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昨日庭审人尽望,不知“苹果”落谁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2:39 来源: 大河网-河南商报

  

  

昨日庭审人尽望,不知“苹果”落谁家

制图/方毅夫

  iPad商标侵权案终审广东开庭,上百家媒体赶到旁听,凌晨5点就有人到了法院,记者甚至雇“黄牛”排队

  广东高院终审未当庭宣判,案件将择日宣判 律师称2个月后才能出判决,苹果想借二审“翻盘”极难

  昨日庭审人尽望,不知“苹果”落谁家

  iPad商标究竟属谁?昨日上午9时,继去年12月一审败诉后,苹果公司诉深圳唯冠“iPad商标侵权案”在广东省高院二审开庭。作为国内目前最受关注的知识产权案之一,国内外上百家媒体蜂拥而至。本案判决结果将决定iPad商标权归属,而这又将直接影响苹果iPad的公开销售。

  媒体排队

  最早的5点就到了,还有人雇“黄牛”排队

  昨日早上8时,距离开庭还有1小时,广东省高院门外已排起长龙。记者了解到,最早到法院等候的人是凌晨5时到的,至早上8时法院门外至少排起了20米长的候听队列。

  临近开庭时,准备旁听者达百余人,其中不乏一口英语、日语和韩语的外国记者。有些记者担心人多不能都入场旁听,甚至专门雇了“黄牛”排队。

  据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这次iPad商标案二审开庭,有百余家中外媒体关注,法院专门为媒体开设了三个法庭,进行现场视频直播。

  庭审现场

  苹果:在法庭上,双方诉讼代理人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苹果展示了多份证据,证明深圳唯冠曾参与iPad商标转让:一是麦世宏的名片,苹果证明其是深圳唯冠法务处长;一是深圳唯冠域名,苹果认为此可以证明邮件的代表性;一是唯冠的年报,显示杨荣山的身份和组织构架。

  此外,苹果称深圳唯冠就商标转让事宜签订了一个签名函,这份至关重要的证据是用深圳唯冠的信头纸写的,同时落款是唯冠的董事长。

  苹果方面表示,一审判决错误认为参与的所有人不能代表深圳唯冠。首先,杨荣山至少同时具有深圳唯冠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台湾唯冠负责人,唯冠集团的董事长、总负责人三重身份。另外的参与者麦世宏、袁辉均是深圳唯冠职员,因此不能说深圳唯冠没有授权。

  唯冠:唯冠提交了新的材料:债权银行间的框架协议,称这份证据来源于唯冠的8家债权银行,他们“帮助深圳唯冠走出金融海啸,同时对资产进行监控”。因此,商标转让的问题需要提前向债权人报告并沟通和决策,深圳唯冠并没有决策转让,也没有报告。

  苹果方面称,根据银行间框架协议中的一个条款,深圳唯冠的资金往来应该进入中国银行某资金监管账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深圳唯冠要求由台湾唯冠来签订协议,并将款项汇入台湾唯冠的账户,以逃避资金监管。

  下午焦点

  邮件能否作为证据,杨荣山签的协议是否有效

  在上午已结束的庭审中,苹果公司称不追加台湾唯冠为被告。据央视报道,双方在下午庭审中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双方员工在合同签署的过程中的交往邮件是否可以作为证据,杨荣山作为唯冠集团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协议是否有效等。双方代理人需要请示原被告双方才能决定是否和解。

  昨日,广东高院终审未当庭宣判,案件将择日宣判。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表示,“一般不会当庭宣判,至少要两个月以后才能出判决”。

  诉讼影响

  苹果一旦败诉,代价极其惨重

  多位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苹果公司想在二审“翻盘”极难,因为中国大陆的“iPad”商标权属于深圳唯冠,台湾唯冠根本无权转让,这正是苹果公司的“致命伤”。

  如果苹果败诉,代价极其惨重。

  据了解,从2010年第4季度到2011年第3季度,苹果iPad产品累计在中国销售了362万台,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苹果二审败诉,工商部门对苹果公司的罚款可能超过300亿元。

  一种说法

  纠纷源于乔布斯轻视中国市场

  北京市双利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琳认为,这个商标纠纷案,问题根源可能在于苹果公司“骨子里的傲慢”。因为傲慢,所以轻视,以致一个小疏漏酿成大祸患。

  多名苹果手机用户告诉记者,苹果几乎不在中国发布新产品,对中国市场的投入非常有限,很少举办市场推广活动。

  尽管苹果在中国的业绩迅猛增长,尽管IBM、微软的总裁都来过中国,但乔布斯至死也没来过中国一次。

  据报道,一位苹果高层曾说:“苹果在中国的问题,根源在乔布斯身上。在他的心中,中国市场还不如马来西亚。”

  (综合《法制晚报》、《羊城晚报》等)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