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消费主导”是中国转型的大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9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扩大消费要不要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扩大消费是手段、工具还是生产目的?如何让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实现大幅提升?相应的配套政策应该如何切实做出调整?2月27日下午,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经济出版社在京共同召开“中国改革智库书系”《消费主导———中国转型大战略》出版座谈会,参会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围绕扩大消费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发表了许多给人以深刻启发的观点和建议。本报将分两期发表部分专家发言摘要,欢迎关注这个问题的理论工作者加入讨论,共同探索。

  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转型

  最近这些年来,中改院一直把“走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作为研究重点,并且在去年作为重点课题,我们利用春节这段时间加班加点,在中国经济出版社的支持下,这本书正式出版。为什么要选择消费主导作为2012年度中国改革研究报告?我的总体考虑是,尽快扭转投资消费失衡,形成消费主导新格局,这既是短期政策的着力点,又是中长期的战略选择;既是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个判断下,我们明确把2012年度的中国改革研究报告的主题定位为“消费主导———中国转型大战略”。

  一、中改院提出走向消费主导的研究历程

  从2008年初到现在将近四年时间,中改院在消费主导研究方面不断积累,陆续提出了一些系统性的建议。一是2008年年初,中改院提出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二是2009年,中改院发布的《危机挑战改革———中国改革研究报告2009》中建议,尽快把做大消费作为反危机的重要措施。三是2010年在《第二次转型———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时提出,“中国走向消费大国不是未知数”的判断,分析了中国建设消费大国的现实基础和主要需求。四是去年出版的《民富优先———二次转型与改革走向》,提出尽快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我也在多个场合提出了转型当中的目标、条件、前景等等一些问题。

  二、对“走向消费主导的大转型”的基本考虑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中国转型大战略,为什么是大战略?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1.现实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是不是投资消费失衡?我们现在概括中国改革转型的矛盾为“1加3”,突出矛盾就是利益关系失衡,涉及三个具体问题:第一,投资消费失衡。第二,国内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第三,权力运行与权力约束失衡。

  我们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投资消费失衡,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比如说2001年到2010年,我们投资率大于国际水平,消费率大大低于国际60%的平均水平。这样一个投资消费矛盾必将恶化经济结构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2.走向消费的主导和经济转型到底什么关系?这恐怕是经济转型当中的战略重点或者重要抓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我们这本书里提出核心的重点是转变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从我们国家的实践看,只有消费主导有实质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可能破题。

  3.消费主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主导决定我国中长期的增长前景,消费主导引领中国未来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从短期看,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投资有可能促进增长,但从中长期看,投资有效地转化为消费才能形成真正的内生成长动力。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深入思考的是如何把短期投资有机地融入消费主导的转型进程中。短期在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中长期消费潜力的释放来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4.消费主导和公平发展的关系。走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实现消费公平。书里提出消费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所有不公平,包括收入差距扩大等,综合体现为消费不公平,一部分人没有能力享受发展成果。所以逐渐走向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实现消费公平。

  因此,总的判断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可能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这个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消费的失衡上。

  三、走向消费主导的增长前景

  我们的增长,可能偏重重工业,偏重投资,所以消费率逐渐走低。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主导的实现程度,以及以消费主导为重点的结构性转型的程度。这里做了两个方面的判断:

  一是消费主导决定中长期的增长。一个大的判断是,如果消费潜力能够有效释放,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使最终消费率由现在的47.4%左右达到60%以上,投资率回归到40%以下的正常水平,那么未来十到二十年,我们国家保持8%左右的增长是有可能的,是有条件的。那么也就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继续朝着上升的渠道来发展。这是一个判断。

  二是要防止低消费陷阱。如果说通过消费主导的转型能够达到8%左右的话,需要我们同时警惕的就是低消费的陷阱。低消费我们总的判断是,如果说我们过于注重经济保8,而忽略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那么有可能逐步加大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即便投资率上去了,我们也将面临低消费陷阱的挑战,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风险,甚至不排除有可能出现增长速度急剧下滑,社会风险明显加大的灾难性后果。

  四、“十二五”是走向消费主导的重要历史机遇

  未来五年我们的发展方式有没有可能走向消费主导。这个书里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因为我们正面临重要的历史机遇。这个历史机遇我们讲了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城市化至少有10到15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这是促进消费主导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和机遇。

  二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未来五到十年至少有15到2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因为我国服务业比重目前只有40%左右,远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所以未来十年体制改革能够到位的话,服务业15到20个百分点的提升是有可能的,由此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书中讲了多方面的例子。

  三是基本服务均等化进程。总的观点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明显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将提高0.2个百分点。根据中央关于到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实现的话,由此将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消费率。

  四是“十二五”社会消费正处于释放的历史拐点。总的判断就是我们国家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发展性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是中长期的客观趋势。随着社会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潜力巨大,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消费需求将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五、明确消费主导的目标约束

  第一,2015年有可能初步实现消费主导,也就是说在“十二五”期间,最终消费率从2010年的47 .4%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从2010年的33.8%提高到45%以上,消费贡献率稳定在40%以上,使消费初步成为经济增长稳定的内生动力。

  第二,2020年基本实现消费主导,这个基本就是最终消费率提高到60%,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消费贡献率稳定在50%左右,使消费基本成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增长的内生动力。

  第三,“十二五”期间是走向消费主导最为关键的五年,需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只要在“十二五”期间有效越过消费主导的历史拐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跨入一个新的平台。

  六、走向消费主导经济转型需要政策突破

  第一,推进消费主导的城市化。

  第二,让农民工成为历史、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的财政有能力承担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第三,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当前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市场竞争领域,既对民营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又加大了投资过热。更重要的是很难体现出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不利于社会公平。在公共产品短缺时代,迫切需要以提高公益性为目标重新调整国有资本配置结构。把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经济领域退出,重新配置到社会领域。逐步提高国有资本的收租分红比例,使国有资本、尤其是资源性国有资本及其收益成为社会福利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四,走向消费主导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走向消费主导的主力军,需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不仅要在垄断行业等政策上给予重大支持,更要强化发展的体制、法律保障。

  七、消费主导对社会转型的需求

  一是消费主导需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基本判断是“十二五”有可能在惠及13亿人的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居民消费率有望提高10到15个百分点,并且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

  二是以民富优先为目标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已经成为走向消费主导的关键所在,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建议把收入分配改革作为“十二五”改革的重点,并且建议年内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的总体方案。我这次两会有一个提案,是尽快推出收入分配方案改革。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应该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同时建议年内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出台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直接相关的配套改革方案,比如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等。

  三是加快消费型社会的社会管理创新。

  八、走向消费主导的关键是政府转型

  一个基本判断是,走向消费主导的政府转型绕不开改革。这里提出三个问题: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二是实现中央地方关系从经济总量导向转向公共服务导向。

  三是强化政府公共利益代表角色,尤其是尽快扭转政府不同程度的自身利益倾向,包括地方利益、行业利益、部门利益,强化其公共利益代表角色,保障经济性、社会性、制度性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总体上说,走向消费主导的这样一个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战略。这个大战略大在它涉及以公平可持续为目标的改革,也就是二次转型、二次改革,需要在消费主导、民富优先、市场导向、绿色增长、政府转型这样五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解决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要下决心

  □魏礼群

  我非常高兴参加这个座谈会,一个是因为主题重大,具有非常的意义,它涉及我们国家当前一个大战略。第二个原因,我从事经济研究就是从研究积累和消费问题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是要扭转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最重要的是积累和消费关系失调。当时国家计委给我一个任务,就是研究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到底积累和消费的杠杠划在哪里合适?我们经过历史的比较和反复计算,提出把杠杠定在25%左右。我们国家在那个重大转折时期,就是从调整经济比例入手。我讲这个,就是说明这个研究课题意义重大。

  对消费主导,我的几个基本观点是:第一,我认为当前研究扩大消费问题,提高消费的比重是刻不容缓的,它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基本的理论问题,比如生产和消费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没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没有生产,这是基本理论问题。生产和消费要良性循环,这样经济才能良性发展。

  第二,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调整的时候,调整积累和消费,伴随着一场重大的理论研讨,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引申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我认为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没有过时,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这个没有完全解决,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个没有变。

  第三,从我们党的战略和决策来看,强调科学发展是主题,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已经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问题和指导思想问题。现在中央政策明确了,但怎样实现,需要具体的举措。我认为要把调整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这个问题抓住,可以把当前一些矛盾问题很好地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最近中央一系列决定特别强调这一条,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个就是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我认为这本书在论述和探索解决投资消费关系,特别是提高消费比重的一些思路和举措,有些创新性的观点、创新性的思维,都很有启迪的作用。

  第一,明确提出,要实现消费主导,首先是要适应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央明确提出来,但还没有被各个方面完全接受,在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走上转变发展方式的轨道。

  第二,就是调整投资结构问题,我认为投资里头,既有规模问题,又有投资结构问题,投资结构决定了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关系,要把投资更多应用到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方面来。

  第三,我也赞同这本书的观点,就是改革,要推动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消费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各方面的配套改革,这样才能解决经济当中的深层次问题。

  第四,还要政府职能转变,这是根本性的。尽管这些年政府职能转变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许多任务需要去实现。要把行政体制改革推向前进。

  改善分配结构从“创造蛋糕”开始

  □周天勇

  消费主导的主张,我觉得提得非常及时。

  一、发展方式转变到了十字路口

  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模式进行过大的争论。早期发展经济学家认为要进口替代,就是国内发展工业,通过国内需求消化国内的工业产能,不通过进口来完成。但是这个战略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基本上失败。后来韩国、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搞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也就是把东西卖到国际市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再后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实行了这种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次贷危机的爆发,标志着整个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大的变化。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增长一下子降下来了。从希腊、意大利等国家以及美国的情况看,好像五年、十年翻过身的可能性不太大。这就给发展中国家提出一个问题,这种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能不能持续下去?如果不能,那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能再靠发达国家来带动经济增长了,出口导向要转向内需导向的经济增长。从国内国外两方面看,我们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二、宏观经济形势倒逼发展方式不得不转

  现在结构性的失业,特别是大学生失业问题很大,但同时又面临民工荒。这几年生产资料上涨20%到60%,企业像以前一样稍微增加一点工资就可以方便地招到人已经不可能了。对小微企业来说,不涨工资招不到人是找死,涨点工资招人更是找死。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成本很高,利润都没了,税费成本也很高,企业都快死了,再涨工资死得更快。2009年发那么多货币,今年不敢发了,再发估计到2014年必然通胀,而且可能更厉害。实际我们已经面临滞胀的风险,既有高的失业率,又有高的通胀率。在这样一个局面下,我觉得中改院提出消费为主来解决这个问题,思路是对的。

  三、调整创造蛋糕的结构,改善分配蛋糕的结构

  在当前形势下,让大家掏钱消费很难,关键是老百姓手里现在没钱。钱流到哪儿了?流到财政、银行、垄断企业和地下钱庄了。因此,《消费主导》和《民富优先》是配套的,民富,消费才能扩张。我提出这么一个思路,就是调整创造蛋糕的结构,改善分配蛋糕的结构。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创造财富的同时就是分配财富。现在第一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因为全是大资本大项目,很难吸纳就业,主要是资本在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然后形成国家的税收和企业的利润。没有就业,老百姓在家里待着,连创造财富都没有参与,怎么参与分配。劳动力首先要有参与劳动,不参与劳动,连最低工资都没有。因此,我觉得除了再分配,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整创造蛋糕的结构,不光是创造电厂这些大的蛋糕,要把创造蛋糕的要素结构部分调整过来,鼓励创业,发展小微企业,让更多的劳动参与到创造财富的过程中。

  提高居民收入消费主导才有可能

  □张卓元

  一、从理论上认识走向消费主导的重大意义

  《消费主导》与《民富优先》联系特别紧。中国转方式、调结构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且现在看来中国只能走这条路。比如说,第一,现在的出口拉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明显,看样子今后几年想靠过去那样的出口增速来消化我们的生产能力,已经不太可能了。第二,投资拉动也有问题。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47万亿,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30万亿,投资效率在降低。投资率居高不下,为了生产而生产的这个路子走不下去了。所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来还是要靠消费。

  这个前景看得很清楚,但是做起来很难。转方式、调结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已经提出来了,但实际做得并不理想。比如,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估计消费的增长可能不会很乐观。

  尽管老路还在走,要扭转很困难,但是起码从认识上、从理论上应该清楚,原来的靠投资出口拉动的老路是不行的,必须转到依靠消费主导上来。所以倡导消费主导很重要,而且现实意义很大。特别从长远来看,必须走这条路。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二、走向消费主导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

  第 二 个 看 法 , 走 向 消 费 主导,关键是要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也就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个问题太难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可能比垄断方面的改革还难,因为牵扯的人太多,所有人都牵扯进来。垄断行业毕竟只是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但是不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分配结构的调整也是很难的。另外灰色收入占的比重那么高,没有一个法制国家是这样的。怎样把基本收入逐步提高,灰色收入减少一点?所以我很赞成通过推进收入分配制 度 的 改 革 , 来 提 高 居 民 的 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这样消费主导才有可能。

  三、尽快推进消费主导的一些政策调整与体制创新

  第三点想法,要做一些现在能够办到的事情。比如,第一,最近一再提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第二,使得工会能够真正代表工人的利益,跟资方来进行比较平等的谈判,使得劳动报酬的比重逐步提高;第三,要真正实行减税,首先是小微企业,这已经在做了,应该做得更好一点;第四,我同意书中观点,国有企业利润上交比例应该提高。美国企业利润分红比例是26%,法国、瑞典等国家国有企业的分配比例平均达到33%。我们2010年分红上交还不到10%,这个太低了。而且提高国有企业的上交比例还要明确一条,应该主要用于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最近有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第一步要达到两万亿,现在只有八千亿;第五,财政支出要向民生方面倾斜。“十二五”规划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的部分占的比例还不高,大部分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需要纠正。当然中央的精神还是比较清楚的,财政支出应该向民生部分倾斜,需要规定一个比例;第六,中国的增值税率太高,最近增值税率加了两档低的,11%和6%。增加居民收入,增值税税率是不是考虑降低?当然这个很难,哪个政府都很难下这个决心,会影响财政,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可以考虑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