寂寞身后;头白汗青,杳如昔梦。漫长的历史原不过是一幅由人性的善与恶、苦痛与荣耀、血和泪写就的长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