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独立学者打断世行发布会 斥责行长建议为毒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9 01:47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梅俊彦 发自北京

  昨日上午,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并探讨中国改革与国际经济体系相结合等问题。

  会议刚开始不久,在北京国贸写字楼2座16层的现场发生意外一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佐利克刚开始演讲不过两三句的时候,自称“独立学者”的杜建国从会场中站起身来,愤怒地打断了佐利克的发言,指控世界银行的报告对中国是一剂“毒药”,并当场派发他的文章——《世界银行,带上你的毒药滚回美国去》。

  在杜建国打断了发布会以后,马上引起了会场的骚动,中外记者纷纷围住杜建国拍照和录音。与此同时,佐利克并没有表现出太过惊讶,而是在座位上仔细听着译员对杜建国言论的同步翻译。

  不到一分钟,杜建国即被带出会场,现场恢复秩序。此时佐利克笑称,“大家可以看到这份报告在中国引起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争论,这也反映了任何一个好的报告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结果。”他还表示,世行报告中提出的关键思路就是,应该能够允许这些公开讨论,允许公众参与讨论。

  其后的一个小时,杜建国一直在会场外等待,遇到记者便派发上述文章。

  世行建议惹起的愤怒

  本周一,世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名为《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的报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世行的上述报告对中国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包括重新界定国有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作用,完成向市场经济转型等。其中,报告特别建议重新界定国有企业的作用,打破某些行业的垄断,实现所有权结构的多元化。

  世行的上述建议引起了杜建国的高度关注。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周一看到该报告后非常气愤,他认为不应该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在中国的绝大多数领域并不存在所谓的“壁垒”,中小企业如果认真搞实业就能融到资金。

  基于此,杜建国决定到世行发布会上,去点破世行报告的“居心不良”。

  争论焦点:该不该私有化

  杜建国在《世界银行,带上你的毒药滚回美国去》一文中说,世行的报告把一些陈词滥调当作灵丹妙药推销给中国,其中列首位的是要求国有银行私有化。

  “美国的银行以私有化为主,但这些银行并没有去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创新,反而去进行投机和诈骗,结果最后将美国乃至全世界拖入危机泥潭。”杜建国表示。

  杜建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并未阅读世行报告的英文版本,他的观点来自于网站上的中文版梗概。记者查阅了世行网站上公布的上述报告中文版梗概,并未提出“国有银行私有化”的建议。

  对于报告中 “重新界定国有企业的作用,打破某些行业的垄断,实现所有权结构的多元化”的建议,杜建国认为并不存在“垄断”一说,“中国的国有企业现在运转得很好,而且主要靠的是自身的努力和竞争优势,而不是政府的优惠和垄断地位。”

  对于这个观点,佐利克昨日在现场回应表示,中国国企从很多方面获得收益,同时持有大量收益留存,该模式提高了中国的存款,但并未使老百姓获益。应当让国有企业把更多红利返还给社会,这需要实行结构调整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保障体制,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大竞争,就可以提高生产率水平,从而带来更高水平的工资收入。

  “中国的出口部门在竞争当中已经获得了比较大的收益,但是服务业行业仍然需要进一步根据改革进行调整,从改革中获益,这样子才能够打破垄断。”佐利克同时表示,不期望中国实行大爆炸式的改革,应当从试点开始尝试,再进行大规模推广。

  对此,杜建国则认为中国的改革不能私有化,而是应当加强监管,让利润在最大程度上惠及全民,同时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缩小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

  杜建国是谁?

  杜建国在打断佐利克发言的时候,场下一位外国记者问:“你是谁?”杜建国回答说:“我是独立经济学家杜建国。”

  记者在网上检索到杜建国曾在某政经评论网站上发表过41篇文章。最新的一篇正是《世界银行,带上你的毒药滚回美国去》。

  杜建国告诉记者,他曾在《绿叶》杂志当编辑,目前已离职,不属于任何机构。该说法并未得到《绿叶》杂志权威人士证实。

  杜建国对记者坦言并没有念大学。但杜建国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他的理论水平很高,全靠自学,“杜建国是山东人,刚到北京的时候,杜建国常在国家图书馆一泡就是一个下午。”

  世行的记者会结束后,佐利克让世行员工将杜建国的文章翻译成英文给他阅读。截至昨晚,世行在会后并未对杜建国的观点发表评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